芎辛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芎辛汤|异名=大芎辛汤(《世医得效方》卷十)。|组成=生附子(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 干姜 细辛 川芎 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12克,加生姜5片、茶芽少许,水煎,食后服。|功用=|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气虚痰厥,头痛如破,兼眩晕欲倒,呕吐不止。|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方剂|方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芎辛汤|异名=大芎辛汤(《世医得效方》卷十)。|组成=生附子(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 干姜 细辛 川芎 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12克,加生姜5片、茶芽少许,水煎,食后服。|功用=|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气虚痰厥,头痛如破,兼眩晕欲倒,呕吐不止。|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方剂|方名=《兰室秘藏》卷上:芎辛汤|组成=细辛0.6克 川芎 蔓荆子各1.5克 甘草 白芷各3克 防风4.5克|制法=上药哎咀。|性状=|用法=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温服。|功用=|主治=治两目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方剂|方名=《兰室秘藏》卷上:芎辛汤|组成=细辛0.6克 川芎 蔓荆子各1.5克 甘草 白芷各3克 防风4.5克|制法=上药哎咀。|性状=|用法=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温服。|功用=|主治=治两目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2023年8月20日 (日) 00:23的最新版本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芎辛汤

异 名 大芎辛汤(《世医得效方》卷十)。
组 成 生附子(去皮、脐)乌头(生,去皮、尖)天南星 干姜 细辛 川芎 甘草各等分
制 法 上为粗末。
用 法 每服12克,加生姜5片、茶芽少许,水煎,食后服。
主 治 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气虚痰厥,头痛如破,兼眩晕欲倒,呕吐不止。
摘 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兰室秘藏》卷上:芎辛汤

组 成 细辛0.6克 川芎 蔓荆子各1.5克 甘草 白芷各3克 防风4.5克
制 法 上药哎咀。
用 法 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临卧温服。
主 治 治两目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
摘 录 《兰室秘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