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干姜汤: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甘草干姜汤|异名=二神汤|组成=甘草(炙)、川白姜(炮)各等分。|制法=上锉散。|性状=|用法=二神汤(《朱氏集验方》卷七)。|功用=|主治=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原,无以收约其血。|加减=| |
{{方剂|方名=《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甘草干姜汤|异名=二神汤|组成=甘草(炙)、川白姜(炮)各等分。|制法=上锉散。|性状=|用法=二神汤(《朱氏集验方》卷七)。|功用=|主治=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原,无以收约其血。|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 |
||
{{方剂|方名=《伤寒论》:甘草干姜汤|异名=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七)。|组成=甘草12克(炙)干姜6克|制法=|性状=|用法=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功用=|主治=温中益气。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加减=| |
{{方剂|方名=《伤寒论》:甘草干姜汤|异名=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七)。|组成=甘草12克(炙)干姜6克|制法=|性状=|用法=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功用=|主治=温中益气。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伤寒论》}} |
||
{{方剂|方名=《疝气证治论》:甘草干姜汤|组成=甘草5分,干姜5分,蜀椒3分,附子3分。|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诸疝泄利者。|加减=| |
{{方剂|方名=《疝气证治论》:甘草干姜汤|组成=甘草5分,干姜5分,蜀椒3分,附子3分。|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诸疝泄利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疝气证治论》}} |
2023年8月20日 (日) 00:18的最新版本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甘草干姜汤
异 名 | 二神汤 |
组 成 | 甘草(炙)、川白姜(炮)各等分。 |
制 法 | 上锉散。 |
用 法 | 二神汤(《朱氏集验方》卷七)。 |
主 治 | 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原,无以收约其血。 |
摘 录 |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 |
《伤寒论》:甘草干姜汤
异 名 | 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七)。 |
组 成 | 甘草12克(炙)干姜6克 |
用 法 | 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
主 治 | 温中益气。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
摘 录 | 《伤寒论》 |
《疝气证治论》:甘草干姜汤
组 成 | 甘草5分,干姜5分,蜀椒3分,附子3分。 |
用 法 | 水煎服。 |
主 治 | 诸疝泄利者。 |
摘 录 | 《疝气证治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