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丸: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四妙丸|异名=四炒丸(《普济方》卷二十三)。|组成=肉豆蔻30克(用盐酒浸破故纸同炒干燥,不用故纸)山药30克(酒浸,与北五味子同炒干燥,不用五味子)厚朴60克(去粗皮,青盐30克同炒黑色,青盐不见烟为度,不用盐)大半夏30克(每个切作二块,木猪苓亦作片,水浸同炒燥,不用猪苓)|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辰砂0.3克,沉香0.3克,研极细末,作二次上为衣,阴干。|性状=|用法=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盐酒或米饮、或盐汤送下。|功用=|主治=健脾温中,化痰顺气。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痰停胸臆,饮食减少,大便溏泄。|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二}}
{{方剂|方名=《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四妙丸|异名=四炒丸(《普济方》卷二十三)。|组成=肉豆蔻30克(用盐酒浸破故纸同炒干燥,不用故纸)山药30克(酒浸,与北五味子同炒干燥,不用五味子)厚朴60克(去粗皮,青盐30克同炒黑色,青盐不见烟为度,不用盐)大半夏30克(每个切作二块,木猪苓亦作片,水浸同炒燥,不用猪苓)|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辰砂0.3克,沉香0.3克,研极细末,作二次上为衣,阴干。|性状=|用法=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盐酒或米饮、或盐汤送下。|功用=|主治=健脾温中,化痰顺气。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痰停胸臆,饮食减少,大便溏泄。|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二}}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9的最新版本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四妙丸

异 名 四炒丸(《普济方》卷二十三)。
组 成 肉豆蔻30克(用盐酒浸破故纸同炒干燥,不用故纸)山药30克(酒浸,与北五味子同炒干燥,不用五味子)厚朴60克(去粗皮,青盐30克同炒黑色,青盐不见烟为度,不用盐)大半夏30克(每个切作二块,木猪苓亦作片,水浸同炒燥,不用猪苓)
制 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辰砂0.3克,沉香0.3克,研极细末,作二次上为衣,阴干。
用 法 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盐酒或米饮、或盐汤送下。
主 治 健脾温中,化痰顺气。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痰停胸臆,饮食减少,大便溏泄。
摘 录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