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胎丸: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医钞类编》卷十七:固胎丸|组成=厚杜仲(炒)8两,西砂仁(淡盐汤炒)2两4钱,白术(漂炒)6两,条芩(沉水者,酒炒)4两,归身(酒炒)3两。|制法=淮山药随用,煮糊为丸。|性状=|用法=空心米饮送下。|功用=|主治=胎动不安。|加减=| |
{{方剂|方名=《医钞类编》卷十七:固胎丸|组成=厚杜仲(炒)8两,西砂仁(淡盐汤炒)2两4钱,白术(漂炒)6两,条芩(沉水者,酒炒)4两,归身(酒炒)3两。|制法=淮山药随用,煮糊为丸。|性状=|用法=空心米饮送下。|功用=|主治=胎动不安。|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七}} |
||
{{方剂|方名=《叶氏女科》卷二:固胎丸|组成=人参、黄耆(蜜炙)、茯苓、白术(蜜炙)、杜仲(盐水炒)、川续断、山萸肉、白芍、丹参、川芎、山药、当归、生地黄、香附(制)、砂仁、薄荷。|制法=|性状=|用法=《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用法:研为细末,水泛为丸。热汤送下。|功用=|主治=气血不充之滑胎,妊娠3-4月而堕,或6-7月而堕,或屡孕屡堕。|加减=| |
{{方剂|方名=《叶氏女科》卷二:固胎丸|组成=人参、黄耆(蜜炙)、茯苓、白术(蜜炙)、杜仲(盐水炒)、川续断、山萸肉、白芍、丹参、川芎、山药、当归、生地黄、香附(制)、砂仁、薄荷。|制法=|性状=|用法=《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用法:研为细末,水泛为丸。热汤送下。|功用=|主治=气血不充之滑胎,妊娠3-4月而堕,或6-7月而堕,或屡孕屡堕。|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
{{方剂|方名=《肯堂医论》卷下:固胎丸|组成=条芩2两,于术1两。|制法=上研细末。|性状=|用法=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固胎散”[br]胎热重者,条芩加1两,于术用米泔水浸。|功用=|主治=安胎。主|加减=| |
{{方剂|方名=《肯堂医论》卷下:固胎丸|组成=条芩2两,于术1两。|制法=上研细末。|性状=|用法=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固胎散”[br]胎热重者,条芩加1两,于术用米泔水浸。|功用=|主治=安胎。主|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肯堂医论》卷下}}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9的最新版本
《医钞类编》卷十七:固胎丸
组 成 | 厚杜仲(炒)8两,西砂仁(淡盐汤炒)2两4钱,白术(漂炒)6两,条芩(沉水者,酒炒)4两,归身(酒炒)3两。 |
制 法 | 淮山药随用,煮糊为丸。 |
用 法 | 空心米饮送下。 |
主 治 | 胎动不安。 |
摘 录 | 《医钞类编》卷十七 |
《叶氏女科》卷二:固胎丸
组 成 | 人参、黄耆(蜜炙)、茯苓、白术(蜜炙)、杜仲(盐水炒)、川续断、山萸肉、白芍、丹参、川芎、山药、当归、生地黄、香附(制)、砂仁、薄荷。 |
用 法 | 《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用法:研为细末,水泛为丸。热汤送下。 |
主 治 | 气血不充之滑胎,妊娠3-4月而堕,或6-7月而堕,或屡孕屡堕。 |
摘 录 | 《叶氏女科》卷二 |
《肯堂医论》卷下:固胎丸
组 成 | 条芩2两,于术1两。 |
制 法 | 上研细末。 |
用 法 |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固胎散”[br]胎热重者,条芩加1两,于术用米泔水浸。 |
主 治 | 安胎。主 |
摘 录 | 《肯堂医论》卷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