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耆建中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组成=黄耆2钱,白芍药2钱,当归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麻黄根1钱,牡蛎粉1钱,官桂5分,饴糖1匙,大枣2枚。|制法=|性状=|用法=上作1服。水2钟,煎至8分,食远温服。|功用=|主治=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组成=黄耆2钱,白芍药2钱,当归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麻黄根1钱,牡蛎粉1钱,官桂5分,饴糖1匙,大枣2枚。|制法=|性状=|用法=上作1服。水2钟,煎至8分,食远温服。|功用=|主治=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组成=黄耆 白芍药各6克 当归4.5克 人参 白术 麻黄根 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 饴糖10毫升 大枣2枚|制法=|性状=|用法=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功用=|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组成=黄耆 白芍药各6克 当归4.5克 人参 白术 麻黄根 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 饴糖10毫升 大枣2枚|制法=|性状=|用法=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功用=|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7的最新版本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

组 成 黄耆2钱,白芍药2钱,当归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麻黄根1钱,牡蛎粉1钱,官桂5分,饴糖1匙,大枣2枚。
用 法 上作1服。水2钟,煎至8分,食远温服。
主 治 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
摘 录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

组 成 黄耆 白芍药各6克 当归4.5克 人参 白术 麻黄根 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 饴糖10毫升 大枣2枚
用 法 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主 治 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
摘 录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