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膏: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外科十三方考》:八仙膏|组成=杏仁(去皮尖,切片)1两,蜂房(剪碎,洗净)1两,元参5钱,蛇蜕(盐水洗,焙干)1钱,黄耆3钱,黄丹(研细)5两,血余(洗净)鸡子大一团,麻油1斤。|制法=先将油入砂锅内,缓缓加入血余熬开,俟发焦溶尽时加入杏仁,候色焦时去滓,再将所熬清油入银铫内,加入玄参、黄耆,慢火熬四小时,放于冷处,候冷时再将蜂房、蛇蜕加入,慢火再熬,用柳枝不住手搅之,俟呈黄紫色时去渣,再加投黄丹,急搅片时,移于火上,以文武火缓缓熬之,并同时以柳枝不住手搅之,至滴水成珠,油变黑色时,膏即成。|性状=|用法=|功用=|主治=一切阴疮,痈疽,发背等疮。|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方剂|方名=《外科十三方考》:八仙膏|组成=杏仁(去皮尖,切片)1两,蜂房(剪碎,洗净)1两,元参5钱,蛇蜕(盐水洗,焙干)1钱,黄耆3钱,黄丹(研细)5两,血余(洗净)鸡子大一团,麻油1斤。|制法=先将油入砂锅内,缓缓加入血余熬开,俟发焦溶尽时加入杏仁,候色焦时去滓,再将所熬清油入银铫内,加入玄参、黄耆,慢火熬四小时,放于冷处,候冷时再将蜂房、蛇蜕加入,慢火再熬,用柳枝不住手搅之,俟呈黄紫色时去渣,再加投黄丹,急搅片时,移于火上,以文武火缓缓熬之,并同时以柳枝不住手搅之,至滴水成珠,油变黑色时,膏即成。|性状=|用法=|功用=|主治=一切阴疮,痈疽,发背等疮。|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方剂|方名=《万病回春》卷三:八仙膏|异名=八汁汤|组成=生藕汁1盏,生姜汁1盏,梨汁1盏,萝卜汁1盏,甘蔗汁1盏,白果汁1盏,竹沥1盏,蜂蜜1盏。|制法=|性状=|用法=八汁汤(《医学从众录》卷五)。《东医宝鉴·杂病篇》无甘蔗汁,以砂糖代之。|功用=|主治=噎食。|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方剂|方名=《万病回春》卷三:八仙膏|异名=八汁汤|组成=生藕汁1盏,生姜汁1盏,梨汁1盏,萝卜汁1盏,甘蔗汁1盏,白果汁1盏,竹沥1盏,蜂蜜1盏。|制法=|性状=|用法=八汁汤(《医学从众录》卷五)。《东医宝鉴·杂病篇》无甘蔗汁,以砂糖代之。|功用=|主治=噎食。|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0的最新版本

《外科十三方考》:八仙膏

组 成 杏仁(去皮尖,切片)1两,蜂房(剪碎,洗净)1两,元参5钱,蛇蜕(盐水洗,焙干)1钱,黄耆3钱,黄丹(研细)5两,血余(洗净)鸡子大一团,麻油1斤。
制 法 先将油入砂锅内,缓缓加入血余熬开,俟发焦溶尽时加入杏仁,候色焦时去滓,再将所熬清油入银铫内,加入玄参、黄耆,慢火熬四小时,放于冷处,候冷时再将蜂房、蛇蜕加入,慢火再熬,用柳枝不住手搅之,俟呈黄紫色时去渣,再加投黄丹,急搅片时,移于火上,以文武火缓缓熬之,并同时以柳枝不住手搅之,至滴水成珠,油变黑色时,膏即成。
主 治 一切阴疮,痈疽,发背等疮。
摘 录 《外科十三方考》

《万病回春》卷三:八仙膏

异 名 八汁汤
组 成 生藕汁1盏,生姜汁1盏,梨汁1盏,萝卜汁1盏,甘蔗汁1盏,白果汁1盏,竹沥1盏,蜂蜜1盏。
用 法 八汁汤(《医学从众录》卷五)。《东医宝鉴·杂病篇》无甘蔗汁,以砂糖代之。
主 治 噎食。
摘 录 《万病回春》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