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组成=石膏(半两) 麦门冬(去心.二钱) 人参(去芦.二钱) 炙甘草(半钱) 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制法=|性状=|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青竹叶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组成=石膏(半两) 麦门冬(去心.二钱) 人参(去芦.二钱) 炙甘草(半钱) 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制法=|性状=|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青竹叶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 |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组成=淡竹叶(三十片) 石膏(三钱) 麦门冬(三钱) 半夏(一钱) 人参(一钱半) 甘草(一钱半)|制法=|性状=|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功用=|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而渴。|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组成=淡竹叶(三十片) 石膏(三钱) 麦门冬(三钱) 半夏(一钱) 人参(一钱半) 甘草(一钱半)|制法=|性状=|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功用=|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而渴。|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 |
||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疡医》卷二:竹叶石膏汤|组成=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炙)|制法=|性状=|用法=加生姜少许,水煎服。|功用=|主治=治痈疽肿痛,胃火内盛,口渴喜饮。|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疡医》卷二:竹叶石膏汤|组成=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炙)|制法=|性状=|用法=加生姜少许,水煎服。|功用=|主治=治痈疽肿痛,胃火内盛,口渴喜饮。|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
||
{{方剂|方名=《幼科直言》卷五:竹叶石膏汤|组成=煅石膏 连翘 黄芩 花粉 甘草梢 薄荷 柴胡|制法=|性状=|用法=加竹叶5片为引,水煎服。|功用=|主治=治肺热,鼻流紫血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幼科直言》卷五:竹叶石膏汤|组成=煅石膏 连翘 黄芩 花粉 甘草梢 薄荷 柴胡|制法=|性状=|用法=加竹叶5片为引,水煎服。|功用=|主治=治肺热,鼻流紫血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竹叶石膏汤|组成=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各二两。石膏一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麦门冬(去心)五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性状=|用法=每服三钱,水两盏,入青竹叶、生姜各五、六片,煎至一盏半,滤去滓,入粳米百馀粒再煎,米熟去米,温服,不计时候。|功用=|主治=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亦不痛,脉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竹叶石膏汤|组成=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各二两。石膏一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麦门冬(去心)五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性状=|用法=每服三钱,水两盏,入青竹叶、生姜各五、六片,煎至一盏半,滤去滓,入粳米百馀粒再煎,米熟去米,温服,不计时候。|功用=|主治=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亦不痛,脉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
{{方剂|方名=《诚书》卷六:竹叶石膏汤|组成=淡竹叶7片 软石膏9克 大黄(煨)4.5克 陈皮3克 藿香叶6克|制法=|性状=|用法=加生姜,水煎服。|功用=|主治=治茧唇。|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诚书》卷六:竹叶石膏汤|组成=淡竹叶7片 软石膏9克 大黄(煨)4.5克 陈皮3克 藿香叶6克|制法=|性状=|用法=加生姜,水煎服。|功用=|主治=治茧唇。|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诚书》卷六}}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28的版本
《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
组 成 | 石膏(半两) 麦门冬(去心.二钱) 人参(去芦.二钱) 炙甘草(半钱) 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 |
用 法 |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青竹叶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
主 治 | 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 |
摘 录 | 《奇效良方》 |
《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
组 成 | 淡竹叶(三十片) 石膏(三钱) 麦门冬(三钱) 半夏(一钱) 人参(一钱半) 甘草(一钱半) |
用 法 |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
主 治 |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而渴。 |
摘 录 | 《奇效良方》 |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竹叶石膏汤
组 成 | 淡竹叶 石膏 桔梗 木通 薄荷 甘草(炙) |
用 法 | 加生姜少许,水煎服。 |
主 治 | 治痈疽肿痛,胃火内盛,口渴喜饮。 |
摘 录 |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
《幼科直言》卷五:竹叶石膏汤
组 成 | 煅石膏 连翘 黄芩 花粉 甘草梢 薄荷 柴胡 |
用 法 | 加竹叶5片为引,水煎服。 |
主 治 | 治肺热,鼻流紫血者。 |
摘 录 | 《幼科直言》卷五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竹叶石膏汤
组 成 | 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各二两。石膏一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
制 法 | 上为粗末,入半夏令匀。 |
用 法 | 每服三钱,水两盏,入青竹叶、生姜各五、六片,煎至一盏半,滤去滓,入粳米百馀粒再煎,米熟去米,温服,不计时候。 |
主 治 | 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亦不痛,脉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诚书》卷六:竹叶石膏汤
组 成 | 淡竹叶7片 软石膏9克 大黄(煨)4.5克 陈皮3克 藿香叶6克 |
用 法 | 加生姜,水煎服。 |
主 治 | 治茧唇。 |
摘 录 | 《诚书》卷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