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砂丹: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灵砂丹|组成=朱砂半两,麝香1分,蝙蝠粪50粒。|制法=上为细末,以软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服10丸,未发时以暖水送下。|功用=|主治=疟发作无时,经久不愈。|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灵砂丹|组成=朱砂半两,麝香1分,蝙蝠粪50粒。|制法=上为细末,以软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服10丸,未发时以暖水送下。|功用=|主治=疟发作无时,经久不愈。|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 |
||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十:灵砂丹|组成=灵砂丹。|制法=|性状=|用法=以人参1-2两,银铫煎汤,空心下10粒,五更又下10粒。天明则愈矣。|功用=|主治=妇人虚证头痛,恶风发热,六脉沉取无根,浮取却有。|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十:灵砂丹|组成=灵砂丹。|制法=|性状=|用法=以人参1-2两,银铫煎汤,空心下10粒,五更又下10粒。天明则愈矣。|功用=|主治=妇人虚证头痛,恶风发热,六脉沉取无根,浮取却有。|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
{{方剂|方名=《直指附遗》卷六:灵砂丹|组成=好灵砂3分,川五灵脂2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稀糕糊为丸,如麻子大。|性状=|用法=每服20丸,食前石菖蒲、生姜煎汤送下。|功用=|主治=冷气乘心作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直指附遗》卷六:灵砂丹|组成=好灵砂3分,川五灵脂2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稀糕糊为丸,如麻子大。|性状=|用法=每服20丸,食前石菖蒲、生姜煎汤送下。|功用=|主治=冷气乘心作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直指附遗》卷六}} |
||
{{方剂|方名=《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医方妙选》:灵砂丹|组成=人参半两(去芦头),甜葶苈(研)1分,五灵脂1分,胡黄连(并为细末)1分,麝香1分,芦荟(各细研)1分,杏仁(麸炒,去皮尖)1分,辰砂半两(研细)。|制法=上件一处拌匀,以粳米饭为丸,如黍米大。|性状=|用法=每服10粒,煎人参汤下。|功用=|主治=肺疳,因咳嗽羸瘦,皮枯毛落。|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医方妙选》:灵砂丹|组成=人参半两(去芦头),甜葶苈(研)1分,五灵脂1分,胡黄连(并为细末)1分,麝香1分,芦荟(各细研)1分,杏仁(麸炒,去皮尖)1分,辰砂半两(研细)。|制法=上件一处拌匀,以粳米饭为丸,如黍米大。|性状=|用法=每服10粒,煎人参汤下。|功用=|主治=肺疳,因咳嗽羸瘦,皮枯毛落。|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医方妙选》}} |
||
{{方剂|方名=《医学启源》卷中:灵砂丹|异名=辰砂羌活丸|组成=独活3两,羌活3两,细辛3两,石膏3两,防风3两,连翅3两,薄荷3两,川芎1两,山栀1两,荆芥1两,芍药1两,当归1两,黄芩1两,大黄(生)1两,桔梗1两,全蝎(微炒)半两,滑石4两,菊花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寒水石1两(生用),砂仁1钱,甘草3两(生),朱砂1两为衣。|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朱砂为衣。|性状=|用法=辰砂羌活丸(《摄生众妙方》卷三)。本方方名,《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引作“大灵砂丹”。|功用=|主治=风热郁结,血气蕴滞,头目昏眩,鼻塞清涕,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嗽痰实,肠胃燥涩,小便赤;或肾水阴虚,心火炽甚,及偏正头风痛,发落齿痛,遍身麻木,疥癣疮疡,一切风热。|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医学启源》卷中:灵砂丹|异名=辰砂羌活丸|组成=独活3两,羌活3两,细辛3两,石膏3两,防风3两,连翅3两,薄荷3两,川芎1两,山栀1两,荆芥1两,芍药1两,当归1两,黄芩1两,大黄(生)1两,桔梗1两,全蝎(微炒)半两,滑石4两,菊花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寒水石1两(生用),砂仁1钱,甘草3两(生),朱砂1两为衣。|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朱砂为衣。|性状=|用法=辰砂羌活丸(《摄生众妙方》卷三)。本方方名,《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引作“大灵砂丹”。|功用=|主治=风热郁结,血气蕴滞,头目昏眩,鼻塞清涕,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嗽痰实,肠胃燥涩,小便赤;或肾水阴虚,心火炽甚,及偏正头风痛,发落齿痛,遍身麻木,疥癣疮疡,一切风热。|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启源》卷中}} |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经验秘方》:灵砂丹|组成=杏仁10个(去皮尖),南巴豆30个(去皮膜油),好白面1匙,黄丹3钱。|制法=上先以杏仁、巴豆杀研极细,入黄丹研如泥,方入面一匙,滴新水为丸,如黄米大。|性状=|用法=每服3丸。比及取积,服药先服白粥3日,除粥外,都休吃他物。服此药人,不以大小生活并不得做,亦不得高声唱叫,也不得往来行走,只可睡坐。若妇人病患,服药须令男子将药丸递于患妇口中,用饮子药下。服药人并不大便。10年证候,10日取下来;5年证候,5日取下。|功用=|主治=二十四般积证。|加减=|注意=有孕妇人勿服。|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经验秘方》:灵砂丹|组成=杏仁10个(去皮尖),南巴豆30个(去皮膜油),好白面1匙,黄丹3钱。|制法=上先以杏仁、巴豆杀研极细,入黄丹研如泥,方入面一匙,滴新水为丸,如黄米大。|性状=|用法=每服3丸。比及取积,服药先服白粥3日,除粥外,都休吃他物。服此药人,不以大小生活并不得做,亦不得高声唱叫,也不得往来行走,只可睡坐。若妇人病患,服药须令男子将药丸递于患妇口中,用饮子药下。服药人并不大便。10年证候,10日取下来;5年证候,5日取下。|功用=|主治=二十四般积证。|加减=|注意=有孕妇人勿服。|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经验秘方》}} |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八:灵砂丹|组成=皂角(不蛀,肥实者,去皮弦子)2斤(用河水3升,、生姜自然汁半升,揉皂角,取浓汁,滤去滓,于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天南星(生用)4两,半夏(汤洗去滑)4两,白附子(生用)4两,白矾(枯)4两,猪牙皂角(肥实者,去皮弦,涂酥炙赤色)2两,朱砂1两半(研如粉)。|制法=上为细末,入朱砂同研匀,将前皂角膏子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为衣。|性状=|用法=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br]如积年经久痼冷痰疾,加生附子4两,去皮脐用。|功用=|主治=痰饮头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八:灵砂丹|组成=皂角(不蛀,肥实者,去皮弦子)2斤(用河水3升,、生姜自然汁半升,揉皂角,取浓汁,滤去滓,于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天南星(生用)4两,半夏(汤洗去滑)4两,白附子(生用)4两,白矾(枯)4两,猪牙皂角(肥实者,去皮弦,涂酥炙赤色)2两,朱砂1两半(研如粉)。|制法=上为细末,入朱砂同研匀,将前皂角膏子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为衣。|性状=|用法=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br]如积年经久痼冷痰疾,加生附子4两,去皮脐用。|功用=|主治=痰饮头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
||
{{方剂|方名=《宣明论方》卷三:灵砂丹|组成=威灵仙半两,黑牵牛半两,何首乌半两,苍术半两,香附子6两,川乌头(去尖)3钱,朱砂3钱,没药3钱,乳香3钱,陈皂角4钱(炙黄,去皮)。|制法=上为末,将皂角打破,用酒2升半,春、夏3日,秋、冬7日,取汁打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丸,如破伤风。煎鳔酒送下;如牙疼赤眼,捶碎研3-5丸,鼻(口畜)之。|功用=|主治=破伤风。一切诸风,牙疼,赤眼。|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宣明论方》卷三:灵砂丹|组成=威灵仙半两,黑牵牛半两,何首乌半两,苍术半两,香附子6两,川乌头(去尖)3钱,朱砂3钱,没药3钱,乳香3钱,陈皂角4钱(炙黄,去皮)。|制法=上为末,将皂角打破,用酒2升半,春、夏3日,秋、冬7日,取汁打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丸,如破伤风。煎鳔酒送下;如牙疼赤眼,捶碎研3-5丸,鼻(口畜)之。|功用=|主治=破伤风。一切诸风,牙疼,赤眼。|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宣明论方》卷三}} |
||
{{方剂|方名=《外科启玄》卷十二:灵砂丹|组成=辰砂2两(荔枝壳水煮,绢袋盛,悬罐内煮干,为末听用),天灵盖3钱(以麝香3分入内,同捣细,蜜和黄泥固,火煅红,冷定为末),老丝瓜(近蒂半节,火煅为末)2两。|制法=于腊八日以兔血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1丸,酒送下。|功用=|主治=黑靥及蛇皮灰白淡色痘。|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外科启玄》卷十二:灵砂丹|组成=辰砂2两(荔枝壳水煮,绢袋盛,悬罐内煮干,为末听用),天灵盖3钱(以麝香3分入内,同捣细,蜜和黄泥固,火煅红,冷定为末),老丝瓜(近蒂半节,火煅为末)2两。|制法=于腊八日以兔血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1丸,酒送下。|功用=|主治=黑靥及蛇皮灰白淡色痘。|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灵砂丹|组成=硝石(与砒一处细研.入磁罐子内.用石灰盖口.炭火烧半日.取出.去火毒),信州砒霜腻粉、粉霜(研),各半两;黄丹(研)、枯矾(研),各一两半;朱砂(研飞)一两,乳香(研)、桂府滑石,各一两。|制法=上件药研,罗为末,用蒸饼二两四钱和为圆,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五圆,温粟米饮下,未愈加圆数再服。小儿可服一圆至二圆,随大小临时增减服之。|功用=|主治=治脏腑怯弱,内有积滞,脐腹撮痛,下痢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肠鸣腹胀,米谷不化,少气困倦,不思饮食,或发寒热,渐至羸瘦。|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灵砂丹|组成=硝石(与砒一处细研.入磁罐子内.用石灰盖口.炭火烧半日.取出.去火毒),信州砒霜腻粉、粉霜(研),各半两;黄丹(研)、枯矾(研),各一两半;朱砂(研飞)一两,乳香(研)、桂府滑石,各一两。|制法=上件药研,罗为末,用蒸饼二两四钱和为圆,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五圆,温粟米饮下,未愈加圆数再服。小儿可服一圆至二圆,随大小临时增减服之。|功用=|主治=治脏腑怯弱,内有积滞,脐腹撮痛,下痢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肠鸣腹胀,米谷不化,少气困倦,不思饮食,或发寒热,渐至羸瘦。|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一六引《治风经验方》:灵砂丹|组成=槟榔(生)2两,白附子(炮)2两,天南星(生)2两,朱砂1两(细研,留1半为衣),白僵蚕(生)2两,狼毒(炮)2两,没药半两(研,炒),乌蛇(酒浸1宿,摊干,并皮骨用)2两,川乌头(炮,去皮脐)3两,大附子(炮,去皮肤)2两,五灵脂3两(不夹石者),肉桂2两(取有味者,去粗皮,不见火)。|制法=上为末,入朱砂研匀,更以麝香半两,研,拌匀,炼蜜为丸。|性状=|用法=每服1-2丸,空心、食前嚼,温酒送下。|功用=|主治=诸般风疾,手足不举。|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一六引《治风经验方》:灵砂丹|组成=槟榔(生)2两,白附子(炮)2两,天南星(生)2两,朱砂1两(细研,留1半为衣),白僵蚕(生)2两,狼毒(炮)2两,没药半两(研,炒),乌蛇(酒浸1宿,摊干,并皮骨用)2两,川乌头(炮,去皮脐)3两,大附子(炮,去皮肤)2两,五灵脂3两(不夹石者),肉桂2两(取有味者,去粗皮,不见火)。|制法=上为末,入朱砂研匀,更以麝香半两,研,拌匀,炼蜜为丸。|性状=|用法=每服1-2丸,空心、食前嚼,温酒送下。|功用=|主治=诸般风疾,手足不举。|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一一六引《治风经验方》}}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四五引《保生回车论》:灵砂丹|异名=龙虎丹|组成=朱砂(研细、水飞、晒干)1钱,硫黄(研极细)1钱。|制法=用醇酒8分1盏,贮银器或瓷瓯中,用文武火熬,将竹篦子不住手搅,熬至6分,去火候冷。|性状=|用法=顿服。|功用=|主治=伤寒后发疟。|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四五引《保生回车论》:灵砂丹|异名=龙虎丹|组成=朱砂(研细、水飞、晒干)1钱,硫黄(研极细)1钱。|制法=用醇酒8分1盏,贮银器或瓷瓯中,用文武火熬,将竹篦子不住手搅,熬至6分,去火候冷。|性状=|用法=顿服。|功用=|主治=伤寒后发疟。|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五引《保生回车论》}} |
||
{{方剂|方名=《普济本事方》卷四:灵砂丹|组成=硇砂7.5克 朱砂7.5克(并研极细)|制法=上药另用黄蜡15克、 巴豆21粒(去壳,膜),同于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巴豆14粒,只将7粒与前二味同研极匀,再熔蜡匮药,临用时旋丸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次服3~5丸,水泻,用生姜汤下;白痢,用艾汤下;赤白痢,用乌梅汤下。服时须极空腹,服毕二小时,方可吃食,临卧时服尤佳。次日食淡粥一日;疟疾,用乳香汤送服,不发之日晚间服。|功用=|主治=治腹中积滞,致患水泻、痢疾;并治疟疾。|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普济本事方》卷四:灵砂丹|组成=硇砂7.5克 朱砂7.5克(并研极细)|制法=上药另用黄蜡15克、 巴豆21粒(去壳,膜),同于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巴豆14粒,只将7粒与前二味同研极匀,再熔蜡匮药,临用时旋丸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次服3~5丸,水泻,用生姜汤下;白痢,用艾汤下;赤白痢,用乌梅汤下。服时须极空腹,服毕二小时,方可吃食,临卧时服尤佳。次日食淡粥一日;疟疾,用乳香汤送服,不发之日晚间服。|功用=|主治=治腹中积滞,致患水泻、痢疾;并治疟疾。|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四}} |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灵砂丹|组成=消石(与砒1处细研,入瓷罐子内,用石灰盖口,炭火烧半日,取出,去火毒),信州砒霜半两,腻粉半两,粉霜(研)半两,黄丹(研)1两半,枯矾(研)1两半,朱砂(研,飞)1两,乳香(研)1两,桂府1两,滑石1两。|制法=上为末,用蒸饼2两4钱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丸,温粟米饮送下。未愈加丸数再服。小儿可服1-2丸。|功用=|主治=脏腑怯弱,内有积滞,脐腹撮痛,下痢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肠鸣腹胀,米谷不化,少气困倦,不思饮食,或发寒热,渐至羸瘦。|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灵砂丹|组成=消石(与砒1处细研,入瓷罐子内,用石灰盖口,炭火烧半日,取出,去火毒),信州砒霜半两,腻粉半两,粉霜(研)半两,黄丹(研)1两半,枯矾(研)1两半,朱砂(研,飞)1两,乳香(研)1两,桂府1两,滑石1两。|制法=上为末,用蒸饼2两4钱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丸,温粟米饮送下。未愈加丸数再服。小儿可服1-2丸。|功用=|主治=脏腑怯弱,内有积滞,脐腹撮痛,下痢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肠鸣腹胀,米谷不化,少气困倦,不思饮食,或发寒热,渐至羸瘦。|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
||
{{方剂|方名=《活人心统》卷下:灵砂丹|组成=磁石2两(煅7次,醋),沉香1两,熟地1两,茯苓1两,甘草5钱,阳起石1两(煅),附子8钱(炮),青盐5钱,石斛1两,麦门冬(去心)1两,肉苁蓉1两,葫芦巴1两,白术8钱,芍药1两,藁本1两,续断1两,远志(去心)1两,灵砂5钱(1方有酒柏7钱)。|制法=上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40丸,早晨莲子汤送下。|功用=|主治=阳气虚,痰气上攻头脑,精冷无子,眩晕。|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活人心统》卷下:灵砂丹|组成=磁石2两(煅7次,醋),沉香1两,熟地1两,茯苓1两,甘草5钱,阳起石1两(煅),附子8钱(炮),青盐5钱,石斛1两,麦门冬(去心)1两,肉苁蓉1两,葫芦巴1两,白术8钱,芍药1两,藁本1两,续断1两,远志(去心)1两,灵砂5钱(1方有酒柏7钱)。|制法=上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40丸,早晨莲子汤送下。|功用=|主治=阳气虚,痰气上攻头脑,精冷无子,眩晕。|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活人心统》卷下}} |
||
{{方剂|方名=《博济方》卷四:灵砂丹|组成=朱砂半两,大附子(炮)1两,青皮1两,杏仁(去皮尖)1两,巴豆(以水5升,慢火煮30沸),春、冬100个,秋、夏用50枚(1方有面姜1两,炮)。|制法=先将巴豆以水5升,煮令油出水尽为度,细研,与众药末和,以粳米饭为丸,如豌豆大。|性状=|用法=《普济方》:血痢,生姜汤下;痔漏肠风,胡荽汤下;大风痰,栀子汤下;心痛,热酒下;疏利滞气,陈皮汤下;疟疾,醋汤下;肺病及一切劳疾,桃柳皮各一握煎汤下;大小便秘,灯心汤下;腰脚风,葱姜汤下;霍乱,木瓜汤下;血气,当归汤下;发汗,麻黄汤下;腰疾,生姜汤下;怀胎气冲心,酒下;一切风,防风汤下;阴毒伤寒,热酒下;吐泻,黄连汤下;虫咬心,冷水下;宿食不消,白汤下;头痛不止,白汤下;痞气膨胀,茶下;痃癖气,丁香汤下;五劳七伤,枳实汤下;口疮,枣汤下;脚气上攻心胸,热汤下;心痛打损,酒下;伤酒伤食,各随汤下;败血不散,米饮下;难产,黄叶汤下;小便涩、大黄汤下;肺气咳嗽,杏仁汤下;眼昏黑花,黑豆汤下;牙疼,茱萸汤下;小儿腹胀,石榴汤下;乍寒乍热,桃心汤下;怀胎不安,芎?汤下;口吐酸水,诃子汤下;产前泻痢,艾叶汤下;小儿五疳、乳汁下;腹痛肋疼,芍药汤下。|功用=|主治=消酒食,疏利滞气,发汗。主血痢,痔漏肠风,大风痰,心痛,疟疾,肺病,及一切劳疾,腰痛膝疼,水泻,怀胎气冲心,一切风,阴毒伤寒,吐泻,虫咬心,宿食不消,头痛不止、痞气膨胀,痃癖气,五劳七伤,口疮、脚气上攻心胸,心痛,打损,伤酒,伤食,败血不散,难产,小便涩,肺气咳嗽,眼昏黑花,牙痛,小儿腹胀,乍寒乍热,怀胎不安。口吐酸水,产前泻利,小儿五疳,腹痛肋疼。|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博济方》卷四:灵砂丹|组成=朱砂半两,大附子(炮)1两,青皮1两,杏仁(去皮尖)1两,巴豆(以水5升,慢火煮30沸),春、冬100个,秋、夏用50枚(1方有面姜1两,炮)。|制法=先将巴豆以水5升,煮令油出水尽为度,细研,与众药末和,以粳米饭为丸,如豌豆大。|性状=|用法=《普济方》:血痢,生姜汤下;痔漏肠风,胡荽汤下;大风痰,栀子汤下;心痛,热酒下;疏利滞气,陈皮汤下;疟疾,醋汤下;肺病及一切劳疾,桃柳皮各一握煎汤下;大小便秘,灯心汤下;腰脚风,葱姜汤下;霍乱,木瓜汤下;血气,当归汤下;发汗,麻黄汤下;腰疾,生姜汤下;怀胎气冲心,酒下;一切风,防风汤下;阴毒伤寒,热酒下;吐泻,黄连汤下;虫咬心,冷水下;宿食不消,白汤下;头痛不止,白汤下;痞气膨胀,茶下;痃癖气,丁香汤下;五劳七伤,枳实汤下;口疮,枣汤下;脚气上攻心胸,热汤下;心痛打损,酒下;伤酒伤食,各随汤下;败血不散,米饮下;难产,黄叶汤下;小便涩、大黄汤下;肺气咳嗽,杏仁汤下;眼昏黑花,黑豆汤下;牙疼,茱萸汤下;小儿腹胀,石榴汤下;乍寒乍热,桃心汤下;怀胎不安,芎?汤下;口吐酸水,诃子汤下;产前泻痢,艾叶汤下;小儿五疳、乳汁下;腹痛肋疼,芍药汤下。|功用=|主治=消酒食,疏利滞气,发汗。主血痢,痔漏肠风,大风痰,心痛,疟疾,肺病,及一切劳疾,腰痛膝疼,水泻,怀胎气冲心,一切风,阴毒伤寒,吐泻,虫咬心,宿食不消,头痛不止、痞气膨胀,痃癖气,五劳七伤,口疮、脚气上攻心胸,心痛,打损,伤酒,伤食,败血不散,难产,小便涩,肺气咳嗽,眼昏黑花,牙痛,小儿腹胀,乍寒乍热,怀胎不安。口吐酸水,产前泻利,小儿五疳,腹痛肋疼。|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博济方》卷四}} |
||
{{方剂|方名=《普济本事方》卷四:灵砂丹|异名=蜡匮丸、灵砂丸|组成=硇砂1分,朱砂1分(并研极细)。|制法=用黄蜡半两,巴豆3-7粒,去壳皮膜,用于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2-7粒,止将1-7粒与前二味同再研极匀,再溶蜡匮药,每旋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灵砂丸(《世医得效方》卷六)。|功用=|主治=积滞下痢,泄泻。|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普济本事方》卷四:灵砂丹|异名=蜡匮丸、灵砂丸|组成=硇砂1分,朱砂1分(并研极细)。|制法=用黄蜡半两,巴豆3-7粒,去壳皮膜,用于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2-7粒,止将1-7粒与前二味同再研极匀,再溶蜡匮药,每旋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灵砂丸(《世医得效方》卷六)。|功用=|主治=积滞下痢,泄泻。|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四}}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22的版本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灵砂丹
组 成 | 朱砂半两,麝香1分,蝙蝠粪50粒。 |
制 法 | 上为细末,以软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
用 法 | 每服10丸,未发时以暖水送下。 |
主 治 | 疟发作无时,经久不愈。 |
摘 录 |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八 |
《朱氏集验方》卷十:灵砂丹
组 成 | 灵砂丹。 |
用 法 | 以人参1-2两,银铫煎汤,空心下10粒,五更又下10粒。天明则愈矣。 |
主 治 | 妇人虚证头痛,恶风发热,六脉沉取无根,浮取却有。 |
摘 录 | 《朱氏集验方》卷十 |
《直指附遗》卷六:灵砂丹
组 成 | 好灵砂3分,川五灵脂2分。 |
制 法 | 上为极细末,稀糕糊为丸,如麻子大。 |
用 法 | 每服20丸,食前石菖蒲、生姜煎汤送下。 |
主 治 | 冷气乘心作痛。 |
摘 录 | 《直指附遗》卷六 |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医方妙选》:灵砂丹
组 成 | 人参半两(去芦头),甜葶苈(研)1分,五灵脂1分,胡黄连(并为细末)1分,麝香1分,芦荟(各细研)1分,杏仁(麸炒,去皮尖)1分,辰砂半两(研细)。 |
制 法 | 上件一处拌匀,以粳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
用 法 | 每服10粒,煎人参汤下。 |
主 治 | 肺疳,因咳嗽羸瘦,皮枯毛落。 |
摘 录 |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医方妙选》 |
《医学启源》卷中:灵砂丹
异 名 | 辰砂羌活丸 |
组 成 | 独活3两,羌活3两,细辛3两,石膏3两,防风3两,连翅3两,薄荷3两,川芎1两,山栀1两,荆芥1两,芍药1两,当归1两,黄芩1两,大黄(生)1两,桔梗1两,全蝎(微炒)半两,滑石4两,菊花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寒水石1两(生用),砂仁1钱,甘草3两(生),朱砂1两为衣。 |
制 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朱砂为衣。 |
用 法 | 辰砂羌活丸(《摄生众妙方》卷三)。本方方名,《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引作“大灵砂丹”。 |
主 治 | 风热郁结,血气蕴滞,头目昏眩,鼻塞清涕,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嗽痰实,肠胃燥涩,小便赤;或肾水阴虚,心火炽甚,及偏正头风痛,发落齿痛,遍身麻木,疥癣疮疡,一切风热。 |
摘 录 | 《医学启源》卷中 |
《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经验秘方》:灵砂丹
组 成 | 杏仁10个(去皮尖),南巴豆30个(去皮膜油),好白面1匙,黄丹3钱。 |
制 法 | 上先以杏仁、巴豆杀研极细,入黄丹研如泥,方入面一匙,滴新水为丸,如黄米大。 |
用 法 | 每服3丸。比及取积,服药先服白粥3日,除粥外,都休吃他物。服此药人,不以大小生活并不得做,亦不得高声唱叫,也不得往来行走,只可睡坐。若妇人病患,服药须令男子将药丸递于患妇口中,用饮子药下。服药人并不大便。10年证候,10日取下来;5年证候,5日取下。 |
主 治 | 二十四般积证。 |
摘 录 | 《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经验秘方》 |
《杨氏家藏方》卷八:灵砂丹
组 成 | 皂角(不蛀,肥实者,去皮弦子)2斤(用河水3升,、生姜自然汁半升,揉皂角,取浓汁,滤去滓,于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天南星(生用)4两,半夏(汤洗去滑)4两,白附子(生用)4两,白矾(枯)4两,猪牙皂角(肥实者,去皮弦,涂酥炙赤色)2两,朱砂1两半(研如粉)。 |
制 法 | 上为细末,入朱砂同研匀,将前皂角膏子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别用朱砂为衣。 |
用 法 |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br]如积年经久痼冷痰疾,加生附子4两,去皮脐用。 |
主 治 | 痰饮头痛。 |
摘 录 | 《杨氏家藏方》卷八 |
《宣明论方》卷三:灵砂丹
组 成 | 威灵仙半两,黑牵牛半两,何首乌半两,苍术半两,香附子6两,川乌头(去尖)3钱,朱砂3钱,没药3钱,乳香3钱,陈皂角4钱(炙黄,去皮)。 |
制 法 | 上为末,将皂角打破,用酒2升半,春、夏3日,秋、冬7日,取汁打面糊为丸,如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5丸,如破伤风。煎鳔酒送下;如牙疼赤眼,捶碎研3-5丸,鼻(口畜)之。 |
主 治 | 破伤风。一切诸风,牙疼,赤眼。 |
摘 录 | 《宣明论方》卷三 |
《外科启玄》卷十二:灵砂丹
组 成 | 辰砂2两(荔枝壳水煮,绢袋盛,悬罐内煮干,为末听用),天灵盖3钱(以麝香3分入内,同捣细,蜜和黄泥固,火煅红,冷定为末),老丝瓜(近蒂半节,火煅为末)2两。 |
制 法 | 于腊八日以兔血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1丸,酒送下。 |
主 治 | 黑靥及蛇皮灰白淡色痘。 |
摘 录 | 《外科启玄》卷十二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灵砂丹
组 成 | 硝石(与砒一处细研.入磁罐子内.用石灰盖口.炭火烧半日.取出.去火毒),信州砒霜腻粉、粉霜(研),各半两;黄丹(研)、枯矾(研),各一两半;朱砂(研飞)一两,乳香(研)、桂府滑石,各一两。 |
制 法 | 上件药研,罗为末,用蒸饼二两四钱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五圆,温粟米饮下,未愈加圆数再服。小儿可服一圆至二圆,随大小临时增减服之。 |
主 治 | 治脏腑怯弱,内有积滞,脐腹撮痛,下痢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肠鸣腹胀,米谷不化,少气困倦,不思饮食,或发寒热,渐至羸瘦。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治风经验方》:灵砂丹
组 成 | 槟榔(生)2两,白附子(炮)2两,天南星(生)2两,朱砂1两(细研,留1半为衣),白僵蚕(生)2两,狼毒(炮)2两,没药半两(研,炒),乌蛇(酒浸1宿,摊干,并皮骨用)2两,川乌头(炮,去皮脐)3两,大附子(炮,去皮肤)2两,五灵脂3两(不夹石者),肉桂2两(取有味者,去粗皮,不见火)。 |
制 法 | 上为末,入朱砂研匀,更以麝香半两,研,拌匀,炼蜜为丸。 |
用 法 | 每服1-2丸,空心、食前嚼,温酒送下。 |
主 治 | 诸般风疾,手足不举。 |
摘 录 | 《普济方》卷一一六引《治风经验方》 |
《普济方》卷一四五引《保生回车论》:灵砂丹
异 名 | 龙虎丹 |
组 成 | 朱砂(研细、水飞、晒干)1钱,硫黄(研极细)1钱。 |
制 法 | 用醇酒8分1盏,贮银器或瓷瓯中,用文武火熬,将竹篦子不住手搅,熬至6分,去火候冷。 |
用 法 | 顿服。 |
主 治 | 伤寒后发疟。 |
摘 录 | 《普济方》卷一四五引《保生回车论》 |
《普济本事方》卷四:灵砂丹
组 成 | 硇砂7.5克 朱砂7.5克(并研极细) |
制 法 | 上药另用黄蜡15克、 巴豆21粒(去壳,膜),同于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巴豆14粒,只将7粒与前二味同研极匀,再熔蜡匮药,临用时旋丸绿豆大。 |
用 法 | 每次服3~5丸,水泻,用生姜汤下;白痢,用艾汤下;赤白痢,用乌梅汤下。服时须极空腹,服毕二小时,方可吃食,临卧时服尤佳。次日食淡粥一日;疟疾,用乳香汤送服,不发之日晚间服。 |
主 治 | 治腹中积滞,致患水泻、痢疾;并治疟疾。 |
摘 录 | 《普济本事方》卷四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灵砂丹
组 成 | 消石(与砒1处细研,入瓷罐子内,用石灰盖口,炭火烧半日,取出,去火毒),信州砒霜半两,腻粉半两,粉霜(研)半两,黄丹(研)1两半,枯矾(研)1两半,朱砂(研,飞)1两,乳香(研)1两,桂府1两,滑石1两。 |
制 法 | 上为末,用蒸饼2两4钱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5丸,温粟米饮送下。未愈加丸数再服。小儿可服1-2丸。 |
主 治 | 脏腑怯弱,内有积滞,脐腹撮痛,下痢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肠鸣腹胀,米谷不化,少气困倦,不思饮食,或发寒热,渐至羸瘦。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
《活人心统》卷下:灵砂丹
组 成 | 磁石2两(煅7次,醋),沉香1两,熟地1两,茯苓1两,甘草5钱,阳起石1两(煅),附子8钱(炮),青盐5钱,石斛1两,麦门冬(去心)1两,肉苁蓉1两,葫芦巴1两,白术8钱,芍药1两,藁本1两,续断1两,远志(去心)1两,灵砂5钱(1方有酒柏7钱)。 |
制 法 | 上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服40丸,早晨莲子汤送下。 |
主 治 | 阳气虚,痰气上攻头脑,精冷无子,眩晕。 |
摘 录 | 《活人心统》卷下 |
《博济方》卷四:灵砂丹
组 成 | 朱砂半两,大附子(炮)1两,青皮1两,杏仁(去皮尖)1两,巴豆(以水5升,慢火煮30沸),春、冬100个,秋、夏用50枚(1方有面姜1两,炮)。 |
制 法 | 先将巴豆以水5升,煮令油出水尽为度,细研,与众药末和,以粳米饭为丸,如豌豆大。 |
用 法 | 《普济方》:血痢,生姜汤下;痔漏肠风,胡荽汤下;大风痰,栀子汤下;心痛,热酒下;疏利滞气,陈皮汤下;疟疾,醋汤下;肺病及一切劳疾,桃柳皮各一握煎汤下;大小便秘,灯心汤下;腰脚风,葱姜汤下;霍乱,木瓜汤下;血气,当归汤下;发汗,麻黄汤下;腰疾,生姜汤下;怀胎气冲心,酒下;一切风,防风汤下;阴毒伤寒,热酒下;吐泻,黄连汤下;虫咬心,冷水下;宿食不消,白汤下;头痛不止,白汤下;痞气膨胀,茶下;痃癖气,丁香汤下;五劳七伤,枳实汤下;口疮,枣汤下;脚气上攻心胸,热汤下;心痛打损,酒下;伤酒伤食,各随汤下;败血不散,米饮下;难产,黄叶汤下;小便涩、大黄汤下;肺气咳嗽,杏仁汤下;眼昏黑花,黑豆汤下;牙疼,茱萸汤下;小儿腹胀,石榴汤下;乍寒乍热,桃心汤下;怀胎不安,芎?汤下;口吐酸水,诃子汤下;产前泻痢,艾叶汤下;小儿五疳、乳汁下;腹痛肋疼,芍药汤下。 |
主 治 | 消酒食,疏利滞气,发汗。主血痢,痔漏肠风,大风痰,心痛,疟疾,肺病,及一切劳疾,腰痛膝疼,水泻,怀胎气冲心,一切风,阴毒伤寒,吐泻,虫咬心,宿食不消,头痛不止、痞气膨胀,痃癖气,五劳七伤,口疮、脚气上攻心胸,心痛,打损,伤酒,伤食,败血不散,难产,小便涩,肺气咳嗽,眼昏黑花,牙痛,小儿腹胀,乍寒乍热,怀胎不安。口吐酸水,产前泻利,小儿五疳,腹痛肋疼。 |
摘 录 | 《博济方》卷四 |
《普济本事方》卷四:灵砂丹
异 名 | 蜡匮丸、灵砂丸 |
组 成 | 硇砂1分,朱砂1分(并研极细)。 |
制 法 | 用黄蜡半两,巴豆3-7粒,去壳皮膜,用于银石器内重汤煮一伏时,候巴豆紫色为度,去2-7粒,止将1-7粒与前二味同再研极匀,再溶蜡匮药,每旋丸如绿豆大。 |
用 法 | 灵砂丸(《世医得效方》卷六)。 |
主 治 | 积滞下痢,泄泻。 |
摘 录 | 《普济本事方》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