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降气散: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沉香降气散|组成=沉香、木香、柴胡、白芍、细辛、青皮、陈皮、苏子。|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怒气伤肝头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方剂|方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沉香降气散|组成=沉香、木香、柴胡、白芍、细辛、青皮、陈皮、苏子。|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怒气伤肝头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方剂|方名=《御药院方》卷四:沉香降气散|组成=沉香 木香 丁香 藿香叶 人参(去芦头)甘草(炮)白术各30克 白檀60克 肉豆蔻 缩砂仁 桂花 槟榔 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 白茯苓(去皮)各15克 川姜(炮)枳实(炒)各60克|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6克,入盐少许,用水250毫升,同煎至175毫升,和滓温服,不拘时候,日进三服。|功用=|主治=理气降逆,温中和胃。主三焦痞滞,气不宜畅,心腹疼痛,呕吐痰沫,胁肋膨胀,噫气吞酸;胃中虚冷,肠鸣绞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及五膈五噎,心胸满闷,全不思食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方剂|方名=《御药院方》卷四:沉香降气散|组成=沉香 木香 丁香 藿香叶 人参(去芦头)甘草(炮)白术各30克 白檀60克 肉豆蔻 缩砂仁 桂花 槟榔 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 白茯苓(去皮)各15克 川姜(炮)枳实(炒)各60克|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6克,入盐少许,用水250毫升,同煎至175毫升,和滓温服,不拘时候,日进三服。|功用=|主治=理气降逆,温中和胃。主三焦痞滞,气不宜畅,心腹疼痛,呕吐痰沫,胁肋膨胀,噫气吞酸;胃中虚冷,肠鸣绞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及五膈五噎,心胸满闷,全不思食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方剂|方名=《医学心悟》卷三:沉香降气散|组成=沉香(细锉)3钱,砂仁7钱,甘草(炙)5钱,香附(盐水炒)5钱,元胡索(酒炒)1两,川楝子(煨,去肉净)1两。|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每服2钱,淡姜汤调下。|功用=|主治=气滞心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方剂|方名=《医学心悟》卷三:沉香降气散|组成=沉香(细锉)3钱,砂仁7钱,甘草(炙)5钱,香附(盐水炒)5钱,元胡索(酒炒)1两,川楝子(煨,去肉净)1两。|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每服2钱,淡姜汤调下。|功用=|主治=气滞心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2023年8月19日 (六) 23:17的版本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沉香降气散

组 成 沉香、木香、柴胡、白芍、细辛、青皮、陈皮、苏子。
主 治 怒气伤肝头痛。
摘 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

《御药院方》卷四:沉香降气散

组 成 沉香 木香 丁香 藿香叶 人参(去芦头)甘草(炮)白术各30克 白檀60克 肉豆蔻 缩砂仁 桂花 槟榔 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 白茯苓(去皮)各15克 川姜(炮)枳实(炒)各60克
制 法 上为细末。
用 法 每服6克,入盐少许,用水250毫升,同煎至175毫升,和滓温服,不拘时候,日进三服。
主 治 理气降逆,温中和胃。主三焦痞滞,气不宜畅,心腹疼痛,呕吐痰沫,胁肋膨胀,噫气吞酸;胃中虚冷,肠鸣绞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及五膈五噎,心胸满闷,全不思食者。
摘 录 《御药院方》卷四

《医学心悟》卷三:沉香降气散

组 成 沉香(细锉)3钱,砂仁7钱,甘草(炙)5钱,香附(盐水炒)5钱,元胡索(酒炒)1两,川楝子(煨,去肉净)1两。
制 法 上为末。
用 法 每服2钱,淡姜汤调下。
主 治 气滞心痛。
摘 录 《医学心悟》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