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附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术附汤|组成=甘草(炒)二两,白术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制法=上捣白术,甘草为粗末,入附子令匀。|性状=|用法=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功用=|主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恻,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重,甚者不知食味。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术附汤|组成=甘草(炒)二两,白术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制法=上捣白术,甘草为粗末,入附子令匀。|性状=|用法=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功用=|主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恻,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重,甚者不知食味。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方名=《活幼口议》卷十九:术附汤|组成=附子半个(炮)白术0.3克 干姜6克(炮)甘草3克(炙)|制法=上药哎咀。|性状=|用法=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手足暖,止后服。|功用=|主治=治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利,手足厥冷。|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方剂|方名=《活幼口议》卷十九:术附汤|组成=附子半个(炮)白术0.3克 干姜6克(炮)甘草3克(炙)|制法=上药哎咀。|性状=|用法=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手足暖,止后服。|功用=|主治=治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利,手足厥冷。|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2023年8月19日 (六) 23:11的版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术附汤

组 成 甘草(炒)二两,白术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
制 法 上捣白术,甘草为粗末,入附子令匀。
用 法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主 治 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恻,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重,甚者不知食味。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
摘 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活幼口议》卷十九:术附汤

组 成 附子半个(炮)白术0.3克 干姜6克(炮)甘草3克(炙)
制 法 上药哎咀。
用 法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手足暖,止后服。
主 治 治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利,手足厥冷。
摘 录 《活幼口议》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