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贤散: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应用=”为“|临证举例=”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是斋百一选方》卷五,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二贤散|异名=[[二贤汤]](《[[普济方]]》卷一六五)、[[三圣散]](《[[医灯续焰]]》卷十二)、[[涤痰散]](《[[万病回春]]》卷二)。|组成=[[橘皮]]<sub>去白取红,一斤</sub>,[[甘草]]、[[盐]]<sub>各四两</sub>|制法=水五碗,慢火煮,焙干,捣为细末。|用法=[[点服]]。|功用=①《[[医学纲目]]》:消积块,进饮食。<br>②《[[万病回春]]》:清肺,消痰,定嗽,解酒毒。|主治=痰饮内停,食后胸满,翻胃,噎膈,肝气痛。<br>①《[[是斋百一选方]]》:痰。<br>②《[[医方集解]]》:膈中痰饮。<br>③《[[绛囊撮要]]》:肝气痛,常服除根。<br>④《[[回生集]]》:脾家积冷,每食已辄胸满不下,百药不效者,兼治一切痰气。<br>⑤《[[鸡鸣录]]》:翻胃及痛,噎嗝。|注意=《[[医方集解]]》:虚弱人慎用。|论=《[[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陈皮]]燥湿而利气,湿去则痰涸,气顺则痰行。食盐润下而软坚,润下则痰降,软坚则痰消。痰在膈中,故用[[甘草]]引入胃,[[甘草]]经[[蜜炙]],能健脾调胃,脾胃健则痰自行矣。|备考=本方改为丸剂,名“[[润下丸]]”(见《[[医方集解]]》)。|临证举例=食后胸满:外舅莫强中服之,腹痛,利下物数块如弹子,臭不可闻,旧苦食后胸满之疾豁然顿愈。|摘录=《[[是斋百一选方]]》卷五,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
{{方剂|方名=《是斋百一选方》卷五,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二贤散|异名=[[二贤汤]](《[[普济方]]》卷一六五)、[[三圣散]](《[[医灯续焰]]》卷十二)、[[涤痰散]](《[[万病回春]]》卷二)。|组成=[[橘皮]]<sub>去白取红,一斤</sub>,[[甘草]]、[[盐]]<sub>各四两</sub>|制法=水五碗,慢火煮,焙干,捣为细末。|用法=[[点服]]。|功用=①《[[医学纲目]]》:消积块,进饮食。<br>②《[[万病回春]]》:清肺,消痰,定嗽,解酒毒。|主治=痰饮内停,食后胸满,翻胃,噎膈,肝气痛。<br>①《[[是斋百一选方]]》:痰。<br>②《[[医方集解]]》:膈中痰饮。<br>③《[[绛囊撮要]]》:肝气痛,常服除根。<br>④《[[回生集]]》:脾家积冷,每食已辄胸满不下,百药不效者,兼治一切痰气。<br>⑤《[[鸡鸣录]]》:翻胃及痛,噎嗝。|注意=《[[医方集解]]》:虚弱人慎用。|选录=《[[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陈皮]]燥湿而利气,湿去则痰涸,气顺则痰行。食盐润下而软坚,润下则痰降,软坚则痰消。痰在膈中,故用[[甘草]]引入胃,[[甘草]]经[[蜜炙]],能健脾调胃,脾胃健则痰自行矣。|备考=本方改为丸剂,名“[[润下丸]]”(见《[[医方集解]]》)。|临证举例=食后胸满:外舅莫强中服之,腹痛,利下物数块如弹子,臭不可闻,旧苦食后胸满之疾豁然顿愈。|摘录=《[[是斋百一选方]]》卷五,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

2023年8月19日 (六) 22:23的版本

《是斋百一选方》卷五,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二贤散

异 名 二贤汤(《普济方》卷一六五)、三圣散(《医灯续焰》卷十二)、涤痰散(《万病回春》卷二)。
组 成 橘皮去白取红,一斤甘草各四两
制 法 水五碗,慢火煮,焙干,捣为细末。
用 法 点服
功 用 ①《医学纲目》:消积块,进饮食。
②《万病回春》:清肺,消痰,定嗽,解酒毒。
主 治 痰饮内停,食后胸满,翻胃,噎膈,肝气痛。
①《是斋百一选方》:痰。
②《医方集解》:膈中痰饮。
③《绛囊撮要》:肝气痛,常服除根。
④《回生集》:脾家积冷,每食已辄胸满不下,百药不效者,兼治一切痰气。
⑤《鸡鸣录》:翻胃及痛,噎嗝。
方论选录 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陈皮燥湿而利气,湿去则痰涸,气顺则痰行。食盐润下而软坚,润下则痰降,软坚则痰消。痰在膈中,故用甘草引入胃,甘草蜜炙,能健脾调胃,脾胃健则痰自行矣。
临证举例 食后胸满:外舅莫强中服之,腹痛,利下物数块如弹子,臭不可闻,旧苦食后胸满之疾豁然顿愈。
备 考 本方改为丸剂,名“润下丸”(见《医方集解》)。
摘 录 是斋百一选方》卷五,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