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功散: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寿世保元》卷五:禹功散|组成=陈皮 半夏(姜制)赤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炒)木通各3克 条芩2.4克 升麻0.9克 甘草0.9克 山栀子(炒)3克|制法=|性状=|用法=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时服。得解而止。|功用=|主治=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诸法不能奏效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原书云:此方服后,“妙在探吐,譬如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不沥,拔之则水通流泄矣。”|来源=|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方剂|方名=《寿世保元》卷五:禹功散|组成=陈皮 半夏(姜制)赤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炒)木通各3克 条芩2.4克 升麻0.9克 甘草0.9克 山栀子(炒)3克|制法=|性状=|用法=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时服。得解而止。|功用=|主治=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诸法不能奏效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原书云:此方服后,“妙在探吐,譬如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不沥,拔之则水通流泄矣。”|来源=|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方剂|方名=《儒门事亲》卷十二:禹功散|组成=黑牵牛头末120克 茴香30克(炒)|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以生姜汁调3~6克,临卧服。
{{方剂|方名=《儒门事亲》卷十二:禹功散|组成=黑牵牛头末120克 茴香30克(炒)|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以生姜汁调3~6克,临卧服。
或加木香30克。|功用=|主治=行气消肿,逐水通便。治阳水、阳黄,便秘脉实,元气未虚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或加木香30克。|功用=|主治=行气消肿,逐水通便。治阳水、阳黄,便秘脉实,元气未虚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2023年8月20日 (日) 00:18的最新版本

《寿世保元》卷五:禹功散

组 成 陈皮 半夏(姜制)赤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炒)木通各3克 条芩2.4克 升麻0.9克 甘草0.9克 山栀子(炒)3克
用 法 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时服。得解而止。
主 治 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诸法不能奏效者。
备 注 原书云:此方服后,“妙在探吐,譬如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不沥,拔之则水通流泄矣。”
摘 录 《寿世保元》卷五

《儒门事亲》卷十二:禹功散

组 成 黑牵牛头末120克 茴香30克(炒)
制 法 上为细末。
用 法 以生姜汁调3~6克,临卧服。 或加木香30克。
主 治 行气消肿,逐水通便。治阳水、阳黄,便秘脉实,元气未虚者。
摘 录 《儒门事亲》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