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芝丸: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医学集成》卷二:地芝丸|组成=生地4两,熟地4两,天冬3两,麦冬3两,枸杞3两,枣皮3两,当归1两,知母7钱,胆草2钱。|制法=|性状=|用法=蜜为丸服。|功用=|主治=瞳人枯小。|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方剂|方名=《医学集成》卷二:地芝丸|组成=生地4两,熟地4两,天冬3两,麦冬3两,枸杞3两,枣皮3两,当归1两,知母7钱,胆草2钱。|制法=|性状=|用法=蜜为丸服。|功用=|主治=瞳人枯小。|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方剂|方名=《东垣试效方》卷五:地芝丸|异名=万寿地芝丸、地黄丸|组成=生地黄(焙干)4两,天门冬(去心)4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甘菊花(去枝)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万寿地芝丸(《御药院方》卷六)、地黄丸(《脉因证治》卷下)。《此事难知》本方用法:如能饮食,茶清汤下;不能饮食,温酒下。|功用=|主治=和颜色,利血气,调百节,黑发坚齿,逐风散气,愈百疾。大除风热。主目不能远视,能近视,或亦妨近视,及大疠风成癞。|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1.《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生地凉血生血,天冬润肺滋肾,积壳宽肠去滞,甘菊降火除风。[br]2.《成方便读》:王海藏云: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夫火之力刚,故能远照,水之力柔,故能近视。人之一身百病千端,亦不过一阴阳水火而巳。然肾为主水之脏,肺为生水之源,故以生地大补肾水,天冬润养肺金,使之金水相生,则肝得所养;菊花得金水之精,专入肝经,能祛风于外;枳壳具苦降之性,单行气分,为破滞之需。庶几风尽去而滞无留,则补药得力而病易愈耳。用茶者,欲火热之下降;用酒者,欲药力之上行也。|备注=|来源=|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五}}
{{方剂|方名=《东垣试效方》卷五:地芝丸|异名=万寿地芝丸、地黄丸|组成=生地黄(焙干)4两,天门冬(去心)4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甘菊花(去枝)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万寿地芝丸(《御药院方》卷六)、地黄丸(《脉因证治》卷下)。《此事难知》本方用法:如能饮食,茶清汤下;不能饮食,温酒下。|功用=|主治=和颜色,利血气,调百节,黑发坚齿,逐风散气,愈百疾。大除风热。主目不能远视,能近视,或亦妨近视,及大疠风成癞。|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1.《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生地凉血生血,天冬润肺滋肾,积壳宽肠去滞,甘菊降火除风。[br]2.《成方便读》:王海藏云: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夫火之力刚,故能远照,水之力柔,故能近视。人之一身百病千端,亦不过一阴阳水火而巳。然肾为主水之脏,肺为生水之源,故以生地大补肾水,天冬润养肺金,使之金水相生,则肝得所养;菊花得金水之精,专入肝经,能祛风于外;枳壳具苦降之性,单行气分,为破滞之需。庶几风尽去而滞无留,则补药得力而病易愈耳。用茶者,欲火热之下降;用酒者,欲药力之上行也。|备注=|来源=|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五}}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9的最新版本

《医学集成》卷二:地芝丸

组 成 生地4两,熟地4两,天冬3两,麦冬3两,枸杞3两,枣皮3两,当归1两,知母7钱,胆草2钱。
用 法 蜜为丸服。
主 治 瞳人枯小。
摘 录 《医学集成》卷二

《东垣试效方》卷五:地芝丸

异 名 万寿地芝丸、地黄丸
组 成 生地黄(焙干)4两,天门冬(去心)4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甘菊花(去枝)2两。
制 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万寿地芝丸(《御药院方》卷六)、地黄丸(《脉因证治》卷下)。《此事难知》本方用法:如能饮食,茶清汤下;不能饮食,温酒下。
主 治 和颜色,利血气,调百节,黑发坚齿,逐风散气,愈百疾。大除风热。主目不能远视,能近视,或亦妨近视,及大疠风成癞。
方论选录 1.《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生地凉血生血,天冬润肺滋肾,积壳宽肠去滞,甘菊降火除风。[br]2.《成方便读》:王海藏云: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夫火之力刚,故能远照,水之力柔,故能近视。人之一身百病千端,亦不过一阴阳水火而巳。然肾为主水之脏,肺为生水之源,故以生地大补肾水,天冬润养肺金,使之金水相生,则肝得所养;菊花得金水之精,专入肝经,能祛风于外;枳壳具苦降之性,单行气分,为破滞之需。庶几风尽去而滞无留,则补药得力而病易愈耳。用茶者,欲火热之下降;用酒者,欲药力之上行也。
摘 录 《东垣试效方》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