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散: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阿魏散|组成=地龙半两(微炒),阿魏半分,乳香1字。|制法=上为细散。|性状=|用法=每服1钱,以好茶调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转动不得。|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
{{方剂|方名=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阿魏散|组成=地龙半两(微炒),阿魏半分,乳香1字。|制法=上为细散。|性状=|用法=每服1钱,以好茶调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转动不得。|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


{{方剂|方名=《外台秘要》卷五引《集验方》:阿魏散|组成=阿魏2两,安息香2两,萝卜子2两,芜荑1合。|制法=上为散。每次半钱,暖水服;如不能散服,炼蜜为丸,名阿魏丸。|性状=|用法=每服30丸,熟水送下。须臾吐,如吐不止,吃(艹禾禾)(艹齑)馎饦;仍以贴子盛散1钱,男左女右系臂上。|功用=|主治=一切疟,劳疟,无问年月深远。|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外台秘要》卷五引《集验方》}}
{{方剂|方名=《外台秘要》卷五引《集验方》:阿魏散|组成=阿魏2两,安息香2两,萝卜子2两,芜荑1合。|制法=上为散。每次半钱,暖水服;如不能散服,炼蜜为丸,名阿魏丸。|性状=|用法=每服30丸,熟水送下。须臾吐,如吐不止,吃(艹禾禾)(艹齑)馎饦;仍以贴子盛散1钱,男左女右系臂上。|功用=|主治=一切疟,劳疟,无问年月深远。|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外台秘要》卷五引《集验方》}}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三十六:阿魏散|组成=阿魏(研末)1钱匕,半夏(为末,姜汁作饼,晒干,再捣)半钱匕。|制法=|性状=|用法=以酒1盏调末,发时温服。|功用=|主治=胃疟。|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三十六:阿魏散|组成=阿魏(研末)1钱匕,半夏(为末,姜汁作饼,晒干,再捣)半钱匕。|制法=|性状=|用法=以酒1盏调末,发时温服。|功用=|主治=胃疟。|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阿魏散|组成=阿魏1分(麸裹煨,面熟为度),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木香1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制法=上为细散,研麝香一钱,和桃仁更研令匀。|性状=|用法=每服2钱,食前暖青蒿汁半合、生姜汁半合、童便3合调下。以溏利为度。|功用=|主治=骨蒸热,四肢烦疼,大便秘涩,无问远近。|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阿魏散|组成=阿魏1分(麸裹煨,面熟为度),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木香1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制法=上为细散,研麝香一钱,和桃仁更研令匀。|性状=|用法=每服2钱,食前暖青蒿汁半合、生姜汁半合、童便3合调下。以溏利为度。|功用=|主治=骨蒸热,四肢烦疼,大便秘涩,无问远近。|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二五四:阿魏散|组成=野狐皮(焙,炙)7枚,豹鼻(焙)7枚,狐头骨1具(炙),雄黄1两,腽肭脐1两,鬼箭羽1两,露蜂房1两,白术1两,虎头骨(炙)1两,驴毛4分,驼毛4分,驹毛4分,牛毛4分(烧作灰,若骨蒸,气如泥,加死人胸骨1两炙),阿魏2两(炙)。|制法=上为散,搅使调匀。先以水煮松脂,候烊接取以和散,和散之时,勿以手搅,将虎爪搅和为丸,如弹子大。|性状=|用法=每用1分,于座下熏患者。欲熏之时,盖覆衣被,勿令药气轻泄,别捣雄黄为末以藉药,烧药节度,一如熏香法。|功用=|主治=梦与鬼交通,及狐狸精魅等。|加减=|注意=忌桃、李、雀肉等。|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四}}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二五四:阿魏散|组成=野狐皮(焙,炙)7枚,豹鼻(焙)7枚,狐头骨1具(炙),雄黄1两,腽肭脐1两,鬼箭羽1两,露蜂房1两,白术1两,虎头骨(炙)1两,驴毛4分,驼毛4分,驹毛4分,牛毛4分(烧作灰,若骨蒸,气如泥,加死人胸骨1两炙),阿魏2两(炙)。|制法=上为散,搅使调匀。先以水煮松脂,候烊接取以和散,和散之时,勿以手搅,将虎爪搅和为丸,如弹子大。|性状=|用法=每用1分,于座下熏患者。欲熏之时,盖覆衣被,勿令药气轻泄,别捣雄黄为末以藉药,烧药节度,一如熏香法。|功用=|主治=梦与鬼交通,及狐狸精魅等。|加减=|注意=忌桃、李、雀肉等。|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四}}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二三七:阿魏散|组成=阿魏(研)1两,安息香(入胡桃相合,研)1两,甘草(炙,锉)半两,猪牙皂荚(涂酥炙令黄,去皮子)1两,木香、天灵盖(涂酥炙令黄色)半两,豉1合,麝香(研)半钱。|制法=上为散,与研药和匀。|性状=|用法=每服5钱,用童便1盏半,加葱白3寸,明日五更煎至1钱,空心在床服之,日午、夜食时再服。服药后良久,或得吐亦佳,有利下虫如发,或积聚五色秽恶物,是病根出。服药数日,如梦与人离别哭泣者,愈之兆也。患甚3日1剂,3剂愈。有患者,但收拾药物置病人床头边,如有此梦愈。|功用=|主治=传尸劳病,胸满短气,肌体羸瘦无力,喘嗽不已。|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七}}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二三七:阿魏散|组成=阿魏(研)1两,安息香(入胡桃相合,研)1两,甘草(炙,锉)半两,猪牙皂荚(涂酥炙令黄,去皮子)1两,木香、天灵盖(涂酥炙令黄色)半两,豉1合,麝香(研)半钱。|制法=上为散,与研药和匀。|性状=|用法=每服5钱,用童便1盏半,加葱白3寸,明日五更煎至1钱,空心在床服之,日午、夜食时再服。服药后良久,或得吐亦佳,有利下虫如发,或积聚五色秽恶物,是病根出。服药数日,如梦与人离别哭泣者,愈之兆也。患甚3日1剂,3剂愈。有患者,但收拾药物置病人床头边,如有此梦愈。|功用=|主治=传尸劳病,胸满短气,肌体羸瘦无力,喘嗽不已。|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七}}

2023年8月19日 (六) 23:39的版本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阿魏散

组 成 地龙半两(微炒),阿魏半分,乳香1字。
制 法 上为细散。
用 法 每服1钱,以好茶调下,不拘时候。
主 治 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转动不得。
摘 录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

《外台秘要》卷五引《集验方》:阿魏散

组 成 阿魏2两,安息香2两,萝卜子2两,芜荑1合。
制 法 上为散。每次半钱,暖水服;如不能散服,炼蜜为丸,名阿魏丸。
用 法 每服30丸,熟水送下。须臾吐,如吐不止,吃(艹禾禾)(艹齑)馎饦;仍以贴子盛散1钱,男左女右系臂上。
主 治 一切疟,劳疟,无问年月深远。
摘 录 《外台秘要》卷五引《集验方》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阿魏散

组 成 阿魏(研末)1钱匕,半夏(为末,姜汁作饼,晒干,再捣)半钱匕。
用 法 以酒1盏调末,发时温服。
主 治 胃疟。
摘 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阿魏散

组 成 阿魏1分(麸裹煨,面熟为度),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木香1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 法 上为细散,研麝香一钱,和桃仁更研令匀。
用 法 每服2钱,食前暖青蒿汁半合、生姜汁半合、童便3合调下。以溏利为度。
主 治 骨蒸热,四肢烦疼,大便秘涩,无问远近。
摘 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

《普济方》卷二五四:阿魏散

组 成 野狐皮(焙,炙)7枚,豹鼻(焙)7枚,狐头骨1具(炙),雄黄1两,腽肭脐1两,鬼箭羽1两,露蜂房1两,白术1两,虎头骨(炙)1两,驴毛4分,驼毛4分,驹毛4分,牛毛4分(烧作灰,若骨蒸,气如泥,加死人胸骨1两炙),阿魏2两(炙)。
制 法 上为散,搅使调匀。先以水煮松脂,候烊接取以和散,和散之时,勿以手搅,将虎爪搅和为丸,如弹子大。
用 法 每用1分,于座下熏患者。欲熏之时,盖覆衣被,勿令药气轻泄,别捣雄黄为末以藉药,烧药节度,一如熏香法。
主 治 梦与鬼交通,及狐狸精魅等。
摘 录 《普济方》卷二五四

《普济方》卷二三七:阿魏散

组 成 阿魏(研)1两,安息香(入胡桃相合,研)1两,甘草(炙,锉)半两,猪牙皂荚(涂酥炙令黄,去皮子)1两,木香、天灵盖(涂酥炙令黄色)半两,豉1合,麝香(研)半钱。
制 法 上为散,与研药和匀。
用 法 每服5钱,用童便1盏半,加葱白3寸,明日五更煎至1钱,空心在床服之,日午、夜食时再服。服药后良久,或得吐亦佳,有利下虫如发,或积聚五色秽恶物,是病根出。服药数日,如梦与人离别哭泣者,愈之兆也。患甚3日1剂,3剂愈。有患者,但收拾药物置病人床头边,如有此梦愈。
主 治 传尸劳病,胸满短气,肌体羸瘦无力,喘嗽不已。
摘 录 《普济方》卷二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