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甘露饮: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桂苓甘露饮|组成=肉桂(半两)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猪苓(二钱) 滑石(碾.二钱) 寒水石(碾.一两) 甘草(炙.一两) 泽泻(一两)|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三钱,入蜜些少,热汤冷水任调下。|功用=|主治=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吐泻。皆治。|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桂苓甘露饮|组成=肉桂(半两)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猪苓(二钱) 滑石(碾.二钱) 寒水石(碾.一两) 甘草(炙.一两) 泽泻(一两)|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三钱,入蜜些少,热汤冷水任调下。|功用=|主治=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吐泻。皆治。|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 |
||
{{方剂|方名=《丹台玉案》卷二:桂苓甘露饮|组成=泽泻1钱2分,猪苓1钱2分,寒水石2钱,桂枝8分,苍术1钱,滑石1钱,甘草1钱。|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温服。|功用=|主治=伏暑,饮水过多,肚腹膨胀,霍乱吐泻。|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丹台玉案》卷二:桂苓甘露饮|组成=泽泻1钱2分,猪苓1钱2分,寒水石2钱,桂枝8分,苍术1钱,滑石1钱,甘草1钱。|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温服。|功用=|主治=伏暑,饮水过多,肚腹膨胀,霍乱吐泻。|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丹台玉案》卷二}} |
||
{{方剂|方名=《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桂苓甘露饮|组成=桂心1两,人参1两,黄耆1两,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1两,葛根1两,泽泻1两,石膏1两,寒水石1两,滑石2两(火燃,另研),木香1钱。|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3钱,白汤调下。|功用=|主治=伏暑发渴、脉虚。湿热下痢,小便涩少,口渴脉洪大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桂苓甘露饮|组成=桂心1两,人参1两,黄耆1两,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1两,葛根1两,泽泻1两,石膏1两,寒水石1两,滑石2两(火燃,另研),木香1钱。|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3钱,白汤调下。|功用=|主治=伏暑发渴、脉虚。湿热下痢,小便涩少,口渴脉洪大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 |
||
{{方剂|方名=《医学启源》卷中:桂苓甘露饮|异名=桂苓甘露散|组成=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猪苓1两,甘草(炙)1两,泽泻1两,寒水石1两(别研),桂(去粗皮)半两,滑石2两(别研)。|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桂苓甘露散(《御药院方》卷二)。|功用=|主治=流湿润燥,宣通气液,解暑毒,兼利小水。主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医学启源》卷中:桂苓甘露饮|异名=桂苓甘露散|组成=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猪苓1两,甘草(炙)1两,泽泻1两,寒水石1两(别研),桂(去粗皮)半两,滑石2两(别研)。|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桂苓甘露散(《御药院方》卷二)。|功用=|主治=流湿润燥,宣通气液,解暑毒,兼利小水。主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启源》卷中}}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14的版本
《奇效良方》:桂苓甘露饮
组 成 | 肉桂(半两)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猪苓(二钱) 滑石(碾.二钱) 寒水石(碾.一两) 甘草(炙.一两) 泽泻(一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三钱,入蜜些少,热汤冷水任调下。 |
主 治 | 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吐泻。皆治。 |
摘 录 | 《奇效良方》 |
《丹台玉案》卷二:桂苓甘露饮
组 成 | 泽泻1钱2分,猪苓1钱2分,寒水石2钱,桂枝8分,苍术1钱,滑石1钱,甘草1钱。 |
用 法 | 水煎,温服。 |
主 治 | 伏暑,饮水过多,肚腹膨胀,霍乱吐泻。 |
摘 录 | 《丹台玉案》卷二 |
《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桂苓甘露饮
组 成 | 桂心1两,人参1两,黄耆1两,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1两,葛根1两,泽泻1两,石膏1两,寒水石1两,滑石2两(火燃,另研),木香1钱。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3钱,白汤调下。 |
主 治 | 伏暑发渴、脉虚。湿热下痢,小便涩少,口渴脉洪大者。 |
摘 录 | 《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 |
《医学启源》卷中:桂苓甘露饮
异 名 | 桂苓甘露散 |
组 成 | 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猪苓1两,甘草(炙)1两,泽泻1两,寒水石1两(别研),桂(去粗皮)半两,滑石2两(别研)。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桂苓甘露散(《御药院方》卷二)。 |
主 治 | 流湿润燥,宣通气液,解暑毒,兼利小水。主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 |
摘 录 | 《医学启源》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