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玉壶丸: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组成=生天南星 生半夏各30克 天麻15克头白面90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30丸,用水350毫升,先煎令沸,下药煮至五七拂,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用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咳嗽痰盛,呕吐涎沫。|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组成=生天南星 生半夏各30克 天麻15克头白面90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30丸,用水350毫升,先煎令沸,下药煮至五七拂,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用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咳嗽痰盛,呕吐涎沫。|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异名=玉壶丸|组成=天南星(生)1两,半夏(生)1两,天麻半两,头白面3两。|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玉壶丸(《传家秘宝方》卷三)。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玉壶丹”。|功用=|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小儿久吐。|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异名=玉壶丸|组成=天南星(生)1两,半夏(生)1两,天麻半两,头白面3两。|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玉壶丸(《传家秘宝方》卷三)。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玉壶丹”。|功用=|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小儿久吐。|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7的最新版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

组 成 生天南星 生半夏各30克 天麻15克头白面90克
制 法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30丸,用水350毫升,先煎令沸,下药煮至五七拂,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用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
主 治 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咳嗽痰盛,呕吐涎沫。
摘 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

异 名 玉壶丸
组 成 天南星(生)1两,半夏(生)1两,天麻半两,头白面3两。
制 法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玉壶丸(《传家秘宝方》卷三)。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玉壶丹”。
主 治 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小儿久吐。
摘 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