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七气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加味七气汤|组成=蓬术1钱半,青皮1钱半,香附(俱米醋炒)1钱半,延胡索1钱,姜黄1钱,草豆蔻仁8分,三棱(炮)7分,桂心5分,益智仁7分,陈皮8分,藿香7分,炙甘草4分。|制法=|性状=|用法=水2钟,煎8分,食前服。[br]死血胃脘痛加桃仁、红花各1钱。|功用=|主治=七情郁结心腹痛,或因气而攻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加味七气汤|组成=蓬术1钱半,青皮1钱半,香附(俱米醋炒)1钱半,延胡索1钱,姜黄1钱,草豆蔻仁8分,三棱(炮)7分,桂心5分,益智仁7分,陈皮8分,藿香7分,炙甘草4分。|制法=|性状=|用法=水2钟,煎8分,食前服。[br]死血胃脘痛加桃仁、红花各1钱。|功用=|主治=七情郁结心腹痛,或因气而攻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


{{方剂|方名=《严氏济生方》卷二:加味七气汤|组成=半夏(汤泡7次)3两,桂心(不见火)1两,玄胡索(炒去皮)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乳香3钱。|制法=|性状=|用法=本方方名,《观聚方要补》引作“加味四七汤”。[br]妇人血痛,加当归。|功用=|主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为病,发则心腹刺痛不可忍,时发时止,发则欲死;或外感风寒湿气作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严氏济生方》卷二}}
{{方剂|方名=《严氏济生方》卷二:加味七气汤|组成=半夏(汤泡7次)3两,桂心(不见火)1两,玄胡索(炒去皮)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乳香3钱。|制法=|性状=|用法=本方方名,《观聚方要补》引作“加味四七汤”。[br]妇人血痛,加当归。|功用=|主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为病,发则心腹刺痛不可忍,时发时止,发则欲死;或外感风寒湿气作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严氏济生方》卷二}}


{{方剂|方名=《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加味七气汤|组成=木香、厚朴、半夏、青皮、苍术、枳壳、陈皮、茯苓、甘草。|制法=|性状=|用法=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加山栀、沉香。|功用=|主治=气郁,胃口结聚痰涎,呕吐,胸膈痞闷,不思饮食。|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方剂|方名=《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加味七气汤|组成=木香、厚朴、半夏、青皮、苍术、枳壳、陈皮、茯苓、甘草。|制法=|性状=|用法=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加山栀、沉香。|功用=|主治=气郁,胃口结聚痰涎,呕吐,胸膈痞闷,不思饮食。|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7的最新版本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加味七气汤

组 成 蓬术1钱半,青皮1钱半,香附(俱米醋炒)1钱半,延胡索1钱,姜黄1钱,草豆蔻仁8分,三棱(炮)7分,桂心5分,益智仁7分,陈皮8分,藿香7分,炙甘草4分。
用 法 水2钟,煎8分,食前服。[br]死血胃脘痛加桃仁、红花各1钱。
主 治 七情郁结心腹痛,或因气而攻痛。
摘 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

《严氏济生方》卷二:加味七气汤

组 成 半夏(汤泡7次)3两,桂心(不见火)1两,玄胡索(炒去皮)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乳香3钱。
用 法 本方方名,《观聚方要补》引作“加味四七汤”。[br]妇人血痛,加当归。
主 治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为病,发则心腹刺痛不可忍,时发时止,发则欲死;或外感风寒湿气作痛。
摘 录 《严氏济生方》卷二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加味七气汤

组 成 木香、厚朴、半夏、青皮、苍术、枳壳、陈皮、茯苓、甘草。
用 法 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加山栀、沉香。
主 治 气郁,胃口结聚痰涎,呕吐,胸膈痞闷,不思饮食。
摘 录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