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术二陈汤: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异名=苍白二陈汤、二陈二术汤|组成=苍术(土炒)1钱,白术(土炒)1钱,半夏(滚水泡7次,姜制)1钱,陈皮(去白)1钱,茯苓1钱,甘草(炙)5分。|制法=|性状=|用法=苍白二陈汤(《证治汇补》卷八)、二陈二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一)。[br]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功用=|主治=健中燥湿。主脾失健运,痰湿不化,呕吐清水,头痛。脾虚痰食不运。湿痰头痛,脉弦细。|加减=| |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异名=苍白二陈汤、二陈二术汤|组成=苍术(土炒)1钱,白术(土炒)1钱,半夏(滚水泡7次,姜制)1钱,陈皮(去白)1钱,茯苓1钱,甘草(炙)5分。|制法=|性状=|用法=苍白二陈汤(《证治汇补》卷八)、二陈二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一)。[br]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功用=|主治=健中燥湿。主脾失健运,痰湿不化,呕吐清水,头痛。脾虚痰食不运。湿痰头痛,脉弦细。|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医略六书》:脾亏,痰湿闭遏清阳,不能分布营卫以奉上于头,故头痛经久,已成头风。苍术燥湿强脾,兼擅升阳;白术助脾燥湿,力主健运;陈皮治生痰之由;茯苓渗湿,杜生痰之源;半夏燥湿化痰,兼醒脾胃;甘草调中缓逆,且和诸药也;生姜煎服,使脾健气调,则痰湿自化,而清阳敷布,头痛无不自止。|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四}} |
||
{{方剂|方名=《女科切要》卷二:二术二陈汤|组成=白术、苍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升麻、柴胡。|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便浊。|加减=| |
{{方剂|方名=《女科切要》卷二:二术二陈汤|组成=白术、苍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升麻、柴胡。|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便浊。|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女科切要》卷二}} |
||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组成=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 甘草1.5克|制法=|性状=|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150毫升,温服。 |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组成=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 甘草1.5克|制法=|性状=|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150毫升,温服。 |
||
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功用=|主治=主呕吐清水如注。|加减=| |
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功用=|主治=主呕吐清水如注。|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四}}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48的最新版本
《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
异 名 | 苍白二陈汤、二陈二术汤 |
组 成 | 苍术(土炒)1钱,白术(土炒)1钱,半夏(滚水泡7次,姜制)1钱,陈皮(去白)1钱,茯苓1钱,甘草(炙)5分。 |
用 法 | 苍白二陈汤(《证治汇补》卷八)、二陈二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一)。[br]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 |
主 治 | 健中燥湿。主脾失健运,痰湿不化,呕吐清水,头痛。脾虚痰食不运。湿痰头痛,脉弦细。 |
方论选录 | 《医略六书》:脾亏,痰湿闭遏清阳,不能分布营卫以奉上于头,故头痛经久,已成头风。苍术燥湿强脾,兼擅升阳;白术助脾燥湿,力主健运;陈皮治生痰之由;茯苓渗湿,杜生痰之源;半夏燥湿化痰,兼醒脾胃;甘草调中缓逆,且和诸药也;生姜煎服,使脾健气调,则痰湿自化,而清阳敷布,头痛无不自止。 |
摘 录 | 《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四 |
《女科切要》卷二:二术二陈汤
组 成 | 白术、苍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升麻、柴胡。 |
用 法 | 水煎服。 |
主 治 | 便浊。 |
摘 录 | 《女科切要》卷二 |
《古今医统》卷二十四:二术二陈汤
组 成 | 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 甘草1.5克 |
用 法 | 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150毫升,温服。 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 |
主 治 | 主呕吐清水如注。 |
摘 录 | 《古今医统》卷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