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圣救苦丸: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万病回春》卷二:二圣救苦丸|异名=二圣救苦丹(《医宗金鉴》卷三十)|组成=锦纹大黄120克(酒拌,蒸,晒干)牙皂60克(猪牙者)|制法=上二味,为末,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服50~70丸,冷绿豆汤迸下。以汗为度。|功用=|主治=主伤寒、瘟疫初起,热邪较盛,形气俱实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医宗金鉴》云:本方服后或汗、或吐、或下,三法俱全,其病立解。|来源=|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方剂|方名=《万病回春》卷二:二圣救苦丸|异名=二圣救苦丹(《医宗金鉴》卷三十)|组成=锦纹大黄120克(酒拌,蒸,晒干)牙皂60克(猪牙者)|制法=上二味,为末,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服50~70丸,冷绿豆汤迸下。以汗为度。|功用=|主治=主伤寒、瘟疫初起,热邪较盛,形气俱实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医宗金鉴》云:本方服后或汗、或吐、或下,三法俱全,其病立解。|来源=|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方剂|方名=《万病回春》卷二:二圣救苦丸|异名=二圣救苦丹|组成=锦纹大黄4两(酒拌,蒸,晒干),牙皂2两(如猪牙者)。|制法=上为末,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二圣救苦丹(《医宗金鉴》卷二十八)。|功用=|主治=伤寒瘟疫。不论传经、过经者。大头瘟,目赤咽肿。|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医宗金鉴》:疫气从鼻而入,一受其邪,脏腑皆病,若不急逐病出,则多速死。急逐之法,非汗即下,故古人治疫之方,以下为主,以汗次之,是为病寻出路也。方中用皂角开窍而发表,大黄泻火而攻里,使毒亦从汗下而出也。|备注=|来源=|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方剂|方名=《万病回春》卷二:二圣救苦丸|异名=二圣救苦丹|组成=锦纹大黄4两(酒拌,蒸,晒干),牙皂2两(如猪牙者)。|制法=上为末,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二圣救苦丹(《医宗金鉴》卷二十八)。|功用=|主治=伤寒瘟疫。不论传经、过经者。大头瘟,目赤咽肿。|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医宗金鉴》:疫气从鼻而入,一受其邪,脏腑皆病,若不急逐病出,则多速死。急逐之法,非汗即下,故古人治疫之方,以下为主,以汗次之,是为病寻出路也。方中用皂角开窍而发表,大黄泻火而攻里,使毒亦从汗下而出也。|备注=|来源=|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2023年8月19日 (六) 23:48的最新版本

《万病回春》卷二:二圣救苦丸

异 名 二圣救苦丹(《医宗金鉴》卷三十)
组 成 锦纹大黄120克(酒拌,蒸,晒干)牙皂60克(猪牙者)
制 法 上二味,为末,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 法 每服50~70丸,冷绿豆汤迸下。以汗为度。
主 治 主伤寒、瘟疫初起,热邪较盛,形气俱实者。
备 注 《医宗金鉴》云:本方服后或汗、或吐、或下,三法俱全,其病立解。
摘 录 《万病回春》卷二

《万病回春》卷二:二圣救苦丸

异 名 二圣救苦丹
组 成 锦纹大黄4两(酒拌,蒸,晒干),牙皂2两(如猪牙者)。
制 法 上为末,水打稀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 法 二圣救苦丹(《医宗金鉴》卷二十八)。
主 治 伤寒瘟疫。不论传经、过经者。大头瘟,目赤咽肿。
方论选录 《医宗金鉴》:疫气从鼻而入,一受其邪,脏腑皆病,若不急逐病出,则多速死。急逐之法,非汗即下,故古人治疫之方,以下为主,以汗次之,是为病寻出路也。方中用皂角开窍而发表,大黄泻火而攻里,使毒亦从汗下而出也。
摘 录 《万病回春》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