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散: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羌活散|组成=羌活(去芦)、防风(去叉)、川芎、荆芥穗、麻黄(去根节)、甘草(炙)、恶实(炒)、木通,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二钱匕,茶酒调下,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风热,头面生疮。|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羌活散|组成=羌活(去芦)、防风(去叉)、川芎、荆芥穗、麻黄(去根节)、甘草(炙)、恶实(炒)、木通,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二钱匕,茶酒调下,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风热,头面生疮。|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 |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羌活散|组成=羌活(一两半) 天麻(一两半) 酸枣仁(炒.一两半) 羚羊角(一两半) 地骨皮(一两半) 栢子仁(一两半) 川芎(一两) 鹿角胶(炒.一两) 侧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人参(一两) 白附子(炮裂.一两) 桂心(一两) 薏苡仁(一两) 海桐皮(一两) 牛膝(二两) 乌蛇肉(酒浸.炙黄.三两) 犀角屑(三分)|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二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风毒入四肢,筋脉拘挛疼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羌活散|组成=羌活(一两半) 天麻(一两半) 酸枣仁(炒.一两半) 羚羊角(一两半) 地骨皮(一两半) 栢子仁(一两半) 川芎(一两) 鹿角胶(炒.一两) 侧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人参(一两) 白附子(炮裂.一两) 桂心(一两) 薏苡仁(一两) 海桐皮(一两) 牛膝(二两) 乌蛇肉(酒浸.炙黄.三两) 犀角屑(三分)|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二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风毒入四肢,筋脉拘挛疼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 |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羌活散|组成=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 黄芩 甘草(烂)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30克|制法=上为末,入石膏研匀。|性状=|用法=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3~4片,薄荷3~4叶,同煎至210毫升,稍热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风湿外侵,里有郁热,头痛项强,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羌活散|组成=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 黄芩 甘草(烂)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30克|制法=上为末,入石膏研匀。|性状=|用法=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3~4片,薄荷3~4叶,同煎至210毫升,稍热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风湿外侵,里有郁热,头痛项强,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
||
{{方剂|方名=《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羌活散|异名=羌活附子散(《类证活人书》卷十八)。|组成=羌活 附子(炮)茴香(微炒)各15克 木香 干姜(炮)各枣许|制法=上药研末。|性状=|用法=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盐1捻,煎一二十沸,带热服。一服止。|功用=|主治=治阴寒内盛,呃逆不止,四肢厥逆;寒厥疝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羌活散|异名=羌活附子散(《类证活人书》卷十八)。|组成=羌活 附子(炮)茴香(微炒)各15克 木香 干姜(炮)各枣许|制法=上药研末。|性状=|用法=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盐1捻,煎一二十沸,带热服。一服止。|功用=|主治=治阴寒内盛,呃逆不止,四肢厥逆;寒厥疝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 |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羌活散|组成=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黄芩、甘草、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一两。|制法=上为末,入石膏研匀。|性状=|用法=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四片,薄荷三、两叶,同煎至七分,稍热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风气不调,头目昏眩,痰涎壅滞,通身拘急,及风邪寒壅,头痛项强,鼻塞声重,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羌活散|组成=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黄芩、甘草、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一两。|制法=上为末,入石膏研匀。|性状=|用法=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四片,薄荷三、两叶,同煎至七分,稍热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风气不调,头目昏眩,痰涎壅滞,通身拘急,及风邪寒壅,头痛项强,鼻塞声重,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28的版本
《奇效良方》:羌活散
组 成 | 羌活(去芦)、防风(去叉)、川芎、荆芥穗、麻黄(去根节)、甘草(炙)、恶实(炒)、木通,各等分。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二钱匕,茶酒调下,不拘时服。 |
主 治 | 治风热,头面生疮。 |
摘 录 | 《奇效良方》 |
《奇效良方》:羌活散
组 成 | 羌活(一两半) 天麻(一两半) 酸枣仁(炒.一两半) 羚羊角(一两半) 地骨皮(一两半) 栢子仁(一两半) 川芎(一两) 鹿角胶(炒.一两) 侧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人参(一两) 白附子(炮裂.一两) 桂心(一两) 薏苡仁(一两) 海桐皮(一两) 牛膝(二两) 乌蛇肉(酒浸.炙黄.三两) 犀角屑(三分)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二钱,以豆淋酒调下,不拘时服。 |
主 治 | 治风毒入四肢,筋脉拘挛疼痛。 |
摘 录 | 《奇效良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羌活散
组 成 | 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 黄芩 甘草(烂)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30克 |
制 法 | 上为末,入石膏研匀。 |
用 法 | 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3~4片,薄荷3~4叶,同煎至210毫升,稍热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治风湿外侵,里有郁热,头痛项强,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
《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羌活散
异 名 | 羌活附子散(《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
组 成 | 羌活 附子(炮)茴香(微炒)各15克 木香 干姜(炮)各枣许 |
制 法 | 上药研末。 |
用 法 |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盐1捻,煎一二十沸,带热服。一服止。 |
主 治 | 治阴寒内盛,呃逆不止,四肢厥逆;寒厥疝痛。 |
摘 录 | 《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羌活散
组 成 | 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黄芩、甘草、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一两。 |
制 法 | 上为末,入石膏研匀。 |
用 法 | 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四片,薄荷三、两叶,同煎至七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治风气不调,头目昏眩,痰涎壅滞,通身拘急,及风邪寒壅,头痛项强,鼻塞声重,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
摘 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