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一号膏: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中医外伤科学》:东方一号膏|组成=川茅术30g,黄柏30g,汉防己30g,宣木瓜30g,元胡索30g,郁金30g,生地榆30g,白及60g(切片),冰片(冷后加)240g,生石膏240g,炉甘石240g(另配,以后煅过,研粉,用100目筛子筛过)麻油2斤。|制法=|性状=|用法=(1)浸渍:将茅术,黄柏、防己、木瓜、元胡、郁金、生地榆、白及浸于麻油内24小时。(2)煎熬:将上述油及药物置盛器内(一般用铜锅,钢精锅亦可),置文火上煎约2小时至2.5小时(200毫升),至药材枯黄状,去药滓过滤(可用丝棉或铜筛滤)至除尽药滓为度。(3)炼油:滤净油用火加热约2-2.5小时,至油滴入水中能聚集成珠状。(4)成膏:炼好之油,趁热加入煅石膏,炉甘石细粉(勿使结成块或沉于锅底),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加热保持微沸,此时上面应无浮油或仅极少量浮油,加热约2-2.5小时,可取出少量放冷,如已成半固体膏状,即可停火。待膏冷却后,再加入冰片搅匀即成。(5)将东方1号均匀涂布在半透明膏药纸上,剪成小块,贴于创面,外用纱布覆盖,隔日换药1次,以后可2、3天换1次。|功用=|主治=清热消炎,润肤生肌,止痛。主疔疮、痈疽、无名肿毒。|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中医外伤科学》:东方一号膏|组成=川茅术30g,黄柏30g,汉防己30g,宣木瓜30g,元胡索30g,郁金30g,生地榆30g,白及60g(切片),冰片(冷后加)240g,生石膏240g,炉甘石240g(另配,以后煅过,研粉,用100目筛子筛过)麻油2斤。|制法=|性状=|用法=(1)浸渍:将茅术,黄柏、防己、木瓜、元胡、郁金、生地榆、白及浸于麻油内24小时。(2)煎熬:将上述油及药物置盛器内(一般用铜锅,钢精锅亦可),置文火上煎约2小时至2.5小时(200毫升),至药材枯黄状,去药滓过滤(可用丝棉或铜筛滤)至除尽药滓为度。(3)炼油:滤净油用火加热约2-2.5小时,至油滴入水中能聚集成珠状。(4)成膏:炼好之油,趁热加入煅石膏,炉甘石细粉(勿使结成块或沉于锅底),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加热保持微沸,此时上面应无浮油或仅极少量浮油,加热约2-2.5小时,可取出少量放冷,如已成半固体膏状,即可停火。待膏冷却后,再加入冰片搅匀即成。(5)将东方1号均匀涂布在半透明膏药纸上,剪成小块,贴于创面,外用纱布覆盖,隔日换药1次,以后可2、3天换1次。|功用=|主治=清热消炎,润肤生肌,止痛。主疔疮、痈疽、无名肿毒。|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中医外伤科学》}} |
2023年8月19日 (六) 22:23的版本
《中医外伤科学》:东方一号膏
组 成 | 川茅术30g,黄柏30g,汉防己30g,宣木瓜30g,元胡索30g,郁金30g,生地榆30g,白及60g(切片),冰片(冷后加)240g,生石膏240g,炉甘石240g(另配,以后煅过,研粉,用100目筛子筛过)麻油2斤。 |
用 法 | (1)浸渍:将茅术,黄柏、防己、木瓜、元胡、郁金、生地榆、白及浸于麻油内24小时。(2)煎熬:将上述油及药物置盛器内(一般用铜锅,钢精锅亦可),置文火上煎约2小时至2.5小时(200毫升),至药材枯黄状,去药滓过滤(可用丝棉或铜筛滤)至除尽药滓为度。(3)炼油:滤净油用火加热约2-2.5小时,至油滴入水中能聚集成珠状。(4)成膏:炼好之油,趁热加入煅石膏,炉甘石细粉(勿使结成块或沉于锅底),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加热保持微沸,此时上面应无浮油或仅极少量浮油,加热约2-2.5小时,可取出少量放冷,如已成半固体膏状,即可停火。待膏冷却后,再加入冰片搅匀即成。(5)将东方1号均匀涂布在半透明膏药纸上,剪成小块,贴于创面,外用纱布覆盖,隔日换药1次,以后可2、3天换1次。 |
主 治 | 清热消炎,润肤生肌,止痛。主疔疮、痈疽、无名肿毒。 |
摘 录 | 《中医外伤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