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解毒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郑祥光方:凉血解毒汤|组成=连翘30克,生地15克,紫草15克,炒槐米12克,徐长卿12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功用=|主治=凉血解毒。主时毒炽盛,伤及血络,血遇热则溢,热毒迫血妄行所致。|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郑祥光方}}
{{方剂|方名=郑祥光方:凉血解毒汤|组成=连翘30克,生地15克,紫草15克,炒槐米12克,徐长卿12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功用=|主治=凉血解毒。主时毒炽盛,伤及血络,血遇热则溢,热毒迫血妄行所致。|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郑祥光方}}


{{方剂|方名=《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凉血解毒汤|组成=广角粉0.9g(冲服),生地30g,玄参15g,麦冬9g,丹皮9g,白芍12g,银花30g,黄芩15g,栀子9g,白鲜皮30g,土茯苓30g。|制法=|性状=|用法=[br]口渴喜饮者,加生石膏、知母。|功用=|主治=凉血清热,解毒祛风。主急性进行性银屑病,剥脱性皮炎(急性期)、肢端红痛症、丹毒、蜂窝组织炎等见有营血毒热证候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广角、生地、白芍、丹皮,乃是犀角地黄汤,用以清血热;麦冬、玄参可加强凉血之作用;银花、黄芩、栀子清热解毒;白鲜皮、土茯苓清热利湿。该方是凉血解毒之重剂,适应于血热炽盛者。|备注=|来源=|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方剂|方名=《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凉血解毒汤|组成=广角粉0.9g(冲服),生地30g,玄参15g,麦冬9g,丹皮9g,白芍12g,银花30g,黄芩15g,栀子9g,白鲜皮30g,土茯苓30g。|制法=|性状=|用法=[br]口渴喜饮者,加生石膏、知母。|功用=|主治=凉血清热,解毒祛风。主急性进行性银屑病,剥脱性皮炎(急性期)、肢端红痛症、丹毒、蜂窝组织炎等见有营血毒热证候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广角、生地、白芍、丹皮,乃是犀角地黄汤,用以清血热;麦冬、玄参可加强凉血之作用;银花、黄芩、栀子清热解毒;白鲜皮、土茯苓清热利湿。该方是凉血解毒之重剂,适应于血热炽盛者。|备注=|来源=|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方剂|方名=《治痘全书》卷十三:凉血解毒汤|组成=当归、麦冬、白芷、紫草、升麻、生地、桔梗、人参、连翘、红花、甘草、牛蒡子。|制法=|性状=|用法=加灯心20根。|功用=|主治=妇人非经期出痘,发热时而血忽至。|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方剂|方名=《治痘全书》卷十三:凉血解毒汤|组成=当归、麦冬、白芷、紫草、升麻、生地、桔梗、人参、连翘、红花、甘草、牛蒡子。|制法=|性状=|用法=加灯心20根。|功用=|主治=妇人非经期出痘,发热时而血忽至。|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方剂|方名=《片玉痘疹》卷七:凉血解毒汤|组成=赤芍、归尾、甘草、生地、木通、牛蒡子(炒)、连翘、紫草、桔梗、山豆根、酒红花。|制法=|性状=|用法=水煎,入烧过人屎1钱,同服。|功用=|主治=凉血解毒。主痘疮初出,毒在血分,头焦带黑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片玉痘疹》卷七}}
{{方剂|方名=《片玉痘疹》卷七:凉血解毒汤|组成=赤芍、归尾、甘草、生地、木通、牛蒡子(炒)、连翘、紫草、桔梗、山豆根、酒红花。|制法=|性状=|用法=水煎,入烧过人屎1钱,同服。|功用=|主治=凉血解毒。主痘疮初出,毒在血分,头焦带黑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片玉痘疹》卷七}}


{{方剂|方名=《医宗金鉴》卷五十六:凉血解毒汤|组成=当归、生地黄、紫草、丹皮、红花、连翘(去心)、白芷、川黄连、甘草(生)、桔梗。|制法=|性状=|用法=加灯心为引,水煎服。|功用=|主治=痘至结痂之后,毒热郁于血分,当落不落,干燥不润,根色红艳,渴欲饮冷,烦急不宁。|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六}}
{{方剂|方名=《医宗金鉴》卷五十六:凉血解毒汤|组成=当归、生地黄、紫草、丹皮、红花、连翘(去心)、白芷、川黄连、甘草(生)、桔梗。|制法=|性状=|用法=加灯心为引,水煎服。|功用=|主治=痘至结痂之后,毒热郁于血分,当落不落,干燥不润,根色红艳,渴欲饮冷,烦急不宁。|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六}}


{{方剂|方名=《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凉血解毒汤|异名=凉血地黄汤|组成=当归、生地黄、牛蒡子、红花、木通、赤芍、牡丹皮、连翘、桔梗。|制法=|性状=|用法=凉血地黄汤(《痘疹仁端录》卷十四)。|功用=|主治=痘疮血热毒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方剂|方名=《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凉血解毒汤|异名=凉血地黄汤|组成=当归、生地黄、牛蒡子、红花、木通、赤芍、牡丹皮、连翘、桔梗。|制法=|性状=|用法=凉血地黄汤(《痘疹仁端录》卷十四)。|功用=|主治=痘疮血热毒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方剂|方名=《痘科金镜赋》卷六:凉血解毒汤|组成=当归1钱1分,白芷5分,升麻4分,紫草1钱5分,红花1钱,赤芍1钱,桔梗8分,连翘1钱。|制法=|性状=|用法=加灯心20根,水煎服。|功用=|主治=女人非经期出痘发热时而血忽至。|加减=|注意=重身者禁之。|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痘科金镜赋》卷六}}
{{方剂|方名=《痘科金镜赋》卷六:凉血解毒汤|组成=当归1钱1分,白芷5分,升麻4分,紫草1钱5分,红花1钱,赤芍1钱,桔梗8分,连翘1钱。|制法=|性状=|用法=加灯心20根,水煎服。|功用=|主治=女人非经期出痘发热时而血忽至。|加减=|注意=重身者禁之。|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痘科金镜赋》卷六}}


{{方剂|方名=《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凉血解毒汤|异名=凉血化毒汤|组成=紫草1钱,生地8分,柴胡8分,牡丹皮7分,赤芍3分,苏木3分,防风3分,荆芥3分,黄连3分,木通3分,牛子4分,天麻2分,红花2分,甘草2分。|制法=|性状=|用法=凉血化毒汤(《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中柴胡,《种痘新书》作“前胡”。|功用=|主治=痘出热不退,红不分地;或痘苗干枯黑陷。|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方剂|方名=《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凉血解毒汤|异名=凉血化毒汤|组成=紫草1钱,生地8分,柴胡8分,牡丹皮7分,赤芍3分,苏木3分,防风3分,荆芥3分,黄连3分,木通3分,牛子4分,天麻2分,红花2分,甘草2分。|制法=|性状=|用法=凉血化毒汤(《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中柴胡,《种痘新书》作“前胡”。|功用=|主治=痘出热不退,红不分地;或痘苗干枯黑陷。|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2023年8月19日 (六) 22:44的版本

郑祥光方:凉血解毒汤

组 成 连翘30克,生地15克,紫草15克,炒槐米12克,徐长卿12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
用 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主 治 凉血解毒。主时毒炽盛,伤及血络,血遇热则溢,热毒迫血妄行所致。
摘 录 郑祥光方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凉血解毒汤

组 成 广角粉0.9g(冲服),生地30g,玄参15g,麦冬9g,丹皮9g,白芍12g,银花30g,黄芩15g,栀子9g,白鲜皮30g,土茯苓30g。
用 法 [br]口渴喜饮者,加生石膏、知母。
主 治 凉血清热,解毒祛风。主急性进行性银屑病,剥脱性皮炎(急性期)、肢端红痛症、丹毒、蜂窝组织炎等见有营血毒热证候者。
方论选录 广角、生地、白芍、丹皮,乃是犀角地黄汤,用以清血热;麦冬、玄参可加强凉血之作用;银花、黄芩、栀子清热解毒;白鲜皮、土茯苓清热利湿。该方是凉血解毒之重剂,适应于血热炽盛者。
摘 录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治痘全书》卷十三:凉血解毒汤

组 成 当归、麦冬、白芷、紫草、升麻、生地、桔梗、人参、连翘、红花、甘草、牛蒡子。
用 法 加灯心20根。
主 治 妇人非经期出痘,发热时而血忽至。
摘 录 《治痘全书》卷十三

《片玉痘疹》卷七:凉血解毒汤

组 成 赤芍、归尾、甘草、生地、木通、牛蒡子(炒)、连翘、紫草、桔梗、山豆根、酒红花。
用 法 水煎,入烧过人屎1钱,同服。
主 治 凉血解毒。主痘疮初出,毒在血分,头焦带黑者。
摘 录 《片玉痘疹》卷七

《医宗金鉴》卷五十六:凉血解毒汤

组 成 当归、生地黄、紫草、丹皮、红花、连翘(去心)、白芷、川黄连、甘草(生)、桔梗。
用 法 加灯心为引,水煎服。
主 治 痘至结痂之后,毒热郁于血分,当落不落,干燥不润,根色红艳,渴欲饮冷,烦急不宁。
摘 录 《医宗金鉴》卷五十六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凉血解毒汤

异 名 凉血地黄汤
组 成 当归、生地黄、牛蒡子、红花、木通、赤芍、牡丹皮、连翘、桔梗。
用 法 凉血地黄汤(《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主 治 痘疮血热毒盛。
摘 录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痘科金镜赋》卷六:凉血解毒汤

组 成 当归1钱1分,白芷5分,升麻4分,紫草1钱5分,红花1钱,赤芍1钱,桔梗8分,连翘1钱。
用 法 加灯心20根,水煎服。
主 治 女人非经期出痘发热时而血忽至。
摘 录 《痘科金镜赋》卷六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凉血解毒汤

异 名 凉血化毒汤
组 成 紫草1钱,生地8分,柴胡8分,牡丹皮7分,赤芍3分,苏木3分,防风3分,荆芥3分,黄连3分,木通3分,牛子4分,天麻2分,红花2分,甘草2分。
用 法 凉血化毒汤(《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中柴胡,《种痘新书》作“前胡”。
主 治 痘出热不退,红不分地;或痘苗干枯黑陷。
摘 录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