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三物汤: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金匮要略》卷上:厚朴三物汤|异名=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组成=厚朴15克 大黄12克 枳实9克|制法=|性状=|用法=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以利为度。|功用=|主治=行气除满,去积通便。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金匮要略》卷上:厚朴三物汤|异名=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组成=厚朴15克 大黄12克 枳实9克|制法=|性状=|用法=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以利为度。|功用=|主治=行气除满,去积通便。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本方与《伤寒论》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但药量不同。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本方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泻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来源=|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
||
{{方剂|方名=《金匮要略》卷上:厚朴三物汤|异名=厚朴汤、三物汤|组成=厚朴8两,大黄4两,枳实5枚。|制法=|性状=|用法=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三物汤(《血证论》卷八)。|功用=|主治=腹满痛,大便闭。腹满发热数10日。腹中热,大便不利。暑湿腹痛,大便结。食积痛,寒饮食过伤,心腹卒痛,如锥刺之状,若伤湿热之物,不得化而闷乱便秘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 |
{{方剂|方名=《金匮要略》卷上:厚朴三物汤|异名=厚朴汤、三物汤|组成=厚朴8两,大黄4两,枳实5枚。|制法=|性状=|用法=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三物汤(《血证论》卷八)。|功用=|主治=腹满痛,大便闭。腹满发热数10日。腹中热,大便不利。暑湿腹痛,大便结。食积痛,寒饮食过伤,心腹卒痛,如锥刺之状,若伤湿热之物,不得化而闷乱便秘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1.《金匮玉函经二注》:闭者,气已滞也。《经》曰塞也,通因通用,此之谓也。于是以小承气通之。乃易其名为三物汤者,盖小承气君大黄以一倍,三物汤君厚朴以一倍者,知承气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团在中上也。绎此,可启悟于无穷矣。[br]2.《金匮要略心典》: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厚朴。|备注=|来源=|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
2023年8月19日 (六) 22:52的版本
《金匮要略》卷上:厚朴三物汤
异 名 | 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 |
组 成 | 厚朴15克 大黄12克 枳实9克 |
用 法 | 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以利为度。 |
主 治 | 行气除满,去积通便。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
备 注 | 本方与《伤寒论》小承气汤药味相同,但药量不同。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本方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泻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 |
摘 录 | 《金匮要略》卷上 |
《金匮要略》卷上:厚朴三物汤
异 名 | 厚朴汤、三物汤 |
组 成 | 厚朴8两,大黄4两,枳实5枚。 |
用 法 | 厚朴汤(《千金翼方》卷十八)、三物汤(《血证论》卷八)。 |
主 治 | 腹满痛,大便闭。腹满发热数10日。腹中热,大便不利。暑湿腹痛,大便结。食积痛,寒饮食过伤,心腹卒痛,如锥刺之状,若伤湿热之物,不得化而闷乱便秘者。 |
方论选录 | 1.《金匮玉函经二注》:闭者,气已滞也。《经》曰塞也,通因通用,此之谓也。于是以小承气通之。乃易其名为三物汤者,盖小承气君大黄以一倍,三物汤君厚朴以一倍者,知承气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团在中上也。绎此,可启悟于无穷矣。[br]2.《金匮要略心典》: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厚朴。 |
摘 录 | 《金匮要略》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