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渗二苓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淡渗二苓汤|异名=五苓散|组成=泽泻1两,滑石2两,赤茯苓、白术、猪苓(1方有桂2钱半)。|制法=|性状=|用法=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3枚,灯心5茎,水煎,热服。[br]嗽喘烦心不得眠卧者,加阿胶半两。|功用=|主治=中湿,病似伤寒,头汗自出,肢体疼重,难于转侧,小便不利者;欲作痫状,或表热里寒而自利,或误用巴豆热药下之而协热利不止,或表里俱热,自利或呕,或伤寒痞闷,脉尚浮而恶寒,表未解者;或一切留饮不散,水停心下,或太阳少阴俱病,或一切呕泻霍乱无问寒热,及小儿吐泻急慢惊风。|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淡渗二苓汤|异名=五苓散|组成=泽泻1两,滑石2两,赤茯苓、白术、猪苓(1方有桂2钱半)。|制法=|性状=|用法=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3枚,灯心5茎,水煎,热服。[br]嗽喘烦心不得眠卧者,加阿胶半两。|功用=|主治=中湿,病似伤寒,头汗自出,肢体疼重,难于转侧,小便不利者;欲作痫状,或表热里寒而自利,或误用巴豆热药下之而协热利不止,或表里俱热,自利或呕,或伤寒痞闷,脉尚浮而恶寒,表未解者;或一切留饮不散,水停心下,或太阳少阴俱病,或一切呕泻霍乱无问寒热,及小儿吐泻急慢惊风。|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

2023年8月20日 (日) 00:13的最新版本

《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淡渗二苓汤

异 名 五苓散
组 成 泽泻1两,滑石2两,赤茯苓、白术、猪苓(1方有桂2钱半)。
用 法 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3枚,灯心5茎,水煎,热服。[br]嗽喘烦心不得眠卧者,加阿胶半两。
主 治 中湿,病似伤寒,头汗自出,肢体疼重,难于转侧,小便不利者;欲作痫状,或表热里寒而自利,或误用巴豆热药下之而协热利不止,或表里俱热,自利或呕,或伤寒痞闷,脉尚浮而恶寒,表未解者;或一切留饮不散,水停心下,或太阳少阴俱病,或一切呕泻霍乱无问寒热,及小儿吐泻急慢惊风。
摘 录 《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