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泻心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附子泻心汤|组成=大黄、黄连、黄芩,各二钱。附子(炮.去皮脐.切作四块.只用一块)。|制法=|性状=|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附子泻心汤|组成=大黄、黄连、黄芩,各二钱。附子(炮.去皮脐.切作四块.只用一块)。|制法=|性状=|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功用=|主治=治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


{{方剂|方名=《伤寒论》:附子泻心汤|组成=大黄12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附子10克(炮,别煮取汁)|制法=上四味,切三味。|性状=|用法=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功用=|主治=温经回阳,泄热消痞。治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方中附子温经扶阳,以治肌表之恶寒;大黄、黄连,黄芩之苦寒,以麻沸汤浸渍,取其味薄气轻,清泻上部之邪热,以治胸部之痞结。|来源=|摘录=《伤寒论》}}
{{方剂|方名=《伤寒论》:附子泻心汤|组成=大黄12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附子10克(炮,别煮取汁)|制法=上四味,切三味。|性状=|用法=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功用=|主治=温经回阳,泄热消痞。治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方中附子温经扶阳,以治肌表之恶寒;大黄、黄连,黄芩之苦寒,以麻沸汤浸渍,取其味薄气轻,清泻上部之邪热,以治胸部之痞结。|来源=|摘录=《伤寒论》}}


{{方剂|方名=《白喉全生集》:附子泻心汤|组成=大黄4钱(酒炒),黄连6分,制附片3钱,僵蚕(姜汁炒)2钱,桔梗2钱,银花2钱,黄芩1钱5分,生姜3片。|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白喉。|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白喉全生集》}}
{{方剂|方名=《白喉全生集》:附子泻心汤|组成=大黄4钱(酒炒),黄连6分,制附片3钱,僵蚕(姜汁炒)2钱,桔梗2钱,银花2钱,黄芩1钱5分,生姜3片。|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白喉。|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白喉全生集》}}

2023年8月20日 (日) 00:37的最新版本

《奇效良方》:附子泻心汤

组 成 大黄、黄连、黄芩,各二钱。附子(炮.去皮脐.切作四块.只用一块)。
用 法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主 治 治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
摘 录 《奇效良方》

《伤寒论》:附子泻心汤

组 成 大黄12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附子10克(炮,别煮取汁)
制 法 上四味,切三味。
用 法 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主 治 温经回阳,泄热消痞。治阳虚于外,热结于胃。心下痞满,而复恶寒、汗出者。
备 注 方中附子温经扶阳,以治肌表之恶寒;大黄、黄连,黄芩之苦寒,以麻沸汤浸渍,取其味薄气轻,清泻上部之邪热,以治胸部之痞结。
摘 录 《伤寒论》

《白喉全生集》:附子泻心汤

组 成 大黄4钱(酒炒),黄连6分,制附片3钱,僵蚕(姜汁炒)2钱,桔梗2钱,银花2钱,黄芩1钱5分,生姜3片。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白喉。
摘 录 《白喉全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