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概述:​ // Edit via Wikiplus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10行: 第10行:
}}
}}
'''《张氏医通》''',共十六卷。[[清]]·[[张璐]](字路玉,号石顽老人)撰。成书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是一部以杂病为主的[[:分类:临证综合|临证综合类]]医著,为反映张氏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初名《[[医归]]》,张氏晚年命其子张倬、张以柔分别重辑所佚亡之“目科治例”和“痘疹心传",更名为《医通》,后为与《[[韩氏医通]]》有别,再改题《[[张氏医通]]》。<ref name="qpr">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15.{{ISBN|7-5323-6285-X}}</ref>
'''《张氏医通》''',共十六卷。[[清]]·[[张璐]](字路玉,号石顽老人)撰。成书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是一部以杂病为主的[[:分类:临证综合|临证综合类]]医著,为反映张氏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初名《[[医归]]》,张氏晚年命其子张倬、张以柔分别重辑所佚亡之“目科治例”和“痘疹心传",更名为《医通》,后为与《[[韩氏医通]]》有别,再改题《[[张氏医通]]》。<ref name="qpr">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15.{{ISBN|7-5323-6285-X}}</ref>

此外,以《[[张氏医通]]》命名而实为《[[张氏医书七种]]》者,辑刊于1699年,包括《[[张氏医通]]》、《[[本经逢原]]》、《[[诊宗三味]]》、《[[伤寒绪论]]》、《[[伤寒缵论]]》、《[[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是刊丛书。


==概述==
==概述==
《[[张氏医通]]》全书共十六卷。卷一至卷十二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共十六门,仿[[王肯堂]]《[[证治准绳]]》体例,每论各病,先列《[[内经]]》、《[[金匮]]》论述,继引[[李东垣]]、[[朱丹溪]]、[[赵献可]]、[[薛己]]、[[张介宾]]、[[缪仲淳]]、[[喻嘉言]]等诸家之说,并参入己见,加以阐发,末附治效验案。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诸门方论,列专方一门,以病类方,附以方解;祖方一门,叙诸方之原委、配伍、应用等。方药配伍特点与应用思路及其加减变化。
《[[张氏医通]]》全书共十六卷。卷一至卷十二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共十六门,仿[[王肯堂]]《[[证治准绳]]》体例,每论各病,先列《[[内经]]》、《[[金匮]]》论述,继引[[李东垣]]、[[朱丹溪]]、[[赵献可]]、[[薛己]]、[[张介宾]]、[[缪仲淳]]、[[喻嘉言]]等诸家之说,并参入己见,加以阐发,末附治效验案。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诸门方论,列专方一门,以病类方,附以方解;祖方一门,叙诸方之原委、配伍、应用等。方药配伍特点与应用思路及其加减变化。


全书以论治内伤杂病为重点,尤其对血证、痢疾、痰火等阐述最精。如“[[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血见症|诸见症]]”篇中,张氏首先把气与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血之与气,虽有阳阴、清浊、营卫之分,但异名而同类,互相为用,不能截然两分;在分析出血机理时,把它主要归咎于禀赋偏胜、劳役偏伤、脏气之逆、腑气之乖,致使气血逆乱、阴阳不秘;论症时讲究以血色来分别阴盛、阳衰,并叙述五脏所溢之血的不同形质,对观察守藏之血和脉象判断预后尤为重视;在治法上反对骤用寒凉济阴之法,主张应辨清人体气禀阴阳病机而后施治,其论固然偏重于温通,而实热衄血亦不废寒凉;强调缓急有制,无论吐衄各证,病始皆应行血破瘀,折其锐气,然后再区别治之,以防骤加止塞,而使败血留积,变为发病之宿根。其论诸痢之证治,重视脾胃,反对迫利攻伐而使脾胃有损,要求审其寒热虚实,尤着意于寒凝,主张温理气机,不避升阳补阴之嫌,涩因涩用,反对皆从湿热论治的流弊;认为痰火是劳累伤神、嗜欲伤精、饮食不节而使精髓枯于下,痰火凌于上;强调治痰应先治其火,治火应先养其阴,并自定玉竹饮子养阴清火,通治痰火痰涎涌盛、咳逆喘满之证,同时也不弃甘温之剂,对兼外感或虚火上浮、食少便溏之症,亦选用甘温平补之法,显示其灵活变通的治疗思想。张氏对伤寒论述亦颇独特,十分推崇“三纲鼎立"之说,总结出伤寒不离“阴阳传中"四字,对伤寒崇攻而不敢补、杂病重养而不敢攻的世俗之见进行了批评;在妇科诸疾论治中还提出了三冲、三急、三审等内容,颇切合临床实际。创意新颖,特色鲜明,反映出张氏在医学理论、杂病证治和伤寒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ref name="qpr" />
全书以论治内伤杂病为重点,尤其对血证、痢疾、痰火等阐述最精。如“[[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血见症|诸见症]]”篇中,张氏首先把气与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血之与气,虽有阳阴、清浊、营卫之分,但异名而同类,互相为用,不能截然两分;在分析出血机理时,把它主要归咎于禀赋偏胜、劳役偏伤、脏气之逆、腑气之乖,致使气血逆乱、阴阳不秘;论症时讲究以血色来分别阴盛、阳衰,并叙述五脏所溢之血的不同形质,对观察守藏之血和脉象判断预后尤为重视;在治法上反对骤用寒凉济阴之法,主张应辨清人体气禀阴阳病机而后施治,其论固然偏重于温通,而实热衄血亦不废寒凉;强调缓急有制,无论吐衄各证,病始皆应行血破瘀,折其锐气,然后再区别治之,以防骤加止塞,而使败血留积,变为发病之宿根。其论诸痢之证治,重视脾胃,反对迫利攻伐而使脾胃有损,要求审其寒热虚实,尤着意于寒凝,主张温理气机,不避升阳补阴之嫌,涩因涩用,反对皆从湿热论治的流弊;认为痰火是劳累伤神、嗜欲伤精、饮食不节而使精髓枯于下,痰火凌于上;强调治痰应先治其火,治火应先养其阴,并自定玉竹饮子养阴清火,通治痰火痰涎涌盛、咳逆喘满之证,同时也不弃甘温之剂,对兼外感或虚火上浮、食少便溏之症,亦选用甘温平补之法,显示其灵活变通的治疗思想。张氏对伤寒论述亦颇独特,十分推崇“三纲鼎立"之说,总结出伤寒不离“阴阳传中"四字,对伤寒崇攻而不敢补、杂病重养而不敢攻的世俗之见进行了批评;在妇科诸疾论治中还提出了三冲、三急、三审等内容,颇切合临床实际。创意新颖,特色鲜明,反映出张氏在医学理论、杂病证治和伤寒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ref name="qpr" />


本书引用医学文献广博,上自《[[素问]]》、《[[灵枢]]》,下达当时医著,举凡130余种,内容十分丰富,是明末清初临床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医学科分化、疾病名称分类和临床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本书引用医学文献广博,上自《[[素问]]》、《[[灵枢]]》,下达当时医著,举凡130余种,内容十分丰富,是明末清初临床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医学科分化、疾病名称分类和临床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此外,以《[[张氏医通]]》命名而实为《[[张氏医书七种]]》者,辑刊于1699年,包括《[[张氏医通]]》、《[[本经逢原]]》、《[[诊宗三味]]》、《[[伤寒绪论]]》、《[[伤寒缵论]]》、《[[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是刊丛书。


==出处==
==出处==
第48行: 第48行:
==版本==
==版本==
现存康熙四十八年宝翰楼刻本、日本文化元年( 1804)思德堂刻本等十余种刊本,晚近有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等。
现存康熙四十八年宝翰楼刻本、日本文化元年( 1804)思德堂刻本等十余种刊本,晚近有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等。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 width="40" |序号
! width="32"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号
! scope="col" width="300" |版本
! scope="col" width="300" |版本
! scope="col" |藏馆/出版机构
! scope="col" |藏馆/出版机构
! scope="col" width="50" |参考
! scope="col" width="50" |参考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
|1
|清康熙四十八年乙丑(1709)宝翰楼刻本||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残)、南京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rowspan="22" |<ref>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17.{{ISBN|978-7-5326-2422-5}}</ref>
|清康熙四十八年乙丑(1709)宝翰楼刻本||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残)、南京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rowspan="22" |<ref>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17.{{ISBN|978-7-5326-2422-5}}</ref>
|-
|-
|style="text-align: center;|2
|2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刻本||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刻本||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3
|3
|清康熙刻本||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残)、江西省图书馆(残)
|清康熙刻本||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残)、江西省图书馆(残)
|-
|-
|style="text-align: center;|4
|4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金阊书业堂刻本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金阊书业堂刻本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5
|5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刻本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刻本
|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
|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6
|6
|日本文化一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亦西
|日本文化一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亦西


第78行: 第78行:
|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
|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
|-
|-
|style="text-align: center;|7
|7
|日本文化一年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清光绪二十五年浙江书局重印本
|日本文化一年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清光绪二十五年浙江书局重印本
|首都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8
|8
|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上海图书集成印
|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上海图书集成印


第88行: 第88行: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9
|9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书局石印本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书局石印本
|沈阳市图书馆(残)、抚顺市图书馆(残)、锦州市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重庆市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沈阳市图书馆(残)、抚顺市图书馆(残)、锦州市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重庆市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0
|10
|清光绪刻本||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清光绪刻本||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1
|11
|清宣统一年乙酉(1909)石印本||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清宣统一年乙酉(1909)石印本||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2
|12
|清三元堂刻本||吉林省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清三元堂刻本||吉林省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3
|13
|清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存八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泸州市图书馆(残)
|清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存八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泸州市图书馆(残)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4
|14
|1916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1916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上海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5
|15
|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6
|16
|石印本
|石印本
|青岛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残)
|青岛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残)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7
|17
|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铅印本
|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铅印本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8
|18
|196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196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9
|19
|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铅印本(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铅印本(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20
|20
|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21
|21
|见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见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22
|22
|见张氏医书七种
|见张氏医书七种
|
|
第144行: 第144行:
*点击链接可以跳转至相应页面。
*点击链接可以跳转至相应页面。
{{张氏医通目录}}
{{张氏医通目录}}

{{易水学派人物}}
{{易水学派人物}}
==参考文献==
[[分类临证综合]]
[[分类清代中医书籍]]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分类:临证综合]]
[[分类:清代中医书籍]]

2023年2月4日 (六) 11:24的最新版本

《张氏医通》
清康熙刻本

基本信息
作者张璐
类型临证综合类
成书年代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篇卷数卷数:十六卷
版本清康熙四十八年已丑(1709) 宝翰楼刻本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书局石印本
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铅印本
196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铅印本(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见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张氏医通》,共十六卷。·张璐(字路玉,号石顽老人)撰。成书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是一部以杂病为主的临证综合类医著,为反映张氏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初名《医归》,张氏晚年命其子张倬、张以柔分别重辑所佚亡之“目科治例”和“痘疹心传",更名为《医通》,后为与《韩氏医通》有别,再改题《张氏医通》。[1]

概述

张氏医通》全书共十六卷。卷一至卷十二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共十六门,仿王肯堂证治准绳》体例,每论各病,先列《内经》、《金匮》论述,继引李东垣朱丹溪赵献可薛己张介宾缪仲淳喻嘉言等诸家之说,并参入己见,加以阐发,末附治效验案。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诸门方论,列专方一门,以病类方,附以方解;祖方一门,叙诸方之原委、配伍、应用等。方药配伍特点与应用思路及其加减变化。

全书以论治内伤杂病为重点,尤其对血证、痢疾、痰火等阐述最精。如“诸见血症”篇中,张氏首先把气与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血之与气,虽有阳阴、清浊、营卫之分,但异名而同类,互相为用,不能截然两分;在分析出血机理时,把它主要归咎于禀赋偏胜、劳役偏伤、脏气之逆、腑气之乖,致使气血逆乱、阴阳不秘;论症时讲究以血色来分别阴盛、阳衰,并叙述五脏所溢之血的不同形质,对观察守藏之血和脉象判断预后尤为重视;在治法上反对骤用寒凉济阴之法,主张应辨清人体气禀阴阳病机而后施治,其论固然偏重于温通,而实热衄血亦不废寒凉;强调缓急有制,无论吐衄各证,病始皆应行血破瘀,折其锐气,然后再区别治之,以防骤加止塞,而使败血留积,变为发病之宿根。其论诸痢之证治,重视脾胃,反对迫利攻伐而使脾胃有损,要求审其寒热虚实,尤着意于寒凝,主张温理气机,不避升阳补阴之嫌,涩因涩用,反对皆从湿热论治的流弊;认为痰火是劳累伤神、嗜欲伤精、饮食不节而使精髓枯于下,痰火凌于上;强调治痰应先治其火,治火应先养其阴,并自定玉竹饮子养阴清火,通治痰火痰涎涌盛、咳逆喘满之证,同时也不弃甘温之剂,对兼外感或虚火上浮、食少便溏之症,亦选用甘温平补之法,显示其灵活变通的治疗思想。张氏对伤寒论述亦颇独特,十分推崇“三纲鼎立"之说,总结出伤寒不离“阴阳传中"四字,对伤寒崇攻而不敢补、杂病重养而不敢攻的世俗之见进行了批评;在妇科诸疾论治中还提出了三冲、三急、三审等内容,颇切合临床实际。创意新颖,特色鲜明,反映出张氏在医学理论、杂病证治和伤寒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1]

本书引用医学文献广博,上自《素问》、《灵枢》,下达当时医著,举凡130余种,内容十分丰富,是明末清初临床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医学科分化、疾病名称分类和临床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此外,以《张氏医通》命名而实为《张氏医书七种》者,辑刊于1699年,包括《张氏医通》、《本经逢原》、《诊宗三味》、《伤寒绪论》、《伤寒缵论》、《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是刊丛书。

出处

《清史稿艺文志》: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

《清朝通志艺文略》: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

《皇朝经籍志》: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

《八千卷楼书目》:张氏医通,十六卷。国朝张璐撰。刊本。

《聿修堂藏书目录》:张氏医通,十六卷。二十三册,康熙戊子原本。清张璐撰。

提要

《清朝文献通考·经籍考》: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璐自序《医通》日,是书初名《医归》, 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册,晚年命子以倬重辑《目科治例》,以柔重辑《痘疹心传》,补成完佚,改题此名。

《浙江采进遗书总录》:张氏医通十六卷(刊本),本经逢原四卷(刊本),诊宗三昧一卷(刊本),缵论绪论一卷(刊本)。右图朝长洲张璐撰。其子监生张以柔辑。康熙四十四年,南巡时恭进,交御医张额有查看,得此书原于《内经》可比,《证治准绳》等语。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氏医通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是编取历代名家方论,汇次成编。门类先后,悉依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本薛己《医案》、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以己意参定之。凡古来相传之说,稍有晦滞者,皆削不录,其辞气未畅者,皆润色发挥,务阐其意。康熙乙酉,圣祖仁皇帝南巡,璐子以柔以璐所著《本经逢原》、《诊宗三昧》、《伤寒缵绪论》 及此书,汇辑恭进,得旨留览。考璐自序,是书初名《医归》,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册。晚年命其子倬重辑《目科治例》,以柔重辑《痘疹心传》,补成完帙,改题此名。时《韩氏医通》已久行于世,璐书名与相复,自序谓“元氏集名《长庆》,白氏集亦名《长庆》,未尝混也。”今刊本题《张氏医通》,盖亦以别于韩氏云。

《郑堂读书记》:张氏医通十六卷(张氏医书刊本)。国朝张璐撰。(璐, 字路玉,号石顽,长洲人。)《四库全书》存目。古之言医者,或论病体,或论药性,或论治法,各有所主,又其为说,诸家各殊,互相辨诘,恒不能一也。石顽于是考之古验之今,凡古人不能相一者,皆荟萃折衷,以成是编。前十二卷,自中风门以迄婴儿门,凡十六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后四卷自中风门方以迄祖方,凡九十四门,不另立子目。其证类次第,悉如《准绳》,而所辑方论,更选出人,独不及《伤寒论》者,以伤寒缵、绪二论先梓行世故也。其选择方论,于文气有不续处,路加片语以贯之,辞义有不达处,聊易数字以畅之,一切晦滞难明者,虽出名贤,概置不录,务在广收历览,由博反约,俾后世修岐、黄之学者昭然其由,可谓用心切而为力勤也。书成于康熙乙亥,自为之序,暨凡例六则,医门十戒,并引用书目,参阅姓氏,又有朱彝尊、张汝利、从子大受三序,冠以其子以柔进疏,末又有其子倬跋。

《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张氏医通十六卷,附本草逢原四卷。国朝张璐撰。原本。前有康熙四十八年朱彝尊序,张大受序,张璐自序,进《医通》疏,引用书目,凡例六则,石顽老人医门十戒,目录。前十卷为论,后十卷为方,首列《[灵]]》《》病机,次则《金匮》治例,详加释义,其证类次第,悉如王氏《准绳》,而所辑方论,更迭出人,岁逾五甲,稿凡十易,而后成书。路玉近代之名医也,所著《千金方街义》,其书后出,《四库》未收。《医通》见于存目,传本既少,亦不盛行,别有《伤寒缵论》、《续论》、《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舌鉴》诸方,余皆藏之。

医学读书志》:张氏医通十六卷。长洲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汇次古今方论为《张氏医通》。主治宗薛己张介宾,门类次第依王肯堂。又别择三十六方为祖,统隶三百九十四方。附景岳八略,改其因略为兼略。

《传世藏书》提要:《张氏医通》系清张璐所撰。成书于1695年。全书共16卷。卷一至卷七分中风、诸伤、寒热、诸气、诸呕逆、诸血、诸痛、瘘痹、诸风、神志、大小府十一门,记述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卷八为七窍门,论述五官科病症;卷九至卷十十一分述疮疡门、杂门、妇人门、婴儿门病症;卷十三至卷十六汇集各门方剂。卷末附张介宾八略总论。本书取法于《证治准绳》体例,参考历代医籍百余种,内容丰富,切于实用。现存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宝翔楼刻本、清金阎书业堂刻本、日本思德堂刻本、清三元堂刻本和张氏医书七种本等版本。

版本

现存康熙四十八年宝翰楼刻本、日本文化元年( 1804)思德堂刻本等十余种刊本,晚近有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等。

序号 版本 藏馆/出版机构 参考
1 清康熙四十八年乙丑(1709)宝翰楼刻本 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残)、南京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2]
2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刻本 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
3 清康熙刻本 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残)、江西省图书馆(残)
4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金阊书业堂刻本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5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刻本 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
6 日本文化一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亦西

斋藏板

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
7 日本文化一年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清光绪二十五年浙江书局重印本 首都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8 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上海图书集成印

书局铅印本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9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书局石印本 沈阳市图书馆(残)、抚顺市图书馆(残)、锦州市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重庆市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10 清光绪刻本 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11 清宣统一年乙酉(1909)石印本 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12 清三元堂刻本 吉林省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13 清刻本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存八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泸州市图书馆(残)
14 1916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上海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15 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16 石印本 青岛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残)
17 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铅印本
18 196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19 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铅印本(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20 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21 见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22 见张氏医书七种

全文阅读

  • 点击链接可以跳转至相应页面。

参考文献

  1. 1.0 1.1 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15.ISBN 7-5323-6285-X
  2. 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17.ISBN 978-7-5326-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