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温灸膏: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中国药典》:代温灸膏|组成=辣椒、肉桂、生姜、肉桂油|制法=以上四味,生姜、肉桂、辣椒分别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72小时,第三次48小时,浸渍液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70℃)的清膏,加入由橡胶、氧化锌、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再加入肉桂油,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性状=为橘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用法=外用,根据病证,按穴位贴一张。|功用=|主治=温通经脉,散寒镇痛。用于风寒阻络所致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及风寒内停引起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慢性虚寒型胃肠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加减=| |
{{方剂|方名=《中国药典》:代温灸膏|组成=辣椒、肉桂、生姜、肉桂油|制法=以上四味,生姜、肉桂、辣椒分别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72小时,第三次48小时,浸渍液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70℃)的清膏,加入由橡胶、氧化锌、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再加入肉桂油,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性状=为橘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用法=外用,根据病证,按穴位贴一张。|功用=|主治=温通经脉,散寒镇痛。用于风寒阻络所致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及风寒内停引起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慢性虚寒型胃肠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密闭,置阴凉处。|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中国药典》}}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48的最新版本
《中国药典》:代温灸膏
组 成 | 辣椒、肉桂、生姜、肉桂油 |
制 法 | 以上四味,生姜、肉桂、辣椒分别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72小时,第三次48小时,浸渍液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70℃)的清膏,加入由橡胶、氧化锌、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再加入肉桂油,混匀,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
性 状 | 为橘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
用 法 | 外用,根据病证,按穴位贴一张。 |
主 治 | 温通经脉,散寒镇痛。用于风寒阻络所致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及风寒内停引起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慢性虚寒型胃肠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
贮 藏 | 密闭,置阴凉处。 |
摘 录 | 《中国药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