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散: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八宝散|组成=通草、灯心、木通、泽泻、瞿麦、车前子根、白获苓各等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性状=|用法=此药疑少一味。|功用=|主治=水肿。|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八宝散|组成=通草、灯心、木通、泽泻、瞿麦、车前子根、白获苓各等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性状=|用法=此药疑少一味。|功用=|主治=水肿。|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


{{方剂|方名=《仙拈集》卷二:八宝散|组成=珍珠、冰片、牛黄、象牙、枯矾、枯盐、铜绿、银珠、轻粉、鸡内金各等分,金箔7张。|制法=上为极细末。|性状=|用法=泔水洗净,敷药。|功用=|主治=大人、小儿口疮牙疳,久不愈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仙拈集》卷二}}
{{方剂|方名=《仙拈集》卷二:八宝散|组成=珍珠、冰片、牛黄、象牙、枯矾、枯盐、铜绿、银珠、轻粉、鸡内金各等分,金箔7张。|制法=上为极细末。|性状=|用法=泔水洗净,敷药。|功用=|主治=大人、小儿口疮牙疳,久不愈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仙拈集》卷二}}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八宝散|组成=麻黄半两(去节),桔梗半两,马兜铃半两,罂粟壳半两,甘草(炙)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半两,桑白皮半两。|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3钱,用水1盏,生姜3片,杏仁3粒(去皮尖),白糖1块,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功用=|主治=伤风咳嗽。|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八宝散|组成=麻黄半两(去节),桔梗半两,马兜铃半两,罂粟壳半两,甘草(炙)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半两,桑白皮半两。|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3钱,用水1盏,生姜3片,杏仁3粒(去皮尖),白糖1块,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功用=|主治=伤风咳嗽。|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〇九:八宝散|组成=藿香1两,破故纸1两,大腹皮1两,槟榔1两,雄黄1两,轻粉1两,硫黄1两,枯白矾1两。|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小油调搽,日上数次。痒则搽之。|功用=|主治=风癞、松皮顽癣,久不瘥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一〇九}}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〇九:八宝散|组成=藿香1两,破故纸1两,大腹皮1两,槟榔1两,雄黄1两,轻粉1两,硫黄1两,枯白矾1两。|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小油调搽,日上数次。痒则搽之。|功用=|主治=风癞、松皮顽癣,久不瘥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一〇九}}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四〇三:八宝散|组成=白芍药、羌活、升麻、干葛、甘草、防风、抚芎、山果子各等分。|制法=|性状=|用法=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功用=|主治=小儿疮疹已发或未发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四〇三}}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四〇三:八宝散|组成=白芍药、羌活、升麻、干葛、甘草、防风、抚芎、山果子各等分。|制法=|性状=|用法=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功用=|主治=小儿疮疹已发或未发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四〇三}}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二九七:八宝散|组成=大附子1个(去皮脐),南乳香2钱半,猬皮1个(烧灰),皂角针1两(烧灰),榼藤子1个(去皮脐),猪牙皂1两(去皮),白矾半两(枯),硫黄2钱半。|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小豆大。|性状=|用法=每服7丸,温酒送下,日进1服,2日进2服止。假令10日进3次。|功用=|主治=肠风痔漏。|加减=|注意=忌诸发毒物。|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七}}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二九七:八宝散|组成=大附子1个(去皮脐),南乳香2钱半,猬皮1个(烧灰),皂角针1两(烧灰),榼藤子1个(去皮脐),猪牙皂1两(去皮),白矾半两(枯),硫黄2钱半。|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小豆大。|性状=|用法=每服7丸,温酒送下,日进1服,2日进2服止。假令10日进3次。|功用=|主治=肠风痔漏。|加减=|宜忌=忌诸发毒物。|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七}}


{{方剂|方名=《简明医彀》卷八:八宝散|组成=牛黄、珍珠、琥珀、朱砂、雄黄、犀角、金箔、麝香、冰片。|制法=上为极细末。|性状=|用法=金与银煎汤调下。|功用=|主治=疔如白泡轻,黄黑根紫,胀痛,头疼,寒热烦呕,指冷,狂躁,胸满,危急将死。|加减=|注意=戒谷味。|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简明医彀》卷八}}
{{方剂|方名=《简明医彀》卷八:八宝散|组成=牛黄、珍珠、琥珀、朱砂、雄黄、犀角、金箔、麝香、冰片。|制法=上为极细末。|性状=|用法=金与银煎汤调下。|功用=|主治=疔如白泡轻,黄黑根紫,胀痛,头疼,寒热烦呕,指冷,狂躁,胸满,危急将死。|加减=|宜忌=戒谷味。|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简明医彀》卷八}}


{{方剂|方名=《仁术便览》卷四:八宝散|组成=大腹皮、槟榔、破故纸、藿香、硫黄、轻粉、枯矾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敷患处。|功用=|主治=干湿癣疮。|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仁术便览》卷四}}
{{方剂|方名=《仁术便览》卷四:八宝散|组成=大腹皮、槟榔、破故纸、藿香、硫黄、轻粉、枯矾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敷患处。|功用=|主治=干湿癣疮。|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仁术便览》卷四}}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0的最新版本

《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八宝散

组 成 通草、灯心、木通、泽泻、瞿麦、车前子根、白获苓各等分。
制 法 上锉,如麻豆大。
用 法 此药疑少一味。
主 治 水肿。
摘 录 《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

《仙拈集》卷二:八宝散

组 成 珍珠、冰片、牛黄、象牙、枯矾、枯盐、铜绿、银珠、轻粉、鸡内金各等分,金箔7张。
制 法 上为极细末。
用 法 泔水洗净,敷药。
主 治 大人、小儿口疮牙疳,久不愈者。
摘 录 《仙拈集》卷二

《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八宝散

组 成 麻黄半两(去节),桔梗半两,马兜铃半两,罂粟壳半两,甘草(炙)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半两,桑白皮半两。
制 法 上为粗末。
用 法 每服3钱,用水1盏,生姜3片,杏仁3粒(去皮尖),白糖1块,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主 治 伤风咳嗽。
摘 录 《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

《普济方》卷一〇九:八宝散

组 成 藿香1两,破故纸1两,大腹皮1两,槟榔1两,雄黄1两,轻粉1两,硫黄1两,枯白矾1两。
制 法 上为细末。
用 法 小油调搽,日上数次。痒则搽之。
主 治 风癞、松皮顽癣,久不瘥者。
摘 录 《普济方》卷一〇九

《普济方》卷四〇三:八宝散

组 成 白芍药、羌活、升麻、干葛、甘草、防风、抚芎、山果子各等分。
用 法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主 治 小儿疮疹已发或未发者。
摘 录 《普济方》卷四〇三

《普济方》卷二九七:八宝散

组 成 大附子1个(去皮脐),南乳香2钱半,猬皮1个(烧灰),皂角针1两(烧灰),榼藤子1个(去皮脐),猪牙皂1两(去皮),白矾半两(枯),硫黄2钱半。
制 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小豆大。
用 法 每服7丸,温酒送下,日进1服,2日进2服止。假令10日进3次。
主 治 肠风痔漏。
宜 忌 忌诸发毒物。
摘 录 《普济方》卷二九七

《简明医彀》卷八:八宝散

组 成 牛黄、珍珠、琥珀、朱砂、雄黄、犀角、金箔、麝香、冰片。
制 法 上为极细末。
用 法 金与银煎汤调下。
主 治 疔如白泡轻,黄黑根紫,胀痛,头疼,寒热烦呕,指冷,狂躁,胸满,危急将死。
宜 忌 戒谷味。
摘 录 《简明医彀》卷八

《仁术便览》卷四:八宝散

组 成 大腹皮、槟榔、破故纸、藿香、硫黄、轻粉、枯矾各等分。
制 法 上为末。
用 法 敷患处。
主 治 干湿癣疮。
摘 录 《仁术便览》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