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修订间差异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概述: // Edit via Wikiplus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0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书籍 |
{{infobox 书籍 |
||
|书名=《张氏医通》 |
|书名=《张氏医通》 |
||
|图片说明=清康熙刻本 |
|图片说明=清康熙刻本 |
||
|图片=张氏医通.jpg |
|图片=张氏医通.jpg |
||
|作者=[[张璐]] |
|作者=[[张璐]] |
||
|类型=[[ |
|类型=[[:分类:临证综合|临证综合类]] |
||
|成书年代=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
|成书年代=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
||
|卷数=十六卷 |
|卷数=十六卷 |
||
|版本=清康熙四十八年已丑(1709) 宝翰楼刻本<br>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书局石印本<br>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铅印本<br>196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br>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铅印本(明清中医名著丛刊)<br>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br>见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
|版本=清康熙四十八年已丑(1709) 宝翰楼刻本<br>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书局石印本<br>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铅印本<br>196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br>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铅印本(明清中医名著丛刊)<br>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br>见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
||
}} |
}} |
||
'''《张氏医通》''',[[清]]·[[张璐]]撰 |
'''《张氏医通》''',共十六卷。[[清]]·[[张璐]](字路玉,号石顽老人)撰。成书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是一部以杂病为主的[[:分类:临证综合|临证综合类]]医著,为反映张氏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初名《[[医归]]》,张氏晚年命其子张倬、张以柔分别重辑所佚亡之“目科治例”和“痘疹心传",更名为《医通》,后为与《[[韩氏医通]]》有别,再改题《[[张氏医通]]》。<ref name="qpr">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15.{{ISBN|7-5323-6285-X}}</ref> |
||
== |
==概述== |
||
《[[张氏医通]]》全书共十六卷。卷一至卷十二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共十六门,仿[[王肯堂]]《[[证治准绳]]》体例,每论各病,先列《[[内经]]》、《[[金匮]]》论述,继引[[李东垣]]、[[朱丹溪]]、[[赵献可]]、[[薛己]]、[[张介宾]]、[[缪仲淳]]、[[喻嘉言]]等诸家之说,并参入己见,加以阐发,末附治效验案。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诸门方论,列专方一门,以病类方,附以方解;祖方一门,叙诸方之原委、配伍、应用等。方药配伍特点与应用思路及其加减变化。 |
|||
[[张璐]],少颖悟,习儒而兼攻医。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至老不倦。离乡十六年,辑医书一帙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将其中《伤寒绪论》、《伤寒缵论》刻行。张氏撰写此书,曾参考历代医籍近130种,并向当时医家[[尤乘]]、[[李用粹]]、[[马元仪]]等40余人征询意见,历时50年,易稿10次。康熙中,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并易名《医通》。《张氏医通》之体例与证类,主要依照王肯堂之《[[证治准绳]]》,主治方药多参[[薛己]]医案与[[张介宾]]《[[景岳全书]]》,对前人医论荟萃综合,考古验今,结合本人心得予以润色阐发。 |
|||
全书以论治内伤杂病为重点,尤其对血证、痢疾、痰火等阐述最精。如“[[张氏医通/诸血门#诸血见症|诸见血症]]”篇中,张氏首先把气与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血之与气,虽有阳阴、清浊、营卫之分,但异名而同类,互相为用,不能截然两分;在分析出血机理时,把它主要归咎于禀赋偏胜、劳役偏伤、脏气之逆、腑气之乖,致使气血逆乱、阴阳不秘;论症时讲究以血色来分别阴盛、阳衰,并叙述五脏所溢之血的不同形质,对观察守藏之血和脉象判断预后尤为重视;在治法上反对骤用寒凉济阴之法,主张应辨清人体气禀阴阳病机而后施治,其论固然偏重于温通,而实热衄血亦不废寒凉;强调缓急有制,无论吐衄各证,病始皆应行血破瘀,折其锐气,然后再区别治之,以防骤加止塞,而使败血留积,变为发病之宿根。其论诸痢之证治,重视脾胃,反对迫利攻伐而使脾胃有损,要求审其寒热虚实,尤着意于寒凝,主张温理气机,不避升阳补阴之嫌,涩因涩用,反对皆从湿热论治的流弊;认为痰火是劳累伤神、嗜欲伤精、饮食不节而使精髓枯于下,痰火凌于上;强调治痰应先治其火,治火应先养其阴,并自定玉竹饮子养阴清火,通治痰火痰涎涌盛、咳逆喘满之证,同时也不弃甘温之剂,对兼外感或虚火上浮、食少便溏之症,亦选用甘温平补之法,显示其灵活变通的治疗思想。张氏对伤寒论述亦颇独特,十分推崇“三纲鼎立"之说,总结出伤寒不离“阴阳传中"四字,对伤寒崇攻而不敢补、杂病重养而不敢攻的世俗之见进行了批评;在妇科诸疾论治中还提出了三冲、三急、三审等内容,颇切合临床实际。创意新颖,特色鲜明,反映出张氏在医学理论、杂病证治和伤寒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ref name="qpr" /> |
|||
此外,以《张氏医通》命名而实为《张氏医书七种》者,辑刊于1699年,包括《[[张氏医通]]》、《[[本经逢原]]》、《[[诊宗三味]]》、《[[伤寒绪论]]》、《[[伤寒缵论]]》、《[[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是刊丛书。 |
|||
本书引用医学文献广博,上自《[[素问]]》、《[[灵枢]]》,下达当时医著,举凡130余种,内容十分丰富,是明末清初临床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医学科分化、疾病名称分类和临床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
|||
==流传版本== |
|||
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张璐之子张以柔将《张氏医通》《[[诊宗三昧]]》《[[伤寒绪论]]》等书进呈康熙,三年后又上奏,康熙御批:“是即发裕德堂,另为装订备览,钦此。”其后上述诸书又被编入《四库全书》中。现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刻本及多种清刊本以及日本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
|||
此外,以《[[张氏医通]]》命名而实为《[[张氏医书七种]]》者,辑刊于1699年,包括《[[张氏医通]]》、《[[本经逢原]]》、《[[诊宗三味]]》、《[[伤寒绪论]]》、《[[伤寒缵论]]》、《[[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是刊丛书。 |
|||
== |
==出处== |
||
《清史稿艺文志》: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 |
|||
《张氏医通》十六卷,内容包括内、妇、儿、外及五官各科。此书所引的医学文献,上自《灵》《素》下迄清初,达一百三十种之多,并还参入了作者的毕生学验。究其宗旨,务在广搜历览,由博反约,将“千古名贤至论,统叙一堂,八方风气之疾,汇通一脉。” |
|||
《清朝通志艺文略》: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 |
|||
《医通》在各科病症之前,首列《内经》病机、《金匮》治例,但因其文辞质奥,所以详加释义,以明其旨,其间不乏真灼之见,如解《素问·咳论》“五藏六府皆令人咳”,以为:“虽言五藏六腑皆令人咳,其所重全在肺胃,而尤重在‘外内合邪’四字,人身有外邪,有内邪,有外内合邪,此云五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是指内邪郁发而言,若外邪入伤肺合而咳,原无藏府相移之例也。”其所论述,是发人深省的。又解“少火”“壮火”,以为“火在丹田之下者是为少火,离丹田而上者是为壮火,少火亢极则为壮火。”他将少火指为真火,壮火指为邪火,也颇有见地。它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一句,张璐认为“即此一语,可证风从内发”,确实见解不凡。后来叶桂所谓“阳化内风”,不离此意。 |
|||
《皇朝经籍志》: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 |
|||
《医通》还保存了一些罕见的医学文献,如《洁古要略》、《制药秘旨》、《黄安道读宣明论说》、《丹溪或问》、邵元伟《医学纲目》、盛启东《医林黄冶》、陆丽京《医林新论》、刘默生《治验》等等。《医通》所引,多属精采之论,如刘默生论吐血有血络隔膜伤破说,以为:吐血一证,人惟知气逆血溢、火升血泛,不知血络膈膜之伤破。已伤之膜复有损伤,其吐必多,隔膜伤处有瘀血凝定,血来则缓。若阴火骤冲破瘀积之血,则血如潮涌,面赤如醉,脉亦急疾。少顷火退神清,面白气平,血亦渐止,用药须乘此时。瘀积荡尽,缓缓清理,徐徐调补,然不可骤壅,亦不可用耗气之药。悉知此义,治血有本矣。又如陆丽京《医林新论》论内伤有三:一为劳役伤脾,二为饥饱伤胃,三为负重伤血,指出血伤在胃口则咳呕血腥,痞满少食,隔间隐隐刺痛,脉必气口见弦,饱食奔驰人多有此。主张用犀角地黄加酒大黄,以夺其势,然后因病制宜用药。凡此等等,多能开人眼界,益人心智。 |
|||
《八千卷楼书目》:张氏医通,十六卷。国朝[[张璐]]撰。刊本。 |
|||
张璐对病证的认识绝不偏执一说,他曾说:“读古人书须要究其纲旨,以意逆之,是谓得之;若胶执其语,反成窒碍。”如昔人有“西北为真中风,东南为类中风”之说,张氏以为此说只为后人开一“辨别方宜”之大纲。告诉人们东南水土孱弱,卒倒昏迷,多属元气疏豁,虚风所袭,不可峻用祛风猛剂,而并不是说西北之人绝无真气虚而中风者。只是西北资禀刚暴,风火素盛,加以外风猛厉易袭,故西北中风倍剧于东南。据其经验,五十年来历诊西北之人中风不少,验其瘖痱遗尿,亦属下元虚惫;㖞辟不遂,总是血脉之废。反之,东南之人类中也有六经形证见乎外、便溺阻隔见乎内,而宜用续命汤、三化汤者。然而大体言之,张氏认为中风多“外似有余,中实不足”,尤其以肾虚为主,他曾说:“中风之脉皆真气内亏,风邪得以斩关直入。即南方类中卒倒,虽当分属气属火属痰,总由肾气衰微,不能主持。”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张氏治肾气虚亏的中风,多用地黄饮子加竹沥、姜汁等取效。 |
|||
《聿修堂藏书目录》:张氏医通,十六卷。二十三册,康熙戊子原本。清[[张璐]]撰。 |
|||
对于疾病的诊疗,张璐强调“须随所禀形色之偏胜、病气之盛衰而为调适,全在机用灵活,不可专守成则。”这在其临床实践中亦有所反映,如治湿热证,认为苍黑肥盛之人及酒客皆多湿热,主张在无病之时即宜常服调气利湿之药,如六君子加黄连、泽泻之类,使湿热之邪日渐消弭。若五旬内外气血向衰,渐至食少体倦,或胸腹痞满,或肢体烦疼,不时举发;或偶有所触而发,忽然胸高喘胀,烦闷呕逆,甚至上下不通。主张乘初起元气未衰,急投控涎丹十余粒,如不下,少顷再服。控涎丹是专攻湿热痰涎之药。另若疟疾的治疗,时医必先禁止饮食,概用疏风发散,兼消克痰食、宽膈破气之剂,以至胃气愈伤,浊邪愈逆。张璐治久疟坏证,每令续进稠饮,继与稀糜,使胃气输运,可行药力,然后施治。《医通》中说:“如此挽回者未遑枚举。” |
|||
==提要== |
|||
据《医通》可知,张璐善用《内经》及仲景方药,以之取效于临床。如陶氏子劳伤咳血,势若涌泉,服生地汁、墨汁不止。张氏门人投以热童便暂止。璐诊其脉象弦大而虚,自汗喘乏,入夜烦扰。遂于当归补血汤而热除。患者时觉左胁刺痛有声,乃少年时喜酒负气,殴斗所致。与泽术麇衔汤加生藕汁调服,大便即下累累紫黑块,数日未尽。后与四乌贼骨一藘茹为末,入黄雌鸡中煮食,留药蜜丸,尽剂而廖。泽术麇衔汤及四乌贼骨一藘茹丸为《内经》方,前者治酒风,后者治血枯,移用于此,愈见其妙。又颜女患虚羸寒热,腹痛里急,自汗,喘嗽吐血,脉左微弦,右虚涩不调。张璐投以黄芪建中加当归、细辛。其处方宗《金匮》黄芪建中之法,更兼《千金》内补建中汤之制。张氏指出,方中“加当归以和营血,细辛以利肺气,毋虑辛燥伤血也。,药后血止,即用桂枝人参汤除腹痛、寒热,后以六味丸将枣仁易萸肉,并间进保元汤、异功散等调理而安。《医通》记载,张璐治虚损,认为“审系阴亏,则壮水以制阳;阳虚,则培土以厚载。”在临床上每以“扶脾益肝建功”,则实得力于仲景。此外,张氏还认为仲景泻心汤诸法,为“湿热治本之方”,在于祛逆上之湿热。观其医案,所治者获效良多。 |
|||
《清朝文献通考·经籍考》: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璐自序《医通》日,是书初名《医归》, 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册,晚年命子以倬重辑《目科治例》,以柔重辑《痘疹心传》,补成完佚,改题此名。 |
|||
《浙江采进遗书总录》:张氏医通十六卷(刊本),本经逢原四卷(刊本),诊宗三昧一卷(刊本),缵论绪论一卷(刊本)。右图朝长洲张璐撰。其子监生张以柔辑。康熙四十四年,南巡时恭进,交御医张额有查看,得此书原于《[[内经]]》可比,《[[证治准绳]]》等语。 |
|||
张氏在《医通》中,对疾病的论治颇多创见。书中立痰火一门,为方书所罕载,在其前虽有梁仁甫《国医宗旨》论之,然皆泛引肤辞,方药亦难切于病。张氏于此,不仅发明其义,而且专制方药,以资运用。他说:“夫所谓痰火者,精髓枯涸于下,痰火凭临于上,有形之痰、无形之火交固其中。”病因劳思伤神,嗜欲伤精,加以饮食不节,血肉之味蕴酿为痰为火,变动为咳为喘。然此症虽外显哮喘之状,而内实有类于消中,总由外内合邪,两难分解,故温之燥之,升之摄之,皆非所宜。张氏玉竹饮子为治疗痰火之专方(玉竹、茯苓、甘草、桔梗、橘皮、紫菀、川贝母、生姜、白蜜。气虚加人参,虚火加肉桂,客邪加细辛、香豉,咽喉不利唾脓血加阿胶、藕汁,头额痛加葱白,便溏用伏龙肝,气塞磨沉香汁。)此方有滋养肺胃之阴的作用,如其所说:“须知治痰先治火,治火先养阴,此为治痰治火之的诀。”愿勿嫌其轻淡而忽之。 |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氏医通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是编取历代名家方论,汇次成编。门类先后,悉依[[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本[[薛己]]《医案》、[[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以己意参定之。凡古来相传之说,稍有晦滞者,皆削不录,其辞气未畅者,皆润色发挥,务阐其意。康熙乙酉,圣祖仁皇帝南巡,璐子以柔以璐所著《[[本经逢原]]》、《[[诊宗三昧]]》、《[[伤寒缵绪论]]》 及此书,汇辑恭进,得旨留览。考璐自序,是书初名《医归》,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册。晚年命其子倬重辑《目科治例》,以柔重辑《痘疹心传》,补成完帙,改题此名。时《韩氏医通》已久行于世,璐书名与相复,自序谓“元氏集名《长庆》,白氏集亦名《长庆》,未尝混也。”今刊本题《张氏医通》,盖亦以别于韩氏云。 |
|||
《医通》所载有不少关于急症的治疗,单就张璐本人的急症治验而言,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兹举数例:韩晋度患腹痛泄泻下血,服香连丸后饮食艰少,少腹急结,小便癃闭,昼夜去血五十余度,瘀晦如苋汁。张璐投以理中汤加肉桂二钱,一剂溺通,再剂血减,四剂而泻止。后与补中益气加炮姜调理而痊。杨松龄夏月感冒,服发散药后大小便俱闭濇不通,复服硝、黄,致膀胱不化,溺积不通,法在不救。张璐审其形神未槁,胃气尚存,即用济生肾气汤大剂灌之,服后探吐,小便即时如注,更用十全大补调理而安。在昔丹溪治癃闭多用吐法,或用补中益气汤,今张氏以济生肾气汤灌吐,又补充了一种急救的方术。 |
|||
《郑堂读书记》:张氏医通十六卷(张氏医书刊本)。国朝张璐撰。(璐, 字路玉,号石顽,长洲人。)《四库全书》存目。古之言医者,或论病体,或论药性,或论治法,各有所主,又其为说,诸家各殊,互相辨诘,恒不能一也。石顽于是考之古验之今,凡古人不能相一者,皆荟萃折衷,以成是编。前十二卷,自中风门以迄婴儿门,凡十六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后四卷自中风门方以迄祖方,凡九十四门,不另立子目。其证类次第,悉如《[[证治准绳|准绳]]》,而所辑方论,更选出人,独不及《[[伤寒论]]》者,以伤寒缵、绪二论先梓行世故也。其选择方论,于文气有不续处,路加片语以贯之,辞义有不达处,聊易数字以畅之,一切晦滞难明者,虽出名贤,概置不录,务在广收历览,由博反约,俾后世修岐、黄之学者昭然其由,可谓用心切而为力勤也。书成于康熙乙亥,自为之序,暨凡例六则,医门十戒,并引用书目,参阅姓氏,又有朱彝尊、张汝利、从子大受三序,冠以其子以柔进疏,末又有其子倬跋。 |
|||
另王庸若呕逆水肿,溲便涓滴不通,医或用五等、八正不应,六脉沉细如丝。张氏与金液丹五十丸,服后溺如涌泉,其势顿平,后以济生肾气培养而愈。总之,张氏救治急症,疗效卓著,这在《医通》中时有所见。 |
|||
《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张氏医通十六卷,附本草逢原四卷。国朝张璐撰。原本。前有康熙四十八年朱彝尊序,张大受序,张璐自序,进《医通》疏,引用书目,凡例六则,石顽老人医门十戒,目录。前十卷为论,后十卷为方,首列《[灵]]》《[[素]]》病机,次则《[[金匮]]》治例,详加释义,其证类次第,悉如王氏《准绳》,而所辑方论,更迭出人,岁逾五甲,稿凡十易,而后成书。路玉近代之名医也,所著《[[千金方街义]]》,其书后出,《四库》未收。《医通》见于存目,传本既少,亦不盛行,别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续论]]》、《[[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舌鉴]]》诸方,余皆藏之。 |
|||
张氏学验不胜枚举,治血证心得尤多,《医通》载:《千金翼》治吐血,用生地汁半升,煎之两沸,调生大黄末一方寸匙,分三服,治热毒吐血有效。又认为:脱血,用大剂人参益气以固血,惟血色鲜明或兼紫块者宜之,若见晦淡者,为血寒而不得归经,须兼炮黑干姜,或大剂理中温之。同时还指出:失血后头晕发热,往往有之,此是虚火上炎外扰之故,不可误认外感而用风药。 |
|||
《[[医学读书志]]》:张氏医通十六卷。长洲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汇次古今方论为《张氏医通》。主治宗[[薛己]]、[[张介宾]],门类次第依[[王肯堂]]。又别择三十六方为祖,统隶三百九十四方。附景岳八略,改其因略为兼略。 |
|||
另若瘀血的诊治,《医通》有不少警语,如说:“蓄血成胀,腹上青紫筋起,或手足有红缕赤痕,小水利,大便黑……或有产崩血虚,或瘀血不散,亦成肿胀,其人必脉涩、面黑,不可作水湿治之。”又说:“瘦弱人阴虚发热,胁下痛,多怒,必有瘀血”;“虚人虽有瘀血,其脉必芤,必有一部带弦。宜兼补以去其血”;“前后心胀,喉中有血腥气,气口脉涩,此膈间有瘀血也。”张璐还记载了膈间或胃脘瘀血的一种诊断法,“试法:呷热姜汤作呃者,瘀血也”,可作参考。凡此论说,多属经验之谈,对临床家是大有裨益的,不可等闲观之。 |
|||
《传世藏书》提要:《张氏医通》系清张璐所撰。成书于1695年。全书共16卷。卷一至卷七分中风、诸伤、寒热、诸气、诸呕逆、诸血、诸痛、瘘痹、诸风、神志、大小府十一门,记述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卷八为七窍门,论述五官科病症;卷九至卷十十一分述疮疡门、杂门、妇人门、婴儿门病症;卷十三至卷十六汇集各门方剂。卷末附张介宾八略总论。本书取法于《[[证治准绳]]》体例,参考历代医籍百余种,内容丰富,切于实用。现存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宝翔楼刻本、清金阎书业堂刻本、日本思德堂刻本、清三元堂刻本和[[张氏医书]]七种本等版本。 |
|||
在《医通》中尚有目科一门,其原稿佚后由璐子飞畴补写。篇中有《金针开内障论》、《造金针法》等叙述颇详。医案七例,是张璐用金针拨治内障的真实纪录,案中涉及患者十余人,大多收“一拨即明”之效,并云针后眼痛作呕,服乌梅可止。于此足见,张氏的眼科手术是极其高超的,甚至在历代医家中也不可多得,可称佼佼者。 |
|||
==版本== |
|||
《医通》的各门论治中,还载有不少丹方,包括许多食疗剂。其13至16卷,载专方、祖方,共千余首。诸家方药琳琅满目,作者的议论卓识纷披,业医者若能手置一编,含咀而决择之,必将有不少可喜的收获。 |
|||
现存康熙四十八年宝翰楼刻本、日本文化元年( 1804)思德堂刻本等十余种刊本,晚近有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等。 |
|||
{| class="wikitable" |
|||
|- |
|||
! width="32"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号 |
|||
! scope="col" width="300" |版本 |
|||
! scope="col" |藏馆/出版机构 |
|||
! scope="col" width="50" |参考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 |
|||
|清康熙四十八年乙丑(1709)宝翰楼刻本||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残)、南京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rowspan="22" |<ref>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17.{{ISBN|978-7-5326-2422-5}}</ref>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2 |
|||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刻本||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3 |
|||
|清康熙刻本||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残)、江西省图书馆(残)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4 |
|||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金阊书业堂刻本 |
|||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5 |
|||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刻本 |
|||
|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6 |
|||
|日本文化一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亦西 |
|||
斋藏板 |
|||
==影响评价== |
|||
|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 |
|||
《郑堂读书记》评价说:“其选择方论,于文气有不续处,略加片语以贯之;辞气有不达处,聊易数字以畅之。一切晦滞难明者,虽出名贤,概不置录。务在广收历览,由博返约,俾后世修岐黄之学者,昭然其由,可谓用心切而为力勤也”。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7 |
|||
|日本文化一年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清光绪二十五年浙江书局重印本 |
|||
|首都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8 |
|||
|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上海图书集成印 |
|||
书局铅印本 |
|||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9 |
|||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书局石印本 |
|||
|沈阳市图书馆(残)、抚顺市图书馆(残)、锦州市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重庆市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0 |
|||
|清光绪刻本||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1 |
|||
|清宣统一年乙酉(1909)石印本||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2 |
|||
|清三元堂刻本||吉林省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3 |
|||
|清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存八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泸州市图书馆(残)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4 |
|||
|1916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
|||
|上海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5 |
|||
|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
|||
|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6 |
|||
|石印本 |
|||
|青岛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残)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7 |
|||
|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铅印本 |
|||
|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8 |
|||
|196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
|||
|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19 |
|||
|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铅印本(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
|||
|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20 |
|||
|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
|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21 |
|||
|见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
|||
| |
|||
|- |
|||
|style="text-align: center;|22 |
|||
|见张氏医书七种 |
|||
| |
|||
|} |
|||
==全文阅读== |
==全文阅读== |
||
* |
*点击链接可以跳转至相应页面。 |
||
{{张氏医通目录}} |
{{张氏医通目录}} |
||
{{易水学派人物}} |
|||
[[分类:临证综合类书籍]] |
|||
==参考文献== |
|||
<references /> |
|||
[[分类:临证综合]] |
|||
[[分类:清代中医书籍]] |
[[分类:清代中医书籍]] |
2023年2月4日 (六) 11:24的最新版本
《张氏医通》 | |
---|---|
清康熙刻本 | |
基本信息 | |
作者 | 张璐 |
类型 | 临证综合类 |
成书年代 | 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
篇卷数 | 卷数:十六卷 |
版本 | 清康熙四十八年已丑(1709) 宝翰楼刻本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书局石印本 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铅印本 196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铅印本(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见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
《张氏医通》,共十六卷。清·张璐(字路玉,号石顽老人)撰。成书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是一部以杂病为主的临证综合类医著,为反映张氏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本书初名《医归》,张氏晚年命其子张倬、张以柔分别重辑所佚亡之“目科治例”和“痘疹心传",更名为《医通》,后为与《韩氏医通》有别,再改题《张氏医通》。[1]
概述
《张氏医通》全书共十六卷。卷一至卷十二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共十六门,仿王肯堂《证治准绳》体例,每论各病,先列《内经》、《金匮》论述,继引李东垣、朱丹溪、赵献可、薛己、张介宾、缪仲淳、喻嘉言等诸家之说,并参入己见,加以阐发,末附治效验案。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诸门方论,列专方一门,以病类方,附以方解;祖方一门,叙诸方之原委、配伍、应用等。方药配伍特点与应用思路及其加减变化。
全书以论治内伤杂病为重点,尤其对血证、痢疾、痰火等阐述最精。如“诸见血症”篇中,张氏首先把气与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血之与气,虽有阳阴、清浊、营卫之分,但异名而同类,互相为用,不能截然两分;在分析出血机理时,把它主要归咎于禀赋偏胜、劳役偏伤、脏气之逆、腑气之乖,致使气血逆乱、阴阳不秘;论症时讲究以血色来分别阴盛、阳衰,并叙述五脏所溢之血的不同形质,对观察守藏之血和脉象判断预后尤为重视;在治法上反对骤用寒凉济阴之法,主张应辨清人体气禀阴阳病机而后施治,其论固然偏重于温通,而实热衄血亦不废寒凉;强调缓急有制,无论吐衄各证,病始皆应行血破瘀,折其锐气,然后再区别治之,以防骤加止塞,而使败血留积,变为发病之宿根。其论诸痢之证治,重视脾胃,反对迫利攻伐而使脾胃有损,要求审其寒热虚实,尤着意于寒凝,主张温理气机,不避升阳补阴之嫌,涩因涩用,反对皆从湿热论治的流弊;认为痰火是劳累伤神、嗜欲伤精、饮食不节而使精髓枯于下,痰火凌于上;强调治痰应先治其火,治火应先养其阴,并自定玉竹饮子养阴清火,通治痰火痰涎涌盛、咳逆喘满之证,同时也不弃甘温之剂,对兼外感或虚火上浮、食少便溏之症,亦选用甘温平补之法,显示其灵活变通的治疗思想。张氏对伤寒论述亦颇独特,十分推崇“三纲鼎立"之说,总结出伤寒不离“阴阳传中"四字,对伤寒崇攻而不敢补、杂病重养而不敢攻的世俗之见进行了批评;在妇科诸疾论治中还提出了三冲、三急、三审等内容,颇切合临床实际。创意新颖,特色鲜明,反映出张氏在医学理论、杂病证治和伤寒研究等方面造诣颇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1]
本书引用医学文献广博,上自《素问》、《灵枢》,下达当时医著,举凡130余种,内容十分丰富,是明末清初临床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中医学科分化、疾病名称分类和临床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此外,以《张氏医通》命名而实为《张氏医书七种》者,辑刊于1699年,包括《张氏医通》、《本经逢原》、《诊宗三味》、《伤寒绪论》、《伤寒缵论》、《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是刊丛书。
出处
《清史稿艺文志》: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
《清朝通志艺文略》: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
《皇朝经籍志》: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
《八千卷楼书目》:张氏医通,十六卷。国朝张璐撰。刊本。
《聿修堂藏书目录》:张氏医通,十六卷。二十三册,康熙戊子原本。清张璐撰。
提要
《清朝文献通考·经籍考》:张氏医通十六卷。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璐自序《医通》日,是书初名《医归》, 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册,晚年命子以倬重辑《目科治例》,以柔重辑《痘疹心传》,补成完佚,改题此名。
《浙江采进遗书总录》:张氏医通十六卷(刊本),本经逢原四卷(刊本),诊宗三昧一卷(刊本),缵论绪论一卷(刊本)。右图朝长洲张璐撰。其子监生张以柔辑。康熙四十四年,南巡时恭进,交御医张额有查看,得此书原于《内经》可比,《证治准绳》等语。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氏医通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吴江人。是编取历代名家方论,汇次成编。门类先后,悉依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本薛己《医案》、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以己意参定之。凡古来相传之说,稍有晦滞者,皆削不录,其辞气未畅者,皆润色发挥,务阐其意。康熙乙酉,圣祖仁皇帝南巡,璐子以柔以璐所著《本经逢原》、《诊宗三昧》、《伤寒缵绪论》 及此书,汇辑恭进,得旨留览。考璐自序,是书初名《医归》,未及刊.行,佚其目科、痘疹二册。晚年命其子倬重辑《目科治例》,以柔重辑《痘疹心传》,补成完帙,改题此名。时《韩氏医通》已久行于世,璐书名与相复,自序谓“元氏集名《长庆》,白氏集亦名《长庆》,未尝混也。”今刊本题《张氏医通》,盖亦以别于韩氏云。
《郑堂读书记》:张氏医通十六卷(张氏医书刊本)。国朝张璐撰。(璐, 字路玉,号石顽,长洲人。)《四库全书》存目。古之言医者,或论病体,或论药性,或论治法,各有所主,又其为说,诸家各殊,互相辨诘,恒不能一也。石顽于是考之古验之今,凡古人不能相一者,皆荟萃折衷,以成是编。前十二卷,自中风门以迄婴儿门,凡十六门,每门又各分子目,后四卷自中风门方以迄祖方,凡九十四门,不另立子目。其证类次第,悉如《准绳》,而所辑方论,更选出人,独不及《伤寒论》者,以伤寒缵、绪二论先梓行世故也。其选择方论,于文气有不续处,路加片语以贯之,辞义有不达处,聊易数字以畅之,一切晦滞难明者,虽出名贤,概置不录,务在广收历览,由博反约,俾后世修岐、黄之学者昭然其由,可谓用心切而为力勤也。书成于康熙乙亥,自为之序,暨凡例六则,医门十戒,并引用书目,参阅姓氏,又有朱彝尊、张汝利、从子大受三序,冠以其子以柔进疏,末又有其子倬跋。
《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张氏医通十六卷,附本草逢原四卷。国朝张璐撰。原本。前有康熙四十八年朱彝尊序,张大受序,张璐自序,进《医通》疏,引用书目,凡例六则,石顽老人医门十戒,目录。前十卷为论,后十卷为方,首列《[灵]]》《素》病机,次则《金匮》治例,详加释义,其证类次第,悉如王氏《准绳》,而所辑方论,更迭出人,岁逾五甲,稿凡十易,而后成书。路玉近代之名医也,所著《千金方街义》,其书后出,《四库》未收。《医通》见于存目,传本既少,亦不盛行,别有《伤寒缵论》、《续论》、《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舌鉴》诸方,余皆藏之。
《医学读书志》:张氏医通十六卷。长洲张璐撰。璐字路玉,号石顽。汇次古今方论为《张氏医通》。主治宗薛己、张介宾,门类次第依王肯堂。又别择三十六方为祖,统隶三百九十四方。附景岳八略,改其因略为兼略。
《传世藏书》提要:《张氏医通》系清张璐所撰。成书于1695年。全书共16卷。卷一至卷七分中风、诸伤、寒热、诸气、诸呕逆、诸血、诸痛、瘘痹、诸风、神志、大小府十一门,记述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卷八为七窍门,论述五官科病症;卷九至卷十十一分述疮疡门、杂门、妇人门、婴儿门病症;卷十三至卷十六汇集各门方剂。卷末附张介宾八略总论。本书取法于《证治准绳》体例,参考历代医籍百余种,内容丰富,切于实用。现存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宝翔楼刻本、清金阎书业堂刻本、日本思德堂刻本、清三元堂刻本和张氏医书七种本等版本。
版本
现存康熙四十八年宝翰楼刻本、日本文化元年( 1804)思德堂刻本等十余种刊本,晚近有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等。
序号 | 版本 | 藏馆/出版机构 | 参考 |
---|---|---|---|
1 | 清康熙四十八年乙丑(1709)宝翰楼刻本 | 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残)、南京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2] |
2 |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刻本 | 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 | |
3 | 清康熙刻本 | 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残)、江西省图书馆(残) | |
4 |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金阊书业堂刻本 |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 |
5 | 清嘉庆六年辛酉(1801)刻本 | 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福建中医学院图书馆 | |
6 | 日本文化一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亦西
斋藏板 |
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 | |
7 | 日本文化一年年甲子(1804)思德堂刻本清光绪二十五年浙江书局重印本 | 首都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 |
8 | 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上海图书集成印
书局铅印本 |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
9 |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上海书局石印本 | 沈阳市图书馆(残)、抚顺市图书馆(残)、锦州市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重庆市图书馆、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 |
10 | 清光绪刻本 | 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 |
11 | 清宣统一年乙酉(1909)石印本 | 甘肃中医学院图书馆 | |
12 | 清三元堂刻本 | 吉林省图书馆、苏州市中医医院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 |
13 | 清刻本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存八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残)、泸州市图书馆(残) | |
14 | 1916年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 上海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 | |
15 | 1925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 山东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云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 |
16 | 石印本 | 青岛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残) | |
17 | 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铅印本 | ||
18 | 196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 ||
19 | 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铅印本(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 ||
20 | 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
21 | 见中国医学大成三编 | ||
22 | 见张氏医书七种 |
全文阅读
- 点击链接可以跳转至相应页面。
|
|
参考文献
- ↑ 1.0 1.1 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15.ISBN 7-5323-6285-X
- ↑ 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17.ISBN 978-7-5326-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