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散: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医级》卷九:青蒿散|组成=青蒿(九月采)芥穗各等分|制法=上药用童便浸三日,晒燥研末,乌梅汤为丸。|性状=|用法=每服6克,酒送下。|功用=|主治=治肝虚劳热,体倦食减,或夜自汗。|加减=| |
{{方剂|方名=《医级》卷九:青蒿散|组成=青蒿(九月采)芥穗各等分|制法=上药用童便浸三日,晒燥研末,乌梅汤为丸。|性状=|用法=每服6克,酒送下。|功用=|主治=治肝虚劳热,体倦食减,或夜自汗。|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青蒿丸"。|来源=|摘录=《医级》卷九}} |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七十:青蒿散|组成=青蒿60克 龙胆27克(去芦头)栀子仁23克 知母23克 黄连30克(去须)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耆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锉)地骨皮15克 白术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柴胡45克(去苗)|制法=上药捣罗为散。|性状=|用法=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功用=|主治=治妇人骨蒸劳热,四肢烦疼,日渐羸瘦。|加减=|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七十:青蒿散|组成=青蒿60克 龙胆27克(去芦头)栀子仁23克 知母23克 黄连30克(去须)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耆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锉)地骨皮15克 白术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柴胡45克(去苗)|制法=上药捣罗为散。|性状=|用法=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功用=|主治=治妇人骨蒸劳热,四肢烦疼,日渐羸瘦。|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
||
{{方剂|方名=《世医得效方》卷九:青蒿散|组成=青蒿(春夏用叶,秋冬用子,童便浸)1握 大鳖甲(炙黄,醋淬五七次,去腥)白术(湿纸裹,煨熟)地骨皮 白茯苓 粉草(炙)拣参(去芦头)瓜蒌根 北柴胡(去芦)桑白皮(蜜炙)各19克|制法=共研为散。|性状=|用法=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骨蒸虚劳,憎寒壮热。|加减=| |
{{方剂|方名=《世医得效方》卷九:青蒿散|组成=青蒿(春夏用叶,秋冬用子,童便浸)1握 大鳖甲(炙黄,醋淬五七次,去腥)白术(湿纸裹,煨熟)地骨皮 白茯苓 粉草(炙)拣参(去芦头)瓜蒌根 北柴胡(去芦)桑白皮(蜜炙)各19克|制法=共研为散。|性状=|用法=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骨蒸虚劳,憎寒壮热。|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
2023年8月20日 (日) 00:35的最新版本
《医级》卷九:青蒿散
组 成 | 青蒿(九月采)芥穗各等分 |
制 法 | 上药用童便浸三日,晒燥研末,乌梅汤为丸。 |
用 法 | 每服6克,酒送下。 |
主 治 | 治肝虚劳热,体倦食减,或夜自汗。 |
备 注 |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青蒿丸"。 |
摘 录 | 《医级》卷九 |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青蒿散
组 成 | 青蒿60克 龙胆27克(去芦头)栀子仁23克 知母23克 黄连30克(去须)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耆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锉)地骨皮15克 白术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柴胡45克(去苗) |
制 法 | 上药捣罗为散。 |
用 法 | 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
主 治 | 治妇人骨蒸劳热,四肢烦疼,日渐羸瘦。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
《世医得效方》卷九:青蒿散
组 成 | 青蒿(春夏用叶,秋冬用子,童便浸)1握 大鳖甲(炙黄,醋淬五七次,去腥)白术(湿纸裹,煨熟)地骨皮 白茯苓 粉草(炙)拣参(去芦头)瓜蒌根 北柴胡(去芦)桑白皮(蜜炙)各19克 |
制 法 | 共研为散。 |
用 法 |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治骨蒸虚劳,憎寒壮热。 |
摘 录 | 《世医得效方》卷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