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饮子: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幼科》卷八:芦根饮子|组成=生芦根(切)5合,淡竹青皮8分,人参8分,桔梗5分,知母10分,粟米3合。|制法=|性状=|用法=以水5升,煮取1升半,量儿大小,与之服。|功用=|主治=小儿壮热,渴兼吐不止。|加减=| |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幼科》卷八:芦根饮子|组成=生芦根(切)5合,淡竹青皮8分,人参8分,桔梗5分,知母10分,粟米3合。|制法=|性状=|用法=以水5升,煮取1升半,量儿大小,与之服。|功用=|主治=小儿壮热,渴兼吐不止。|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八}} |
||
{{方剂|方名=《养老奉亲》:芦根饮子|组成=芦根(切)1升(水1斗,煎取7升半),青粱米5合。|制法=|性状=|用法=上药以煎煮饮,空心食之。渐进为度。|功用=|主治=老人消渴消中,饮水不足,五脏干枯。|加减=| |
{{方剂|方名=《养老奉亲》:芦根饮子|组成=芦根(切)1升(水1斗,煎取7升半),青粱米5合。|制法=|性状=|用法=上药以煎煮饮,空心食之。渐进为度。|功用=|主治=老人消渴消中,饮水不足,五脏干枯。|加减=|宜忌=忌咸食、炙肉、熟面。|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养老奉亲》}} |
||
{{方剂|方名=《外台秘要》卷十三引苏游方:芦根饮子|异名=芦根汤|组成=芦根(切)10两,麦门冬(去心)10两,地骨白皮10两,生姜10两(合皮切),橘皮5两,茯苓5两。|制法=上切。|性状=|用法=芦根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三)。[br]若兼服,其人或胸中寒,或直恶寒,及虚胀并痛者,加吴茱萸8两。|功用=|主治=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加减=| |
{{方剂|方名=《外台秘要》卷十三引苏游方:芦根饮子|异名=芦根汤|组成=芦根(切)10两,麦门冬(去心)10两,地骨白皮10两,生姜10两(合皮切),橘皮5两,茯苓5两。|制法=上切。|性状=|用法=芦根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三)。[br]若兼服,其人或胸中寒,或直恶寒,及虚胀并痛者,加吴茱萸8两。|功用=|主治=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加减=|宜忌=忌酢物。|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三引苏游方}} |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五:芦根饮子|组成=芦根2两(锉),麦门冬3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1两。|制法=上锉细,和匀。|性状=|用法=每服1两,以水1中盏半,加生姜半两,煎至1盏,去滓,加蜜1茶匙,生地黄汁半合,更煎1两沸,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脾胃积热,胸膈烦壅,呕哕不下食。|加减=|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五:芦根饮子|组成=芦根2两(锉),麦门冬3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1两。|制法=上锉细,和匀。|性状=|用法=每服1两,以水1中盏半,加生姜半两,煎至1盏,去滓,加蜜1茶匙,生地黄汁半合,更煎1两沸,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脾胃积热,胸膈烦壅,呕哕不下食。|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十一:芦根饮子|组成=芦根3两,竹茹3两,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焙)。|制法=上锉细,拌令匀。|性状=|用法=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粳米5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功用=|主治=伤寒干呕,不下食。|加减=|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十一:芦根饮子|组成=芦根3两,竹茹3两,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焙)。|制法=上锉细,拌令匀。|性状=|用法=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粳米5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功用=|主治=伤寒干呕,不下食。|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十六:芦根饮子|组成=芦根2两,竹茹2两,人参2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1两,石膏4两(细研)。|制法=上锉,和匀。|性状=|用法=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时气病,愈后劳复,发热呕吐,不下食。|加减=|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十六:芦根饮子|组成=芦根2两,竹茹2两,人参2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1两,石膏4两(细研)。|制法=上锉,和匀。|性状=|用法=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时气病,愈后劳复,发热呕吐,不下食。|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六}} |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芦根饮子|组成=芦根3两,人参2两(去芦头),藿香3分,枇杷叶10片(拭去毛,炙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锉细,和匀。|性状=|用法=每服1分,以水1中盏,加薤白7寸,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妊娠霍乱吐泻,心烦。|加减=|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芦根饮子|组成=芦根3两,人参2两(去芦头),藿香3分,枇杷叶10片(拭去毛,炙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锉细,和匀。|性状=|用法=每服1分,以水1中盏,加薤白7寸,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妊娠霍乱吐泻,心烦。|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 |
||
{{方剂|方名=《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为《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之异名:芦根饮子|组成=|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加减=| |
{{方剂|方名=《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为《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之异名:芦根饮子|组成=|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为《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之异名}} |
||
{{方剂|方名=《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为《圣济总录》卷一〇二“芦根汤”之异名:芦根饮子|组成=|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加减=| |
{{方剂|方名=《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为《圣济总录》卷一〇二“芦根汤”之异名:芦根饮子|组成=|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为《圣济总录》卷一〇二“芦根汤”之异名}} |
2023年8月20日 (日) 00:23的最新版本
《证治准绳·幼科》卷八:芦根饮子
组 成 | 生芦根(切)5合,淡竹青皮8分,人参8分,桔梗5分,知母10分,粟米3合。 |
用 法 | 以水5升,煮取1升半,量儿大小,与之服。 |
主 治 | 小儿壮热,渴兼吐不止。 |
摘 录 | 《证治准绳·幼科》卷八 |
《养老奉亲》:芦根饮子
组 成 | 芦根(切)1升(水1斗,煎取7升半),青粱米5合。 |
用 法 | 上药以煎煮饮,空心食之。渐进为度。 |
主 治 | 老人消渴消中,饮水不足,五脏干枯。 |
宜 忌 | 忌咸食、炙肉、熟面。 |
摘 录 | 《养老奉亲》 |
《外台秘要》卷十三引苏游方:芦根饮子
异 名 | 芦根汤 |
组 成 | 芦根(切)10两,麦门冬(去心)10两,地骨白皮10两,生姜10两(合皮切),橘皮5两,茯苓5两。 |
制 法 | 上切。 |
用 法 | 芦根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三)。[br]若兼服,其人或胸中寒,或直恶寒,及虚胀并痛者,加吴茱萸8两。 |
主 治 | 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 |
宜 忌 | 忌酢物。 |
摘 录 | 《外台秘要》卷十三引苏游方 |
《太平圣惠方》卷五:芦根饮子
组 成 | 芦根2两(锉),麦门冬3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1两。 |
制 法 | 上锉细,和匀。 |
用 法 | 每服1两,以水1中盏半,加生姜半两,煎至1盏,去滓,加蜜1茶匙,生地黄汁半合,更煎1两沸,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脾胃积热,胸膈烦壅,呕哕不下食。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五 |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芦根饮子
组 成 | 芦根3两,竹茹3两,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焙)。 |
制 法 | 上锉细,拌令匀。 |
用 法 |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粳米5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 |
主 治 | 伤寒干呕,不下食。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
《太平圣惠方》卷十六:芦根饮子
组 成 | 芦根2两,竹茹2两,人参2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1两,石膏4两(细研)。 |
制 法 | 上锉,和匀。 |
用 法 |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时气病,愈后劳复,发热呕吐,不下食。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十六 |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芦根饮子
组 成 | 芦根3两,人参2两(去芦头),藿香3分,枇杷叶10片(拭去毛,炙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
制 法 | 上锉细,和匀。 |
用 法 | 每服1分,以水1中盏,加薤白7寸,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妊娠霍乱吐泻,心烦。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为《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之异名:芦根饮子
摘 录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为《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之异名 |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为《圣济总录》卷一〇二“芦根汤”之异名:芦根饮子
摘 录 |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为《圣济总录》卷一〇二“芦根汤”之异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