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黑膏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加减黑膏汤|组成=生地15克 淡豉4.5克 连翘9克 荆芥4.5克 甘草1.5克 葱白3枚|制法=|性状=|用法=水煎,去滓温服。取微汗。|功用=|主治=滋阴解表。治妊娠阴虚,外感温邪,脉浮数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方剂|方名=《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加减黑膏汤|组成=生地15克 淡豉4.5克 连翘9克 荆芥4.5克 甘草1.5克 葱白3枚|制法=|性状=|用法=水煎,去滓温服。取微汗。|功用=|主治=滋阴解表。治妊娠阴虚,外感温邪,脉浮数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方剂|方名=《喉痧症治概要》:加减黑膏汤|组成=淡豆豉9克 薄荷叶2.4克 连翘壳9克 炙僵蚕9克 鲜生地12克 熟石膏12克 京赤芍6克 净蝉衣2.4克 鲜石斛12克 生甘草1.8克 象贝母9克 浮萍草9克 鲜竹叶30张 茅根(去心)芦根(去节)各30克|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治疫邪不达,消烁阴液,痧麻布而不透,发热无汗,咽喉肿红燥痛白腐,口渴烦躁,舌红绛起刺,或舌黑糙无津之重症。|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方剂|方名=《喉痧症治概要》:加减黑膏汤|组成=淡豆豉9克 薄荷叶2.4克 连翘壳9克 炙僵蚕9克 鲜生地12克 熟石膏12克 京赤芍6克 净蝉衣2.4克 鲜石斛12克 生甘草1.8克 象贝母9克 浮萍草9克 鲜竹叶30张 茅根(去心)芦根(去节)各30克|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治疫邪不达,消烁阴液,痧麻布而不透,发热无汗,咽喉肿红燥痛白腐,口渴烦躁,舌红绛起刺,或舌黑糙无津之重症。|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7的最新版本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加减黑膏汤

组 成 生地15克 淡豉4.5克 连翘9克 荆芥4.5克 甘草1.5克 葱白3枚
用 法 水煎,去滓温服。取微汗。
主 治 滋阴解表。治妊娠阴虚,外感温邪,脉浮数者。
摘 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喉痧症治概要》:加减黑膏汤

组 成 淡豆豉9克 薄荷叶2.4克 连翘壳9克 炙僵蚕9克 鲜生地12克 熟石膏12克 京赤芍6克 净蝉衣2.4克 鲜石斛12克 生甘草1.8克 象贝母9克 浮萍草9克 鲜竹叶30张 茅根(去心)芦根(去节)各30克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治疫邪不达,消烁阴液,痧麻布而不透,发热无汗,咽喉肿红燥痛白腐,口渴烦躁,舌红绛起刺,或舌黑糙无津之重症。
摘 录 《喉痧症治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