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老膏: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疡科捷径》卷中:国老膏|组成=当归3两,甘草3两。|制法=上药用桑柴文武火煎头、二、三汁去滓,再煎成膏。|性状=|用法=每服3-4钱,清晨以无灰酒冲下。|功用=|主治=悬痈。|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疡科捷径》卷中}}
{{方剂|方名=《疡科捷径》卷中:国老膏|组成=当归3两,甘草3两。|制法=上药用桑柴文武火煎头、二、三汁去滓,再煎成膏。|性状=|用法=每服3-4钱,清晨以无灰酒冲下。|功用=|主治=悬痈。|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疡科捷径》卷中}}


{{方剂|方名=《普济本事方》卷六:国老膏|异名=独圣汤|组成=横纹甘草1斤。|制法=上药擘开捶碎,用水1斗,浸2宿(夏浸1宿),挼细,夹绢滤去滓,入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性状=|用法=独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普济方》本方用法:每服一二匙。卧时一服,五更一服,无灰酒浸化,白汤亦可。药后微利无妨,取下恶物效。|功用=|主治=消肿逐毒,解燥药丹剂之毒。主痈疽。素服丹石刚剂,而致丹毒发,生于背,形如汤火所伤,细癗无数。赤晕延开,发时其渴非常。|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六}}
{{方剂|方名=《普济本事方》卷六:国老膏|异名=独圣汤|组成=横纹甘草1斤。|制法=上药擘开捶碎,用水1斗,浸2宿(夏浸1宿),挼细,夹绢滤去滓,入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性状=|用法=独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普济方》本方用法:每服一二匙。卧时一服,五更一服,无灰酒浸化,白汤亦可。药后微利无妨,取下恶物效。|功用=|主治=消肿逐毒,解燥药丹剂之毒。主痈疽。素服丹石刚剂,而致丹毒发,生于背,形如汤火所伤,细癗无数。赤晕延开,发时其渴非常。|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普济本事方》卷六}}

2023年8月20日 (日) 00:00的最新版本

《疡科捷径》卷中:国老膏

组 成 当归3两,甘草3两。
制 法 上药用桑柴文武火煎头、二、三汁去滓,再煎成膏。
用 法 每服3-4钱,清晨以无灰酒冲下。
主 治 悬痈。
摘 录 《疡科捷径》卷中

《普济本事方》卷六:国老膏

异 名 独圣汤
组 成 横纹甘草1斤。
制 法 上药擘开捶碎,用水1斗,浸2宿(夏浸1宿),挼细,夹绢滤去滓,入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
用 法 独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普济方》本方用法:每服一二匙。卧时一服,五更一服,无灰酒浸化,白汤亦可。药后微利无妨,取下恶物效。
主 治 消肿逐毒,解燥药丹剂之毒。主痈疽。素服丹石刚剂,而致丹毒发,生于背,形如汤火所伤,细癗无数。赤晕延开,发时其渴非常。
摘 录 《普济本事方》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