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栀子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三十一:麻黄栀子汤|组成=麻黄(去节)1两,山栀子仁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雄鼠粪(炒)3-7粒。|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葱白5寸,豉10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吃葱豉粥,衣被盖覆取汗。|功用=|主治=伤寒愈后,因饮食动作致劳复如初。|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三十一:麻黄栀子汤|组成=麻黄(去节)1两,山栀子仁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雄鼠粪(炒)3-7粒。|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葱白5寸,豉10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吃葱豉粥,衣被盖覆取汗。|功用=|主治=伤寒愈后,因饮食动作致劳复如初。|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六十一:麻黄栀子汤|组成=麻黄(去根节)半两,栀子仁7枚,甘草(炙)3分。|制法=上各锉细。|性状=|用法=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分2次温服。服药前宜先烙上脘穴,更灸20壮,次烙气海、下廉、内乳等穴,不愈,灸气海、天窗100壮。|功用=|主治=阴黄。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六十一:麻黄栀子汤|组成=麻黄(去根节)半两,栀子仁7枚,甘草(炙)3分。|制法=上各锉细。|性状=|用法=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分2次温服。服药前宜先烙上脘穴,更灸20壮,次烙气海、下廉、内乳等穴,不愈,灸气海、天窗100壮。|功用=|主治=阴黄。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方剂|方名=《麻症集成》卷三:麻黄栀子汤|组成=麻黄、黄芩、石膏、连翘、蝉蜕、黑栀、川连、红花、力子、甘草。|制法=|性状=|用法=[br]便结,加大黄。|功用=|主治=麻疹标闭,火毒内郁,烦躁,或出或不出。|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方剂|方名=《麻症集成》卷三:麻黄栀子汤|组成=麻黄、黄芩、石膏、连翘、蝉蜕、黑栀、川连、红花、力子、甘草。|制法=|性状=|用法=[br]便结,加大黄。|功用=|主治=麻疹标闭,火毒内郁,烦躁,或出或不出。|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2023年8月20日 (日) 00:38的最新版本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麻黄栀子汤

组 成 麻黄(去节)1两,山栀子仁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雄鼠粪(炒)3-7粒。
制 法 上为粗末。
用 法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葱白5寸,豉10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良久,吃葱豉粥,衣被盖覆取汗。
主 治 伤寒愈后,因饮食动作致劳复如初。
摘 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麻黄栀子汤

组 成 麻黄(去根节)半两,栀子仁7枚,甘草(炙)3分。
制 法 上各锉细。
用 法 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分2次温服。服药前宜先烙上脘穴,更灸20壮,次烙气海、下廉、内乳等穴,不愈,灸气海、天窗100壮。
主 治 阴黄。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
摘 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麻症集成》卷三:麻黄栀子汤

组 成 麻黄、黄芩、石膏、连翘、蝉蜕、黑栀、川连、红花、力子、甘草。
用 法 [br]便结,加大黄。
主 治 麻疹标闭,火毒内郁,烦躁,或出或不出。
摘 录 《麻症集成》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