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汤: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经验方》:酸枣汤|组成=酸枣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酸枣50克,加水500克,文火煎1小时,加白糖适量。|性状=|用法=每日服1次,随量饮。|功用=|主治=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转氨酶高、心烦不安患者。|加减=| |
{{方剂|方名=《经验方》:酸枣汤|组成=酸枣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酸枣50克,加水500克,文火煎1小时,加白糖适量。|性状=|用法=每日服1次,随量饮。|功用=|主治=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转氨酶高、心烦不安患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经验方》}} |
||
{{方剂|方名=《金匮要略》卷上:酸枣汤|组成=酸枣仁18克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芎藭6克|制法=|性状=|用法=上五味,用水1.6升,先煮酸枣仁,煎至1.2升,再入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三服。|功用=|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晒干口燥,脉弦或细数。|加减=| |
{{方剂|方名=《金匮要略》卷上:酸枣汤|组成=酸枣仁18克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芎藭6克|制法=|性状=|用法=上五味,用水1.6升,先煮酸枣仁,煎至1.2升,再入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三服。|功用=|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晒干口燥,脉弦或细数。|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本方所治失眠,乃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方中酸枣仁补肝益血,养心宁神,为君;肝血不足,其条达之性不遂,故以川芎疏达肝气,为臣;知母清热养阴以除烦,茯苓宁心神而健脾,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五味,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 |
||
按:本方方名据医统正脉本《金匮要略》;明赵开美仿刻本作“酸枣仁汤”。|来源=|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
按:本方方名据医统正脉本《金匮要略》;明赵开美仿刻本作“酸枣仁汤”。|来源=|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
2023年8月20日 (日) 00:35的最新版本
《经验方》:酸枣汤
组 成 | 酸枣50克 白糖适量 |
制 法 | 将酸枣50克,加水500克,文火煎1小时,加白糖适量。 |
用 法 | 每日服1次,随量饮。 |
主 治 | 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转氨酶高、心烦不安患者。 |
摘 录 | 《经验方》 |
《金匮要略》卷上:酸枣汤
组 成 | 酸枣仁18克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芎藭6克 |
用 法 | 上五味,用水1.6升,先煮酸枣仁,煎至1.2升,再入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三服。 |
主 治 |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晒干口燥,脉弦或细数。 |
备 注 | 本方所治失眠,乃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方中酸枣仁补肝益血,养心宁神,为君;肝血不足,其条达之性不遂,故以川芎疏达肝气,为臣;知母清热养阴以除烦,茯苓宁心神而健脾,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五味,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 按:本方方名据医统正脉本《金匮要略》;明赵开美仿刻本作“酸枣仁汤”。 |
摘 录 | 《金匮要略》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