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养心丸: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中国药典》: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25g 党参25g 炙黄芪100g 川芎100g 当归100g 茯苓200g 远志(制)25g 酸枣仁25g 肉桂25g 五味子(蒸)25g 半夏曲100g 炙甘草10g 朱砂30g|制法=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柏子仁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5~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性状=为棕色的水蜜丸、棕色至棕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先甜而后苦、微麻。|用法=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功用=|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加减=|注意=|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贮藏=密封。|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中国药典》}}
{{方剂|方名=《中国药典》: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25g 党参25g 炙黄芪100g 川芎100g 当归100g 茯苓200g 远志(制)25g 酸枣仁25g 肉桂25g 五味子(蒸)25g 半夏曲100g 炙甘草10g 朱砂30g|制法=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柏子仁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5~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性状=为棕色的水蜜丸、棕色至棕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先甜而后苦、微麻。|用法=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功用=|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加减=|宜忌=|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贮藏=密封。|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中国药典》}}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引《集验方》: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鲜白不抽炽者,以纸包捶去油)2两,白茯神2两,酸枣仁2两,五味子半两,当归身2两,生地黄2两,甘草半两,辰砂(细研)半两,犀角(镑)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子大,金箔为农。|性状=|用法=《丸散育丹集成》有黄耆。治[[血虚内热]],失眠心悸,及妇女经少,瘦损潮热。|功用=|主治=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引《集验方》}}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引《集验方》: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鲜白不抽炽者,以纸包捶去油)2两,白茯神2两,酸枣仁2两,五味子半两,当归身2两,生地黄2两,甘草半两,辰砂(细研)半两,犀角(镑)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子大,金箔为农。|性状=|用法=《丸散育丹集成》有黄耆。治[[血虚内热]],失眠心悸,及妇女经少,瘦损潮热。|功用=|主治=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引《集验方》}}


{{方剂|方名=《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蒸,晒,去壳)4两,枸杞子(酒洗,晒)3两,麦门冬(去心)1两,当归(酒浸)1两,石菖蒲(去毛,洗净)1两,茯神(去皮心)1两,熟地(酒蒸)2两,元参2两,甘草(去粗皮)5钱。|制法=上为末,内除柏子仁、熟地黄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末和匀,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40-50丸,临睡白汤送下。|功用=|主治=养心安神,补肾滋阴。主治:营血不足,心肾失调所致的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夜寐多梦,健忘盗汗。|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
{{方剂|方名=《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蒸,晒,去壳)4两,枸杞子(酒洗,晒)3两,麦门冬(去心)1两,当归(酒浸)1两,石菖蒲(去毛,洗净)1两,茯神(去皮心)1两,熟地(酒蒸)2两,元参2两,甘草(去粗皮)5钱。|制法=上为末,内除柏子仁、熟地黄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末和匀,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40-50丸,临睡白汤送下。|功用=|主治=养心安神,补肾滋阴。主治:营血不足,心肾失调所致的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夜寐多梦,健忘盗汗。|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卷七叶引《集验方》: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鲜白不油者,以纸包,捶去油)白茯神 酸枣仁 生地黄 当归身各60克 五味子 辰砂(细研)犀角(镑)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性状=|用法=午后、临卧津嚼1丸。|功用=|主治=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叶引《集验方》}}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卷七叶引《集验方》:柏子养心丸|组成=柏子仁(鲜白不油者,以纸包,捶去油)白茯神 酸枣仁 生地黄 当归身各60克 五味子 辰砂(细研)犀角(镑)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性状=|用法=午后、临卧津嚼1丸。|功用=|主治=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叶引《集验方》}}

2023年8月20日 (日) 00:12的最新版本

《中国药典》:柏子养心丸

组 成 柏子仁25g 党参25g 炙黄芪100g 川芎100g 当归100g 茯苓200g 远志(制)25g 酸枣仁25g 肉桂25g 五味子(蒸)25g 半夏曲100g 炙甘草10g 朱砂30g
制 法 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柏子仁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5~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 状 为棕色的水蜜丸、棕色至棕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先甜而后苦、微麻。
用 法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主 治 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规 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 藏 密封。
摘 录 《中国药典》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引《集验方》:柏子养心丸

组 成 柏子仁(鲜白不抽炽者,以纸包捶去油)2两,白茯神2两,酸枣仁2两,五味子半两,当归身2两,生地黄2两,甘草半两,辰砂(细研)半两,犀角(镑)半两。
制 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子大,金箔为农。
用 法 《丸散育丹集成》有黄耆。治血虚内热,失眠心悸,及妇女经少,瘦损潮热。
主 治 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
摘 录 《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引《集验方》

《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

组 成 柏子仁(蒸,晒,去壳)4两,枸杞子(酒洗,晒)3两,麦门冬(去心)1两,当归(酒浸)1两,石菖蒲(去毛,洗净)1两,茯神(去皮心)1两,熟地(酒蒸)2两,元参2两,甘草(去粗皮)5钱。
制 法 上为末,内除柏子仁、熟地黄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药末和匀,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40-50丸,临睡白汤送下。
主 治 养心安神,补肾滋阴。主治:营血不足,心肾失调所致的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夜寐多梦,健忘盗汗。
摘 录 《医部全录》卷三三一引《体仁汇编》

《古今医统》卷七叶引《集验方》:柏子养心丸

组 成 柏子仁(鲜白不油者,以纸包,捶去油)白茯神 酸枣仁 生地黄 当归身各60克 五味子 辰砂(细研)犀角(镑)甘草各15克
制 法 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
用 法 午后、临卧津嚼1丸。
主 治 心劳太过,神不守舍,合眼则梦,遗泄不常。
摘 录 《古今医统》卷七叶引《集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