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起散: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袖珍方》卷一:喝起散|组成=麻黄、葛根、石膏、川芎、升麻、甘草、羌活、防风各等分。|制法=|性状=|用法=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通口服,不拘时候。[br]春,加麻黄;夏,减麻黄5钱,加石膏。|功用=|主治=秋冬伤风、伤寒。|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袖珍方》卷一}}
{{方剂|方名=《袖珍方》卷一:喝起散|组成=麻黄、葛根、石膏、川芎、升麻、甘草、羌活、防风各等分。|制法=|性状=|用法=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通口服,不拘时候。[br]春,加麻黄;夏,减麻黄5钱,加石膏。|功用=|主治=秋冬伤风、伤寒。|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袖珍方》卷一}}


{{方剂|方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五:喝起散|组成=半夏1两(汤洗7次,为末),生姜4两(研取汁,和半夏末拌作饼,如稀,入少面),朱砂(水飞)1分,滑石1分,白矾(生)1分,没石子3个。|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1字,煎冬瓜汤调下,不拘时候。如1服醒,便止后服。|功用=|主治=小儿因吐泻生风,变慢惊,或作慢脾风。|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五}}
{{方剂|方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五:喝起散|组成=半夏1两(汤洗7次,为末),生姜4两(研取汁,和半夏末拌作饼,如稀,入少面),朱砂(水飞)1分,滑石1分,白矾(生)1分,没石子3个。|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1字,煎冬瓜汤调下,不拘时候。如1服醒,便止后服。|功用=|主治=小儿因吐泻生风,变慢惊,或作慢脾风。|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五}}


{{方剂|方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喝起散|组成=苍术(泔浸)2两,麻黄(去节)2两,荆芥2两,石膏(煅)3两,大黄1两半,栝楼根1两,干葛1两,芍药1两,白芷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葱白3寸,煎至7分,食前服。|功用=|主治=诸疫。|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方剂|方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喝起散|组成=苍术(泔浸)2两,麻黄(去节)2两,荆芥2两,石膏(煅)3两,大黄1两半,栝楼根1两,干葛1两,芍药1两,白芷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葱白3寸,煎至7分,食前服。|功用=|主治=诸疫。|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9的最新版本

《袖珍方》卷一:喝起散

组 成 麻黄、葛根、石膏、川芎、升麻、甘草、羌活、防风各等分。
用 法 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通口服,不拘时候。[br]春,加麻黄;夏,减麻黄5钱,加石膏。
主 治 秋冬伤风、伤寒。
摘 录 《袖珍方》卷一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五:喝起散

组 成 半夏1两(汤洗7次,为末),生姜4两(研取汁,和半夏末拌作饼,如稀,入少面),朱砂(水飞)1分,滑石1分,白矾(生)1分,没石子3个。
制 法 上为细末。
用 法 每服1字,煎冬瓜汤调下,不拘时候。如1服醒,便止后服。
主 治 小儿因吐泻生风,变慢惊,或作慢脾风。
摘 录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五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喝起散

组 成 苍术(泔浸)2两,麻黄(去节)2两,荆芥2两,石膏(煅)3两,大黄1两半,栝楼根1两,干葛1两,芍药1两,白芷1两,甘草1两。
制 法 上为末。
用 法 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葱白3寸,煎至7分,食前服。
主 治 诸疫。
摘 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