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饮: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方出《元戎》,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地骨皮饮|组成=四物汤加丹皮、地骨皮。|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妇人骨蒸;痈疽溃后,但热不寒。|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方出《元戎》,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方剂|方名=方出《元戎》,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地骨皮饮|组成=四物汤加丹皮、地骨皮。|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妇人骨蒸;痈疽溃后,但热不寒。|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方出《元戎》,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一六八:地骨皮饮|组成=地骨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瞿麦穗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山栀子仁1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木通(锉)1两半,人参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1钱匕,水7分,加竹茹少许,同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小儿潮热,盗汗心忪,及骨蒸劳热。|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一六八:地骨皮饮|组成=地骨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瞿麦穗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山栀子仁1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木通(锉)1两半,人参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1钱匕,水7分,加竹茹少许,同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小儿潮热,盗汗心忪,及骨蒸劳热。|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五十八:地骨皮饮|组成=地骨皮(锉)1两半,土瓜根(锉)1两半,栝楼根(锉)1两半,芦根(锉)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2两,枣7枚(去核)。|制法=上锉,如麻豆大。|性状=|用法=每服4钱匕,水1盏,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五十八:地骨皮饮|组成=地骨皮(锉)1两半,土瓜根(锉)1两半,栝楼根(锉)1两半,芦根(锉)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2两,枣7枚(去核)。|制法=上锉,如麻豆大。|性状=|用法=每服4钱匕,水1盏,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地骨皮饮|组成=地骨皮(洗)2两,麦门冬(去心)2两,酸枣仁(炒)3两。|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功用=|主治=伤寒后虚烦客热,累夜不得睡眠,头痛眼疼迷闷。|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地骨皮饮|组成=地骨皮(洗)2两,麦门冬(去心)2两,酸枣仁(炒)3两。|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功用=|主治=伤寒后虚烦客热,累夜不得睡眠,头痛眼疼迷闷。|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地骨皮饮|组成=柴胡(去芦)地骨皮各90克 知母 甘草(炙)鳖甲(醋炙黄)黄芩 人参各7.5克 赤茯苓15克|制法=上药研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6~9克,加生姜1片、乌梅1个,水煎服。|功用=|主治=主小儿骨蒸,潮热往来,心膈烦悸,及热病后低热不退。|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地骨皮饮|组成=柴胡(去芦)地骨皮各90克 知母 甘草(炙)鳖甲(醋炙黄)黄芩 人参各7.5克 赤茯苓15克|制法=上药研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6~9克,加生姜1片、乌梅1个,水煎服。|功用=|主治=主小儿骨蒸,潮热往来,心膈烦悸,及热病后低热不退。|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方剂|方名=《不知医必要》卷三:地骨皮饮|组成=生地1钱,沙参8分,丹皮6分,地骨皮1钱5分,党参(去芦)7分,白芍(酒炒)7分,甘草4分。|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小儿发热,昼静夜热。|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方剂|方名=《不知医必要》卷三:地骨皮饮|组成=生地1钱,沙参8分,丹皮6分,地骨皮1钱5分,党参(去芦)7分,白芍(酒炒)7分,甘草4分。|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小儿发热,昼静夜热。|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9的最新版本

方出《元戎》,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地骨皮饮

组 成 四物汤加丹皮、地骨皮。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妇人骨蒸;痈疽溃后,但热不寒。
摘 录 方出《元戎》,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地骨皮饮

组 成 地骨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瞿麦穗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山栀子仁1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炒)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木通(锉)1两半,人参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
制 法 上为粗末。
用 法 每服1钱匕,水7分,加竹茹少许,同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 治 小儿潮热,盗汗心忪,及骨蒸劳热。
摘 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地骨皮饮

组 成 地骨皮(锉)1两半,土瓜根(锉)1两半,栝楼根(锉)1两半,芦根(锉)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2两,枣7枚(去核)。
制 法 上锉,如麻豆大。
用 法 每服4钱匕,水1盏,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 治 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
摘 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地骨皮饮

组 成 地骨皮(洗)2两,麦门冬(去心)2两,酸枣仁(炒)3两。
制 法 上为粗末。
用 法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主 治 伤寒后虚烦客热,累夜不得睡眠,头痛眼疼迷闷。
摘 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地骨皮饮

组 成 柴胡(去芦)地骨皮各90克 知母 甘草(炙)鳖甲(醋炙黄)黄芩 人参各7.5克 赤茯苓15克
制 法 上药研为粗末。
用 法 每服6~9克,加生姜1片、乌梅1个,水煎服。
主 治 主小儿骨蒸,潮热往来,心膈烦悸,及热病后低热不退。
摘 录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不知医必要》卷三:地骨皮饮

组 成 生地1钱,沙参8分,丹皮6分,地骨皮1钱5分,党参(去芦)7分,白芍(酒炒)7分,甘草4分。
主 治 小儿发热,昼静夜热。
摘 录 《不知医必要》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