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汤: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孙宜林方:夏枯草汤|组成=夏枯草50克,香附20克,昆布20克,海藻20克,牡蛎35克,黄药子25克,射干20克,连翘20克,龙胆草15克,海浮石30克。|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主治=清热解郁,祛痰软坚。主气郁化火,痰凝经络。|加减=| |
{{方剂|方名=孙宜林方:夏枯草汤|组成=夏枯草50克,香附20克,昆布20克,海藻20克,牡蛎35克,黄药子25克,射干20克,连翘20克,龙胆草15克,海浮石30克。|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主治=清热解郁,祛痰软坚。主气郁化火,痰凝经络。|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孙宜林方}} |
||
{{方剂|方名=《外科正宗》卷二:夏枯草汤|组成=夏枯草6克 当归9克 白术 茯苓 桔梗 陈皮 生地 柴胡 甘草 贝母 香附 白芍各3克 白芷 红花各0.9克|制法=|性状=|用法=先将夏枯草用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滤清,同药煎至400毫升,食后服,将药滓同前夏枯草滓,共再煎至300~350毫升,临卧时入酒适量和服。宜食淡味物件。|功用=|主治=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来溃,或已溃日久成漏,形体消瘦,饮食不甘,寒热如疟,渐成劳瘵。|加减=| |
{{方剂|方名=《外科正宗》卷二:夏枯草汤|组成=夏枯草6克 当归9克 白术 茯苓 桔梗 陈皮 生地 柴胡 甘草 贝母 香附 白芍各3克 白芷 红花各0.9克|制法=|性状=|用法=先将夏枯草用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滤清,同药煎至400毫升,食后服,将药滓同前夏枯草滓,共再煎至300~350毫升,临卧时入酒适量和服。宜食淡味物件。|功用=|主治=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来溃,或已溃日久成漏,形体消瘦,饮食不甘,寒热如疟,渐成劳瘵。|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8的最新版本
孙宜林方:夏枯草汤
组 成 | 夏枯草50克,香附20克,昆布20克,海藻20克,牡蛎35克,黄药子25克,射干20克,连翘20克,龙胆草15克,海浮石30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主 治 | 清热解郁,祛痰软坚。主气郁化火,痰凝经络。 |
摘 录 | 孙宜林方 |
《外科正宗》卷二:夏枯草汤
组 成 | 夏枯草6克 当归9克 白术 茯苓 桔梗 陈皮 生地 柴胡 甘草 贝母 香附 白芍各3克 白芷 红花各0.9克 |
用 法 | 先将夏枯草用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滤清,同药煎至400毫升,食后服,将药滓同前夏枯草滓,共再煎至300~350毫升,临卧时入酒适量和服。宜食淡味物件。 |
主 治 | 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来溃,或已溃日久成漏,形体消瘦,饮食不甘,寒热如疟,渐成劳瘵。 |
摘 录 | 《外科正宗》卷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