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毒丹: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治痧要略》:化毒丹|组成=银花1两,薄荷1两,僵蚕1两,细辛5钱,枳壳5钱,瓜蒌5钱,川贝母2两。|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6分,清茶稍冷调下。|功用=|主治=痰气壅盛。|加减=| |
{{方剂|方名=《治痧要略》:化毒丹|组成=银花1两,薄荷1两,僵蚕1两,细辛5钱,枳壳5钱,瓜蒌5钱,川贝母2两。|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6分,清茶稍冷调下。|功用=|主治=痰气壅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治痧要略》}} |
||
{{方剂|方名=《玉机微义》卷五十:化毒丹|组成=生地黄5两,熟地黄5两,天门冬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玄参2两,甘草(炙)2两,甜消2两,青黛1两半。|制法=上为末,入消,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性状=|用法=每服半丸或1丸,水送下。|功用=|主治=心胃内热,惊悸。胎毒及痘后头面生疮,眼目肿痛,或口舌生疮,口干作渴,大便坚实。|加减=| |
{{方剂|方名=《玉机微义》卷五十:化毒丹|组成=生地黄5两,熟地黄5两,天门冬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玄参2两,甘草(炙)2两,甜消2两,青黛1两半。|制法=上为末,入消,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性状=|用法=每服半丸或1丸,水送下。|功用=|主治=心胃内热,惊悸。胎毒及痘后头面生疮,眼目肿痛,或口舌生疮,口干作渴,大便坚实。|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玉机微义》卷五十}} |
||
{{方剂|方名=《玉衡》卷下:化毒丹|组成=金银花1两,薄荷1两,细辛5钱,枳壳5钱,川贝母2两。|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6分,细茶稍冷调下。|功用=|主治=痧胀,痰气壅盛。|加减=| |
{{方剂|方名=《玉衡》卷下:化毒丹|组成=金银花1两,薄荷1两,细辛5钱,枳壳5钱,川贝母2两。|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6分,细茶稍冷调下。|功用=|主治=痧胀,痰气壅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玉衡》卷下}} |
||
{{方剂|方名=《医学集成》卷三:化毒丹|组成=生地、当归、赤芍、荆芥、防风、大力、连翘、黄芩、犀角、薄荷、桔梗、甘草。|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痘疮余毒成痈。|加减=| |
{{方剂|方名=《医学集成》卷三:化毒丹|组成=生地、当归、赤芍、荆芥、防风、大力、连翘、黄芩、犀角、薄荷、桔梗、甘草。|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痘疮余毒成痈。|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
{{方剂|方名=《疡医大全》卷十八:化毒丹|组成=人参3钱,甘草1钱,硼砂1分,冰片1分,轻粉5厘。|制法=上各为细末,和匀。|性状=|用法=用小刀略破其皮1分后,以本方敷之,即化为水。如足上生瘤如斗大者,不必破碎治之,止用针轻轻刺1小针眼,以本方敷之,必流水不止,急用煎方治之:人参3两,黄耆3两,生甘草5两,薏苡仁5两,白芥子3钱,水煎服,2剂即消尽其水,而人绝无惫色。|功用=|主治=手臂生疮,变成大块;或肚上生疮,终年不去,或如拳头大者;或足上生瘤如斗大者。|加减=| |
{{方剂|方名=《疡医大全》卷十八:化毒丹|组成=人参3钱,甘草1钱,硼砂1分,冰片1分,轻粉5厘。|制法=上各为细末,和匀。|性状=|用法=用小刀略破其皮1分后,以本方敷之,即化为水。如足上生瘤如斗大者,不必破碎治之,止用针轻轻刺1小针眼,以本方敷之,必流水不止,急用煎方治之:人参3两,黄耆3两,生甘草5两,薏苡仁5两,白芥子3钱,水煎服,2剂即消尽其水,而人绝无惫色。|功用=|主治=手臂生疮,变成大块;或肚上生疮,终年不去,或如拳头大者;或足上生瘤如斗大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
||
{{方剂|方名=《疡科遗编》卷下:化毒丹|组成=乳香1钱,川连1钱,川贝1钱,赤芍2钱,冰片2分,雄黄钱半,花粉钱半,甘草7分。|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湿处干掺,干处油调涂。|功用=|主治=小儿头疮,痘后毒疮。|加减=| |
{{方剂|方名=《疡科遗编》卷下:化毒丹|组成=乳香1钱,川连1钱,川贝1钱,赤芍2钱,冰片2分,雄黄钱半,花粉钱半,甘草7分。|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湿处干掺,干处油调涂。|功用=|主治=小儿头疮,痘后毒疮。|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
||
{{方剂|方名=《外科精义》卷下:化毒丹|组成=没药 乳香各15克 草乌头(醋浸泡制)浮石(烧赤,酣淬七次,研)各30克 巴豆49个(去皮,生用,另研)|制法=上五味,为细末,用浮石、乌头醋打面糊为丸,如豌豆大。|性状=|用法=每服5~7丸,食后冷酒送下。取快利二三行或吐出恶物为效。|功用=|主治=解毒消肿。治恶疮肿毒,初觉一二日,咳逆烦闷,或咽喉闭塞,发热恶寒。|加减=| |
{{方剂|方名=《外科精义》卷下:化毒丹|组成=没药 乳香各15克 草乌头(醋浸泡制)浮石(烧赤,酣淬七次,研)各30克 巴豆49个(去皮,生用,另研)|制法=上五味,为细末,用浮石、乌头醋打面糊为丸,如豌豆大。|性状=|用法=每服5~7丸,食后冷酒送下。取快利二三行或吐出恶物为效。|功用=|主治=解毒消肿。治恶疮肿毒,初觉一二日,咳逆烦闷,或咽喉闭塞,发热恶寒。|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
||
{{方剂|方名=《外科百效》卷一:化毒丹|组成=煅石膏1两,轻粉5分。|制法=|性状=|用法=上为极细末服。|功用=|主治=恶疮作痒。|加减=| |
{{方剂|方名=《外科百效》卷一:化毒丹|组成=煅石膏1两,轻粉5分。|制法=|性状=|用法=上为极细末服。|功用=|主治=恶疮作痒。|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外科百效》卷一}} |
||
{{方剂|方名=《寿世新编》:化毒丹|异名=化毒丸|组成=真犀角1两,川黄连1两,桔梗1两,玄参1两,薄荷叶1两,粉甘草1两,青黛5钱,大黄(酒蒸9次)5钱,朱砂3钱(另研极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丸重1钱2分。|性状=|用法=化毒丸(《丁甘仁家传珍方选》)。|功用=|主治=一切胎热毒,游风丹毒,热疖口疳,疳火,燥渴,烦躁,大便结,小便涩赤。|加减=| |
{{方剂|方名=《寿世新编》:化毒丹|异名=化毒丸|组成=真犀角1两,川黄连1两,桔梗1两,玄参1两,薄荷叶1两,粉甘草1两,青黛5钱,大黄(酒蒸9次)5钱,朱砂3钱(另研极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丸重1钱2分。|性状=|用法=化毒丸(《丁甘仁家传珍方选》)。|功用=|主治=一切胎热毒,游风丹毒,热疖口疳,疳火,燥渴,烦躁,大便结,小便涩赤。|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寿世新编》}} |
||
{{方剂|方名=《摄生众妙方》卷十:化毒丹|组成=甘草3钱,桔梗5钱,玄参1两,人参3钱,茯苓2钱,薄荷5钱,青黛5钱,牙消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性状=|用法=薄荷汤化下。|功用=|主治=小儿一切胎毒,口舌生疮肿胀,木舌、重舌,牙根肿胀。|加减=| |
{{方剂|方名=《摄生众妙方》卷十:化毒丹|组成=甘草3钱,桔梗5钱,玄参1两,人参3钱,茯苓2钱,薄荷5钱,青黛5钱,牙消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性状=|用法=薄荷汤化下。|功用=|主治=小儿一切胎毒,口舌生疮肿胀,木舌、重舌,牙根肿胀。|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
||
{{方剂|方名=《青囊秘传》:化毒丹|组成=金银花2两,夏枯草4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性状=|用法=每服3钱。|功用=|主治=解热毒。主|加减=| |
{{方剂|方名=《青囊秘传》:化毒丹|组成=金银花2两,夏枯草4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性状=|用法=每服3钱。|功用=|主治=解热毒。主|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青囊秘传》}} |
||
{{方剂|方名=《麻科活人全书》卷四:化毒丹|组成=薄荷叶2钱,荆芥穗2钱,雄黄2钱,辰砂2钱,朴消1钱,牙消2钱5分,硼砂2钱5分,甘草2钱5分,桔梗5钱,山豆根1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以竹管吹入咽中;或以水调服。|功用=|主治=瘄证咽痛不堪。|加减=| |
{{方剂|方名=《麻科活人全书》卷四:化毒丹|组成=薄荷叶2钱,荆芥穗2钱,雄黄2钱,辰砂2钱,朴消1钱,牙消2钱5分,硼砂2钱5分,甘草2钱5分,桔梗5钱,山豆根1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以竹管吹入咽中;或以水调服。|功用=|主治=瘄证咽痛不堪。|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四}} |
||
{{方剂|方名=《救产全书》:化毒丹|组成=粉甘草末4钱,川黄连1钱,锦纹大黄1钱5分,飞细朱砂6分。|制法=|性状=|用法=上药预先备下,俟儿生,即用大当归1枝,重2钱,大生地1枝,重2钱,无灰好酒1碗许,将归、地2味煎取稠汁,再用水半碗,煨归、地2味,取汁盏余,将大黄末煨熟;合甘草、黄连、朱砂,用前稠汁调小儿上腭,但看药尽,即再抹之,务于1月之内服完,如药干,另用当归地黄煮汁和之。|功用=|主治=稀痘。主|加减=| |
{{方剂|方名=《救产全书》:化毒丹|组成=粉甘草末4钱,川黄连1钱,锦纹大黄1钱5分,飞细朱砂6分。|制法=|性状=|用法=上药预先备下,俟儿生,即用大当归1枝,重2钱,大生地1枝,重2钱,无灰好酒1碗许,将归、地2味煎取稠汁,再用水半碗,煨归、地2味,取汁盏余,将大黄末煨熟;合甘草、黄连、朱砂,用前稠汁调小儿上腭,但看药尽,即再抹之,务于1月之内服完,如药干,另用当归地黄煮汁和之。|功用=|主治=稀痘。主|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救产全书》}} |
||
{{方剂|方名=《简明医彀》卷六:化毒丹|组成=玄参1两,桔梗1两,茯苓8钱,青黛(画家用者)3钱,甘草3钱,牙消2钱。|制法=上为末,和黛、消,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银箔为衣。|性状=|用法=每服半丸,薄荷泡汤调化,抹儿口内上腭,汤送下。|功用=|主治=热邪蕴积,口舌生疮,遍身(疒乘)赖,游风丹毒,疮疡疥癣,初生一切胎中热毒致病,及痘疹后余毒之患。|加减=| |
{{方剂|方名=《简明医彀》卷六:化毒丹|组成=玄参1两,桔梗1两,茯苓8钱,青黛(画家用者)3钱,甘草3钱,牙消2钱。|制法=上为末,和黛、消,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银箔为衣。|性状=|用法=每服半丸,薄荷泡汤调化,抹儿口内上腭,汤送下。|功用=|主治=热邪蕴积,口舌生疮,遍身(疒乘)赖,游风丹毒,疮疡疥癣,初生一切胎中热毒致病,及痘疹后余毒之患。|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简明医彀》卷六}} |
||
{{方剂|方名=《喉科枕秘》:化毒丹|组成=防风1两,连翘1两,桔梗1两,荆芥穗1两,当归(酒洗)1两,甘草5分,赤芍5分,山栀5分,黄芩5分,元参5分,薄荷5分,山豆根5分,犀角5分,羚羊角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性状=|用法=灯心、竹叶汤送下。|功用=|主治=咽喉肿毒疼痛。|加减=| |
{{方剂|方名=《喉科枕秘》:化毒丹|组成=防风1两,连翘1两,桔梗1两,荆芥穗1两,当归(酒洗)1两,甘草5分,赤芍5分,山栀5分,黄芩5分,元参5分,薄荷5分,山豆根5分,犀角5分,羚羊角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性状=|用法=灯心、竹叶汤送下。|功用=|主治=咽喉肿毒疼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喉科枕秘》}} |
||
{{方剂|方名=《古方汇精》卷四:化毒丹|组成=元参2钱,桔梗2钱,赤苓2钱,黄连1钱,龙胆草1钱,薄荷1钱,青黛1钱,连翘1钱,甘草5分。|制法=|性状=|用法=加灯草20寸,水煎服。|功用=|主治=猴子疳。|加减=| |
{{方剂|方名=《古方汇精》卷四:化毒丹|组成=元参2钱,桔梗2钱,赤苓2钱,黄连1钱,龙胆草1钱,薄荷1钱,青黛1钱,连翘1钱,甘草5分。|制法=|性状=|用法=加灯草20寸,水煎服。|功用=|主治=猴子疳。|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古方汇精》卷四}}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7的最新版本
《治痧要略》:化毒丹
组 成 | 银花1两,薄荷1两,僵蚕1两,细辛5钱,枳壳5钱,瓜蒌5钱,川贝母2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6分,清茶稍冷调下。 |
主 治 | 痰气壅盛。 |
摘 录 | 《治痧要略》 |
《玉机微义》卷五十:化毒丹
组 成 | 生地黄5两,熟地黄5两,天门冬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玄参2两,甘草(炙)2两,甜消2两,青黛1两半。 |
制 法 | 上为末,入消,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
用 法 | 每服半丸或1丸,水送下。 |
主 治 | 心胃内热,惊悸。胎毒及痘后头面生疮,眼目肿痛,或口舌生疮,口干作渴,大便坚实。 |
摘 录 | 《玉机微义》卷五十 |
《玉衡》卷下:化毒丹
组 成 | 金银花1两,薄荷1两,细辛5钱,枳壳5钱,川贝母2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6分,细茶稍冷调下。 |
主 治 | 痧胀,痰气壅盛。 |
摘 录 | 《玉衡》卷下 |
《医学集成》卷三:化毒丹
组 成 | 生地、当归、赤芍、荆芥、防风、大力、连翘、黄芩、犀角、薄荷、桔梗、甘草。 |
主 治 | 痘疮余毒成痈。 |
摘 录 | 《医学集成》卷三 |
《疡医大全》卷十八:化毒丹
组 成 | 人参3钱,甘草1钱,硼砂1分,冰片1分,轻粉5厘。 |
制 法 | 上各为细末,和匀。 |
用 法 | 用小刀略破其皮1分后,以本方敷之,即化为水。如足上生瘤如斗大者,不必破碎治之,止用针轻轻刺1小针眼,以本方敷之,必流水不止,急用煎方治之:人参3两,黄耆3两,生甘草5两,薏苡仁5两,白芥子3钱,水煎服,2剂即消尽其水,而人绝无惫色。 |
主 治 | 手臂生疮,变成大块;或肚上生疮,终年不去,或如拳头大者;或足上生瘤如斗大者。 |
摘 录 | 《疡医大全》卷十八 |
《疡科遗编》卷下:化毒丹
组 成 | 乳香1钱,川连1钱,川贝1钱,赤芍2钱,冰片2分,雄黄钱半,花粉钱半,甘草7分。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湿处干掺,干处油调涂。 |
主 治 | 小儿头疮,痘后毒疮。 |
摘 录 | 《疡科遗编》卷下 |
《外科精义》卷下:化毒丹
组 成 | 没药 乳香各15克 草乌头(醋浸泡制)浮石(烧赤,酣淬七次,研)各30克 巴豆49个(去皮,生用,另研) |
制 法 | 上五味,为细末,用浮石、乌头醋打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
用 法 | 每服5~7丸,食后冷酒送下。取快利二三行或吐出恶物为效。 |
主 治 | 解毒消肿。治恶疮肿毒,初觉一二日,咳逆烦闷,或咽喉闭塞,发热恶寒。 |
摘 录 | 《外科精义》卷下 |
《外科百效》卷一:化毒丹
组 成 | 煅石膏1两,轻粉5分。 |
用 法 | 上为极细末服。 |
主 治 | 恶疮作痒。 |
摘 录 | 《外科百效》卷一 |
《寿世新编》:化毒丹
异 名 | 化毒丸 |
组 成 | 真犀角1两,川黄连1两,桔梗1两,玄参1两,薄荷叶1两,粉甘草1两,青黛5钱,大黄(酒蒸9次)5钱,朱砂3钱(另研极细)。 |
制 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丸重1钱2分。 |
用 法 | 化毒丸(《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
主 治 | 一切胎热毒,游风丹毒,热疖口疳,疳火,燥渴,烦躁,大便结,小便涩赤。 |
摘 录 | 《寿世新编》 |
《摄生众妙方》卷十:化毒丹
组 成 | 甘草3钱,桔梗5钱,玄参1两,人参3钱,茯苓2钱,薄荷5钱,青黛5钱,牙消1钱。 |
制 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
用 法 | 薄荷汤化下。 |
主 治 | 小儿一切胎毒,口舌生疮肿胀,木舌、重舌,牙根肿胀。 |
摘 录 | 《摄生众妙方》卷十 |
《青囊秘传》:化毒丹
组 成 | 金银花2两,夏枯草4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
用 法 | 每服3钱。 |
主 治 | 解热毒。主 |
摘 录 | 《青囊秘传》 |
《麻科活人全书》卷四:化毒丹
组 成 | 薄荷叶2钱,荆芥穗2钱,雄黄2钱,辰砂2钱,朴消1钱,牙消2钱5分,硼砂2钱5分,甘草2钱5分,桔梗5钱,山豆根1钱5分。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以竹管吹入咽中;或以水调服。 |
主 治 | 瘄证咽痛不堪。 |
摘 录 | 《麻科活人全书》卷四 |
《救产全书》:化毒丹
组 成 | 粉甘草末4钱,川黄连1钱,锦纹大黄1钱5分,飞细朱砂6分。 |
用 法 | 上药预先备下,俟儿生,即用大当归1枝,重2钱,大生地1枝,重2钱,无灰好酒1碗许,将归、地2味煎取稠汁,再用水半碗,煨归、地2味,取汁盏余,将大黄末煨熟;合甘草、黄连、朱砂,用前稠汁调小儿上腭,但看药尽,即再抹之,务于1月之内服完,如药干,另用当归地黄煮汁和之。 |
主 治 | 稀痘。主 |
摘 录 | 《救产全书》 |
《简明医彀》卷六:化毒丹
组 成 | 玄参1两,桔梗1两,茯苓8钱,青黛(画家用者)3钱,甘草3钱,牙消2钱。 |
制 法 | 上为末,和黛、消,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银箔为衣。 |
用 法 | 每服半丸,薄荷泡汤调化,抹儿口内上腭,汤送下。 |
主 治 | 热邪蕴积,口舌生疮,遍身(疒乘)赖,游风丹毒,疮疡疥癣,初生一切胎中热毒致病,及痘疹后余毒之患。 |
摘 录 | 《简明医彀》卷六 |
《喉科枕秘》:化毒丹
组 成 | 防风1两,连翘1两,桔梗1两,荆芥穗1两,当归(酒洗)1两,甘草5分,赤芍5分,山栀5分,黄芩5分,元参5分,薄荷5分,山豆根5分,犀角5分,羚羊角5分。 |
制 法 |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 |
用 法 | 灯心、竹叶汤送下。 |
主 治 | 咽喉肿毒疼痛。 |
摘 录 | 《喉科枕秘》 |
《古方汇精》卷四:化毒丹
组 成 | 元参2钱,桔梗2钱,赤苓2钱,黄连1钱,龙胆草1钱,薄荷1钱,青黛1钱,连翘1钱,甘草5分。 |
用 法 | 加灯草20寸,水煎服。 |
主 治 | 猴子疳。 |
摘 录 | 《古方汇精》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