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佛手散: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加味佛手散|组成=佛手散加枳壳。|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妇人妊孕3月,忽然心腹胀痛,下血两小块。|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加味佛手散|组成=佛手散加枳壳。|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妇人妊孕3月,忽然心腹胀痛,下血两小块。|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十:加味佛手散|组成=佛手散加蒲黄。|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血崩。|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十:加味佛手散|组成=佛手散加蒲黄。|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血崩。|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方剂|方名=《张氏医通》卷十六:加味佛手散|组成=当归3钱,川芎1钱,人参3、5钱(去血过多加至1两)。|制法=|性状=|用法=临服入童便半盏,续续进之。[br]质壮气实者,但加童便,人参不用可也。|功用=|主治=产妇交骨不开。|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方剂|方名=《张氏医通》卷十六:加味佛手散|组成=当归3钱,川芎1钱,人参3、5钱(去血过多加至1两)。|制法=|性状=|用法=临服入童便半盏,续续进之。[br]质壮气实者,但加童便,人参不用可也。|功用=|主治=产妇交骨不开。|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方剂|方名=《羊毛温证论》:加味佛手散|组成=川芎2钱,全当归5钱,生黄耆3钱,荆芥穗1钱,泽兰叶3钱,五灵脂1钱,醋炒延胡索5分,酒炒楂炭2钱,桂枝木5分,蝉蜕壳10枚,白僵蚕1钱。|制法=|性状=|用法=水煎,去滓温服。[br]毒重,加秋石1钱,雄黄2分,黄蜜3钱和服;如寒困毒火,加上肉桂3分,减去桂枝。|功用=|主治=羊毛温邪,新生产后毒火伏郁,神昏口渴,胸胀气阻,头痛身麻,烧热谵语,忽寒忽热,眩晕不寐,或腹中停瘀作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羊毛温证论》}}
{{方剂|方名=《羊毛温证论》:加味佛手散|组成=川芎2钱,全当归5钱,生黄耆3钱,荆芥穗1钱,泽兰叶3钱,五灵脂1钱,醋炒延胡索5分,酒炒楂炭2钱,桂枝木5分,蝉蜕壳10枚,白僵蚕1钱。|制法=|性状=|用法=水煎,去滓温服。[br]毒重,加秋石1钱,雄黄2分,黄蜜3钱和服;如寒困毒火,加上肉桂3分,减去桂枝。|功用=|主治=羊毛温邪,新生产后毒火伏郁,神昏口渴,胸胀气阻,头痛身麻,烧热谵语,忽寒忽热,眩晕不寐,或腹中停瘀作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羊毛温证论》}}


{{方剂|方名=《胎产辑萃》卷三:加味佛手散|组成=川芎、当归、益母草、陈皮、葵子、香附。|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催生。主|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胎产辑萃》卷三}}
{{方剂|方名=《胎产辑萃》卷三:加味佛手散|组成=川芎、当归、益母草、陈皮、葵子、香附。|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催生。主|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胎产辑萃》卷三}}


{{方剂|方名=《寿世保元》卷七:加味佛手散|组成=当归、川芎、荆芥各等分。|制法=上锉1剂。|性状=|用法=水煎,入童便,温服。|功用=|主治=产后晕倒,不省人事,眼黑耳鸣等;并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瘛疭。|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方剂|方名=《寿世保元》卷七:加味佛手散|组成=当归、川芎、荆芥各等分。|制法=上锉1剂。|性状=|用法=水煎,入童便,温服。|功用=|主治=产后晕倒,不省人事,眼黑耳鸣等;并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瘛疭。|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方剂|方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加味佛手散|组成=川芎、当归、赤芍、生地、红花、白芷、陈皮、益母草、干姜、官桂、甘草、麝香、蒲黄、童便、鹿角屑。|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胎死腹中,孕妇神气清爽,能食,腹不胀满,上焦气不喘急。|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方中鹿角、姜、桂加以红花使引辛热以下胎,加麝香以开窍,佐以白芷、蒲黄、赤芍、陈皮排胀行血,而芎、归、母、地更入童便,所以救母命于无危也。|备注=|来源=|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方剂|方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加味佛手散|组成=川芎、当归、赤芍、生地、红花、白芷、陈皮、益母草、干姜、官桂、甘草、麝香、蒲黄、童便、鹿角屑。|制法=|性状=|用法=|功用=|主治=胎死腹中,孕妇神气清爽,能食,腹不胀满,上焦气不喘急。|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方中鹿角、姜、桂加以红花使引辛热以下胎,加麝香以开窍,佐以白芷、蒲黄、赤芍、陈皮排胀行血,而芎、归、母、地更入童便,所以救母命于无危也。|备注=|来源=|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方剂|方名=《辨证录》卷十二:加味佛手散|组成=当归2两,川芎1两,益母草5钱,乳香末1钱,败龟版1具。|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胞衣不下。|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方剂|方名=《辨证录》卷十二:加味佛手散|组成=当归2两,川芎1两,益母草5钱,乳香末1钱,败龟版1具。|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胞衣不下。|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6的最新版本

《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加味佛手散

组 成 佛手散加枳壳。
主 治 妇人妊孕3月,忽然心腹胀痛,下血两小块。
摘 录 《朱氏集验方》卷十引梁国佐方

《朱氏集验方》卷十:加味佛手散

组 成 佛手散加蒲黄。
主 治 血崩。
摘 录 《朱氏集验方》卷十

《张氏医通》卷十六:加味佛手散

组 成 当归3钱,川芎1钱,人参3、5钱(去血过多加至1两)。
用 法 临服入童便半盏,续续进之。[br]质壮气实者,但加童便,人参不用可也。
主 治 产妇交骨不开。
摘 录 《张氏医通》卷十六

《羊毛温证论》:加味佛手散

组 成 川芎2钱,全当归5钱,生黄耆3钱,荆芥穗1钱,泽兰叶3钱,五灵脂1钱,醋炒延胡索5分,酒炒楂炭2钱,桂枝木5分,蝉蜕壳10枚,白僵蚕1钱。
用 法 水煎,去滓温服。[br]毒重,加秋石1钱,雄黄2分,黄蜜3钱和服;如寒困毒火,加上肉桂3分,减去桂枝。
主 治 羊毛温邪,新生产后毒火伏郁,神昏口渴,胸胀气阻,头痛身麻,烧热谵语,忽寒忽热,眩晕不寐,或腹中停瘀作痛。
摘 录 《羊毛温证论》

《胎产辑萃》卷三:加味佛手散

组 成 川芎、当归、益母草、陈皮、葵子、香附。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催生。主
摘 录 《胎产辑萃》卷三

《寿世保元》卷七:加味佛手散

组 成 当归、川芎、荆芥各等分。
制 法 上锉1剂。
用 法 水煎,入童便,温服。
主 治 产后晕倒,不省人事,眼黑耳鸣等;并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瘛疭。
摘 录 《寿世保元》卷七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加味佛手散

组 成 川芎、当归、赤芍、生地、红花、白芷、陈皮、益母草、干姜、官桂、甘草、麝香、蒲黄、童便、鹿角屑。
主 治 胎死腹中,孕妇神气清爽,能食,腹不胀满,上焦气不喘急。
方论选录 方中鹿角、姜、桂加以红花使引辛热以下胎,加麝香以开窍,佐以白芷、蒲黄、赤芍、陈皮排胀行血,而芎、归、母、地更入童便,所以救母命于无危也。
摘 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辨证录》卷十二:加味佛手散

组 成 当归2两,川芎1两,益母草5钱,乳香末1钱,败龟版1具。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胞衣不下。
摘 录 《辨证录》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