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效散: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十:克效散|组成=五倍子。|制法=|性状=|用法=上为末。酒调下。|功用=|主治=胎漏。|加减=| |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十:克效散|组成=五倍子。|制法=|性状=|用法=上为末。酒调下。|功用=|主治=胎漏。|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五:克效散|组成=芫花1两,狼毒1两(同用米醋1升半,入银石器内,熬干为度)。|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半钱,葱酒调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九种心痛。|加减=|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五:克效散|组成=芫花1两,狼毒1两(同用米醋1升半,入银石器内,熬干为度)。|制法=上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半钱,葱酒调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九种心痛。|加减=|宜忌=忌甘草3日。|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克效散|组成=地骨皮2两,防风(去芦头)1两半,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苓半两,甘草(炙)半两,葛根半两。|制法=|性状=|用法=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小儿潮热往来,久而不解,烦渴昏倦,肌瘦减食。|加减=|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克效散|组成=地骨皮2两,防风(去芦头)1两半,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苓半两,甘草(炙)半两,葛根半两。|制法=|性状=|用法=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小儿潮热往来,久而不解,烦渴昏倦,肌瘦减食。|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
||
{{方剂|方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三:克效散|组成=龙脑薄荷叶2两(薄荷之一种),白僵蚕(去丝嘴)半两(微炒),玄胡索(去皮)半两。|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每服半钱,或1钱,蜜汤调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小儿温壮风热,睡卧不稳,咳嗽喘息。|加减=| |
{{方剂|方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三:克效散|组成=龙脑薄荷叶2两(薄荷之一种),白僵蚕(去丝嘴)半两(微炒),玄胡索(去皮)半两。|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每服半钱,或1钱,蜜汤调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小儿温壮风热,睡卧不稳,咳嗽喘息。|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三}} |
||
{{方剂|方名=《卫生宝鉴》卷十三:克效散|组成=官桂半钱,硇砂半钱,赤小豆49粒,粳米49粒,斑蝥49个(不去翅足)。|制法=上研为末。|性状=|用法=初服1字,次服2字,次服3字,次服4字,煎樟柳根汤空心调服。小便淋沥为效。如恶心呕吐黄水,无妨。|功用=|主治=疬子疮。|加减=| |
{{方剂|方名=《卫生宝鉴》卷十三:克效散|组成=官桂半钱,硇砂半钱,赤小豆49粒,粳米49粒,斑蝥49个(不去翅足)。|制法=上研为末。|性状=|用法=初服1字,次服2字,次服3字,次服4字,煎樟柳根汤空心调服。小便淋沥为效。如恶心呕吐黄水,无妨。|功用=|主治=疬子疮。|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0的最新版本
《朱氏集验方》卷十:克效散
组 成 | 五倍子。 |
用 法 | 上为末。酒调下。 |
主 治 | 胎漏。 |
摘 录 | 《朱氏集验方》卷十 |
《杨氏家藏方》卷五:克效散
组 成 | 芫花1两,狼毒1两(同用米醋1升半,入银石器内,熬干为度)。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半钱,葱酒调下,不拘时候。 |
主 治 | 九种心痛。 |
宜 忌 | 忌甘草3日。 |
摘 录 | 《杨氏家藏方》卷五 |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克效散
组 成 | 地骨皮2两,防风(去芦头)1两半,人参(去芦头)半两,黄苓半两,甘草(炙)半两,葛根半两。 |
用 法 |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主 治 | 小儿潮热往来,久而不解,烦渴昏倦,肌瘦减食。 |
摘 录 |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三:克效散
组 成 | 龙脑薄荷叶2两(薄荷之一种),白僵蚕(去丝嘴)半两(微炒),玄胡索(去皮)半两。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每服半钱,或1钱,蜜汤调下,不拘时候。 |
主 治 | 小儿温壮风热,睡卧不稳,咳嗽喘息。 |
摘 录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三 |
《卫生宝鉴》卷十三:克效散
组 成 | 官桂半钱,硇砂半钱,赤小豆49粒,粳米49粒,斑蝥49个(不去翅足)。 |
制 法 | 上研为末。 |
用 法 | 初服1字,次服2字,次服3字,次服4字,煎樟柳根汤空心调服。小便淋沥为效。如恶心呕吐黄水,无妨。 |
主 治 | 疬子疮。 |
摘 录 | 《卫生宝鉴》卷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