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膈散: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御药院方》卷九:利膈散|组成=黑牵牛(炒)4两,甘草(炒)4两,防风1两,牛蒡子(炒)8两。|制法=上药各慢火炒令熟,与防风同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2钱,沸汤1大盏点药,澄清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咽喉诸疾,肿痛失疮。|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方剂|方名=《御药院方》卷九:利膈散|组成=黑牵牛(炒)4两,甘草(炒)4两,防风1两,牛蒡子(炒)8两。|制法=上药各慢火炒令熟,与防风同为细末。|性状=|用法=每服2钱,沸汤1大盏点药,澄清服。不拘时候。|功用=|主治=咽喉诸疾,肿痛失疮。|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利膈散|组成=郁李仁4两(汤浸,去皮了,捣研如膏,看多少入白面,滴水和搜,硬软得所,擀作饼子,于(钅敖??)上煿令黄色),木香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半两(去壳),槟榔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麝香半分(细研)。|制法=上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性状=|用法=每服2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五膈气,胸心气滞,满闷不通。|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利膈散|组成=郁李仁4两(汤浸,去皮了,捣研如膏,看多少入白面,滴水和搜,硬软得所,擀作饼子,于(钅敖??)上煿令黄色),木香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半两(去壳),槟榔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麝香半分(细研)。|制法=上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性状=|用法=每服2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五膈气,胸心气滞,满闷不通。|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利膈散|异名=利膈甘草汤|组成=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1两。|制法=上为散。|性状=|用法=利膈甘草汤(《普济方》卷一八七)。|功用=|主治=胸痹,膈塞不通。|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利膈散|异名=利膈甘草汤|组成=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1两。|制法=上为散。|性状=|用法=利膈甘草汤(《普济方》卷一八七)。|功用=|主治=胸痹,膈塞不通。|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方剂|方名=《诚书》卷六:利膈散|组成=大黄2两,朴硝2两,甘草(炙)2两,山栀仁1两,薄荷1两,黄芩1两,连翘1两5钱。|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取1钱,加淡竹叶3片,水煎服。|功用=|主治=胎热惊烦。|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诚书》卷六}}
{{方剂|方名=《诚书》卷六:利膈散|组成=大黄2两,朴硝2两,甘草(炙)2两,山栀仁1两,薄荷1两,黄芩1两,连翘1两5钱。|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取1钱,加淡竹叶3片,水煎服。|功用=|主治=胎热惊烦。|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诚书》卷六}}


{{方剂|方名=《博济方》卷二:利膈散|组成=荆芥穗子(青,干净好者)1两,鼠粘子1两,甘草3分(炮过),白丑2两(炒令香熟)。|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每服1钱,入盐点。治风牙痛,以3钱末,入川椒1粒、盐2钱,煎熟,热含,冷吐出。|功用=|主治=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及风牙痛。|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博济方》卷二}}
{{方剂|方名=《博济方》卷二:利膈散|组成=荆芥穗子(青,干净好者)1两,鼠粘子1两,甘草3分(炮过),白丑2两(炒令香熟)。|制法=上为末。|性状=|用法=每服1钱,入盐点。治风牙痛,以3钱末,入川椒1粒、盐2钱,煎熟,热含,冷吐出。|功用=|主治=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及风牙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博济方》卷二}}

2023年8月19日 (六) 23:50的最新版本

《御药院方》卷九:利膈散

组 成 黑牵牛(炒)4两,甘草(炒)4两,防风1两,牛蒡子(炒)8两。
制 法 上药各慢火炒令熟,与防风同为细末。
用 法 每服2钱,沸汤1大盏点药,澄清服。不拘时候。
主 治 咽喉诸疾,肿痛失疮。
摘 录 《御药院方》卷九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利膈散

组 成 郁李仁4两(汤浸,去皮了,捣研如膏,看多少入白面,滴水和搜,硬软得所,擀作饼子,于(钅敖??)上煿令黄色),木香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豆蔻半两(去壳),槟榔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麝香半分(细研)。
制 法 上为细散,入麝香研令匀。
用 法 每服2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主 治 五膈气,胸心气滞,满闷不通。
摘 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利膈散

异 名 利膈甘草汤
组 成 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诃黎勒皮3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半两,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茯苓1两。
制 法 上为散。
用 法 利膈甘草汤(《普济方》卷一八七)。
主 治 胸痹,膈塞不通。
摘 录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诚书》卷六:利膈散

组 成 大黄2两,朴硝2两,甘草(炙)2两,山栀仁1两,薄荷1两,黄芩1两,连翘1两5钱。
制 法 上为末。
用 法 取1钱,加淡竹叶3片,水煎服。
主 治 胎热惊烦。
摘 录 《诚书》卷六

《博济方》卷二:利膈散

组 成 荆芥穗子(青,干净好者)1两,鼠粘子1两,甘草3分(炮过),白丑2两(炒令香熟)。
制 法 上为末。
用 法 每服1钱,入盐点。治风牙痛,以3钱末,入川椒1粒、盐2钱,煎熟,热含,冷吐出。
主 治 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及风牙痛。
摘 录 《博济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