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八味丸: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医略六书》卷二十六:加减八味丸|组成=熟地5两,附子3两(炮),肉桂3两(去皮),萸肉3两,泽泻1两半,当归3两,吴茱1两半(醋泡,炒),阳起石3两(煅),干姜1两半(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性状=|用法=每服3钱,川椒汤送下。|功用=|主治=阴内冰冷。不孕,脉细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熟地补先天之血,附子补真阳之火,萸肉涩精秘气,肉桂暖血温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脉,泽泻泻浊阴以清子宫,吴茱温肝逐冷,干姜暖胃祛寒,阳起石以壮阳暖子脏也。白蜜丸之,椒汤下之,使火壮阳回则寒冷消散而子宫温暖,何有阴冷之疴,以致不孕之愆哉!|备注=|来源=|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方剂|方名=《医略六书》卷二十六:加减八味丸|组成=熟地5两,附子3两(炮),肉桂3两(去皮),萸肉3两,泽泻1两半,当归3两,吴茱1两半(醋泡,炒),阳起石3两(煅),干姜1两半(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性状=|用法=每服3钱,川椒汤送下。|功用=|主治=阴内冰冷。不孕,脉细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熟地补先天之血,附子补真阳之火,萸肉涩精秘气,肉桂暖血温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脉,泽泻泻浊阴以清子宫,吴茱温肝逐冷,干姜暖胃祛寒,阳起石以壮阳暖子脏也。白蜜丸之,椒汤下之,使火壮阳回则寒冷消散而子宫温暖,何有阴冷之疴,以致不孕之愆哉!|备注=|来源=|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方剂|方名=《仙拈集》卷四:加减八味丸|组成=茯苓4两,山药4两,山萸3两,丹皮3两,泽泻3两,五味3两,麦冬3两,肉桂6钱,熟地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2钱,空心淡盐汤送下。|功用=|主治=痈疽已溃未溃,口干作渴者。|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仙拈集》卷四}}
{{方剂|方名=《仙拈集》卷四:加减八味丸|组成=茯苓4两,山药4两,山萸3两,丹皮3两,泽泻3两,五味3两,麦冬3两,肉桂6钱,熟地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2钱,空心淡盐汤送下。|功用=|主治=痈疽已溃未溃,口干作渴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仙拈集》卷四}}


{{方剂|方名=《外科正宗》:加减八味丸|组成=茯苓120克,山药120克,丹皮120克,泽泻(蒸)90克,五味子(炒)90克,肉桂18克,熟地(捣膏酒煮)240克,山萸肉150克。|制法=|性状=|用法=炼密为丸,每服6克,空心盐汤送下。|功用=|主治=益肝肾,补气血,通经络。主肝肾阴虚。|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外科正宗》}}
{{方剂|方名=《外科正宗》:加减八味丸|组成=茯苓120克,山药120克,丹皮120克,泽泻(蒸)90克,五味子(炒)90克,肉桂18克,熟地(捣膏酒煮)240克,山萸肉150克。|制法=|性状=|用法=炼密为丸,每服6克,空心盐汤送下。|功用=|主治=益肝肾,补气血,通经络。主肝肾阴虚。|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外科正宗》}}


{{方剂|方名=《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一:加减八味丸|组成=熟地8两,枣皮4两,淮山药4两,茯苓3两(或不用),附子4两,肉桂3两,补骨脂(盐炒)3两,杜仲(盐炒)3两,莲芯3两(少则用莲须),牡蛎(煅,醋淬,如是者3次。净粉)3两,巴戟(去心,酒浸)4两,金樱子(去刺,半生者佳)3两。|制法=炼蜜为丸。|性状=|用法=口服。[br]或加菟丝子(酒蒸)4两。|功用=|主治=命门火衰,肾无关键,其淋如膏,不痛不涩,日夜频流,却不自知,两尺脉虚而涩。|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论=|备注=|来源=|摘录=《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一}}
{{方剂|方名=《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一:加减八味丸|组成=熟地8两,枣皮4两,淮山药4两,茯苓3两(或不用),附子4两,肉桂3两,补骨脂(盐炒)3两,杜仲(盐炒)3两,莲芯3两(少则用莲须),牡蛎(煅,醋淬,如是者3次。净粉)3两,巴戟(去心,酒浸)4两,金樱子(去刺,半生者佳)3两。|制法=炼蜜为丸。|性状=|用法=口服。[br]或加菟丝子(酒蒸)4两。|功用=|主治=命门火衰,肾无关键,其淋如膏,不痛不涩,日夜频流,却不自知,两尺脉虚而涩。|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一}}

2023年8月19日 (六) 23:49的最新版本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加减八味丸

组 成 熟地5两,附子3两(炮),肉桂3两(去皮),萸肉3两,泽泻1两半,当归3两,吴茱1两半(醋泡,炒),阳起石3两(煅),干姜1两半(炒)。
制 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用 法 每服3钱,川椒汤送下。
主 治 阴内冰冷。不孕,脉细者。
方论选录 熟地补先天之血,附子补真阳之火,萸肉涩精秘气,肉桂暖血温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脉,泽泻泻浊阴以清子宫,吴茱温肝逐冷,干姜暖胃祛寒,阳起石以壮阳暖子脏也。白蜜丸之,椒汤下之,使火壮阳回则寒冷消散而子宫温暖,何有阴冷之疴,以致不孕之愆哉!
摘 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仙拈集》卷四:加减八味丸

组 成 茯苓4两,山药4两,山萸3两,丹皮3两,泽泻3两,五味3两,麦冬3两,肉桂6钱,熟地8两。
制 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 法 每服2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主 治 痈疽已溃未溃,口干作渴者。
摘 录 《仙拈集》卷四

《外科正宗》:加减八味丸

组 成 茯苓120克,山药120克,丹皮120克,泽泻(蒸)90克,五味子(炒)90克,肉桂18克,熟地(捣膏酒煮)240克,山萸肉150克。
用 法 炼密为丸,每服6克,空心盐汤送下。
主 治 益肝肾,补气血,通经络。主肝肾阴虚。
摘 录 《外科正宗》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一:加减八味丸

组 成 熟地8两,枣皮4两,淮山药4两,茯苓3两(或不用),附子4两,肉桂3两,补骨脂(盐炒)3两,杜仲(盐炒)3两,莲芯3两(少则用莲须),牡蛎(煅,醋淬,如是者3次。净粉)3两,巴戟(去心,酒浸)4两,金樱子(去刺,半生者佳)3两。
制 法 炼蜜为丸。
用 法 口服。[br]或加菟丝子(酒蒸)4两。
主 治 命门火衰,肾无关键,其淋如膏,不痛不涩,日夜频流,却不自知,两尺脉虚而涩。
摘 录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