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金丸: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保金丸|组成=麻黄8两,制半夏4两,川贝母4两,白术4两,茯苓4两。|制法=麻黄用梨、甘蔗、韭菜、荸荠、藕、莱菔等6种原料各1斤,生姜半斤,每种分次打汁,将麻黄拌透晒干,蒸煮3小时,晒干;将蒸煮锅中汁水仍拌入麻黄中,晒干;再配入诸药,共为细末;用白蜜10两,炼熟化水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次1钱,开水吞服,1日2次。或绢包煎服3-5钱。|功用=|主治=肃肺定喘。主痰饮咳嗽,气逆哮喘。|加减=| |
{{方剂|方名=《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保金丸|组成=麻黄8两,制半夏4两,川贝母4两,白术4两,茯苓4两。|制法=麻黄用梨、甘蔗、韭菜、荸荠、藕、莱菔等6种原料各1斤,生姜半斤,每种分次打汁,将麻黄拌透晒干,蒸煮3小时,晒干;将蒸煮锅中汁水仍拌入麻黄中,晒干;再配入诸药,共为细末;用白蜜10两,炼熟化水为丸,如绿豆大。|性状=|用法=每次1钱,开水吞服,1日2次。或绢包煎服3-5钱。|功用=|主治=肃肺定喘。主痰饮咳嗽,气逆哮喘。|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 |
||
{{方剂|方名=《医钞类编》卷七:保金丸|组成=阿胶、生地、甘草、麦冬、贝母、白及、青黛、百合。|制法=炼蜜为丸。|性状=|用法=口服。|功用=|主治=肺为虚火所逼,咳血,一点一丝。|加减=| |
{{方剂|方名=《医钞类编》卷七:保金丸|组成=阿胶、生地、甘草、麦冬、贝母、白及、青黛、百合。|制法=炼蜜为丸。|性状=|用法=口服。|功用=|主治=肺为虚火所逼,咳血,一点一丝。|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钞类编》卷七}} |
||
{{方剂|方名=《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宗杏川方:保金丸|组成=南星、半夏、白矾(生)、牙皂、巴豆(去壳、另研)、杏仁(去皮尖、另研)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合一处,再研令匀,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用3丸,针挑灯上烧存性,研烂,清茶调下。|功用=|主治=小儿痰嗽。|加减=| |
{{方剂|方名=《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宗杏川方:保金丸|组成=南星、半夏、白矾(生)、牙皂、巴豆(去壳、另研)、杏仁(去皮尖、另研)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合一处,再研令匀,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用3丸,针挑灯上烧存性,研烂,清茶调下。|功用=|主治=小儿痰嗽。|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宗杏川方}} |
2023年8月19日 (六) 23:49的最新版本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保金丸
组 成 | 麻黄8两,制半夏4两,川贝母4两,白术4两,茯苓4两。 |
制 法 | 麻黄用梨、甘蔗、韭菜、荸荠、藕、莱菔等6种原料各1斤,生姜半斤,每种分次打汁,将麻黄拌透晒干,蒸煮3小时,晒干;将蒸煮锅中汁水仍拌入麻黄中,晒干;再配入诸药,共为细末;用白蜜10两,炼熟化水为丸,如绿豆大。 |
用 法 | 每次1钱,开水吞服,1日2次。或绢包煎服3-5钱。 |
主 治 | 肃肺定喘。主痰饮咳嗽,气逆哮喘。 |
摘 录 |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 |
《医钞类编》卷七:保金丸
组 成 | 阿胶、生地、甘草、麦冬、贝母、白及、青黛、百合。 |
制 法 | 炼蜜为丸。 |
用 法 | 口服。 |
主 治 | 肺为虚火所逼,咳血,一点一丝。 |
摘 录 | 《医钞类编》卷七 |
《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宗杏川方:保金丸
组 成 | 南星、半夏、白矾(生)、牙皂、巴豆(去壳、另研)、杏仁(去皮尖、另研)各等分。 |
制 法 | 上为末,合一处,再研令匀,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 法 | 每用3丸,针挑灯上烧存性,研烂,清茶调下。 |
主 治 | 小儿痰嗽。 |
摘 录 | 《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宗杏川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