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散: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中藏经》卷下:五皮散|异名=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组成=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功用=|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治脾失健运,水湿外溢肌肤,头面四肢悉肿,气喘胸闷,小便不利。|加减=|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硬物。|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方中茯苓皮健脾利湿;腹皮、陈皮行气消胀,利水化浊;桑皮肃肺降气,通调水道;姜皮辛散水饮,五药合用,共收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之功。|来源=|摘录=《中藏经》卷下}}
{{方剂|方名=《中藏经》卷下:五皮散|异名=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组成=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功用=|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治脾失健运,水湿外溢肌肤,头面四肢悉肿,气喘胸闷,小便不利。|加减=|宜忌=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硬物。|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方中茯苓皮健脾利湿;腹皮、陈皮行气消胀,利水化浊;桑皮肃肺降气,通调水道;姜皮辛散水饮,五药合用,共收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之功。|来源=|摘录=《中藏经》卷下}}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皮散|组成=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注,来去不定,举动喘乏,并皆治之。|加减=|注意=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皮散|组成=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性状=|用法=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功用=|主治=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注,来去不定,举动喘乏,并皆治之。|加减=|宜忌=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23年8月19日 (六) 23:48的最新版本

《中藏经》卷下:五皮散

异 名 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组 成 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
制 法 上为粗末。
用 法 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主 治 健脾理气,利水消肿。治脾失健运,水湿外溢肌肤,头面四肢悉肿,气喘胸闷,小便不利。
宜 忌 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硬物。
备 注 方中茯苓皮健脾利湿;腹皮、陈皮行气消胀,利水化浊;桑皮肃肺降气,通调水道;姜皮辛散水饮,五药合用,共收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之功。
摘 录 《中藏经》卷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皮散

组 成 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制 法 上为粗末。
用 法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主 治 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注,来去不定,举动喘乏,并皆治之。
宜 忌 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摘 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