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胡三建汤:修订间差异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文本替换 - 替换“|论述=”为“|方论选录=”
文本替换 - 替换“|注意=”为“|宜忌=”
 
第1行: 第1行:
{{方剂|方名=《医学入门》卷七:丁胡三建汤|组成=川乌、附子、天雄各等分,丁香、胡椒。|制法=|性状=|用法=方中丁香,胡椒用量原缺。|功用=|主治=胃冷,阳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六脉沉微,二便滑数。|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方剂|方名=《医学入门》卷七:丁胡三建汤|组成=川乌、附子、天雄各等分,丁香、胡椒。|制法=|性状=|用法=方中丁香,胡椒用量原缺。|功用=|主治=胃冷,阳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六脉沉微,二便滑数。|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方剂|方名=《古今医鉴》卷十:丁胡三建汤|组成=丁香 良姜 官桂各4.5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性状=|用法=用水250毫升,煎至170毫升,用胡椒50粒,炒黄色为末,调人汤药内顿服。|功用=|主治=主冷心疼,面青唇黑,手足厥冷。|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方剂|方名=《古今医鉴》卷十:丁胡三建汤|组成=丁香 良姜 官桂各4.5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性状=|用法=用水250毫升,煎至170毫升,用胡椒50粒,炒黄色为末,调人汤药内顿服。|功用=|主治=主冷心疼,面青唇黑,手足厥冷。|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方剂|方名=《痘疹仁端录》卷十:丁胡三建汤|组成=胡椒、人参、川芎、母丁香、鹿茸、天雄、附子、川乌、官桂、炙甘草、煨姜。|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痘后元气不足,忽然凹陷。|加减=|注意=|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
{{方剂|方名=《痘疹仁端录》卷十:丁胡三建汤|组成=胡椒、人参、川芎、母丁香、鹿茸、天雄、附子、川乌、官桂、炙甘草、煨姜。|制法=|性状=|用法=水煎服。|功用=|主治=痘后元气不足,忽然凹陷。|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

2023年8月19日 (六) 23:48的最新版本

《医学入门》卷七:丁胡三建汤

组 成 川乌、附子、天雄各等分,丁香、胡椒。
用 法 方中丁香,胡椒用量原缺。
主 治 胃冷,阳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六脉沉微,二便滑数。
摘 录 《医学入门》卷七

《古今医鉴》卷十:丁胡三建汤

组 成 丁香 良姜 官桂各4.5克
制 法 上药锉为一剂。
用 法 用水250毫升,煎至170毫升,用胡椒50粒,炒黄色为末,调人汤药内顿服。
主 治 主冷心疼,面青唇黑,手足厥冷。
摘 录 《古今医鉴》卷十

《痘疹仁端录》卷十:丁胡三建汤

组 成 胡椒、人参、川芎、母丁香、鹿茸、天雄、附子、川乌、官桂、炙甘草、煨姜。
用 法 水煎服。
主 治 痘后元气不足,忽然凹陷。
摘 录 《痘疹仁端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