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散: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mported>入我相思门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文本替换 - 替换“|应用=”为“|临证举例=”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一字散|组成=[[朱砂]]半两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一字散|组成=[[朱砂]]<sub>半两,细研,水飞过</sub>,[[蝉壳]]<sub>微炒</sub>、[[干蝎]]<sub>微炒</sub>、[[白僵蚕]]<sub>微炒</sub>、[[半夏]]末<sub>用[[生姜]]汁拌炒令熟</sub>、[[天南星]]<sub>炮裂,各一分</sub>|制法=上为末。|用法=每用一字,以[[荆芥]]、[[薄荷]]汤调下,每日三四次。|主治=小儿[[中风]],手足筋脉挛急。|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一字散|组成=[[天南星]]一分 |
{{方剂|方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一字散|组成=[[天南星]]<sub>一分,炮裂</sub>,[[壁鱼儿]]<sub>十枚</sub>,[[荞面]]<sub>一分,研入</sub>,[[半夏]]<sub>七枚,生用</sub>,[[酸石榴壳]]<sub>一颗</sub>|制法=上为末,入在[[石榴壳]]内,以盐泥封裹,于灶下慢火烧,以泥干燥为度,取出去壳,焙干,捣细罗为散。|用法=如孩儿小,即用钱上一字,以乳汁调灌之。一岁以上,即用酒调一字服之。当得汗出为效矣。|主治=小儿[[天钓]],四肢拘急,时复搐搦,喉内多涎,夜卧[[惊厥]]。|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五:一字散|组成=[[天南星]]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五:一字散|组成=[[天南星]]<sub>醋浸三日,焙干</sub>、[[白附子]]<sub>炮</sub>、[[天麻]]、[[干蝎]]<sub>全者,炒,各一两</sub>,[[沉香]]<sub>锉</sub>、[[牛黄]]<sub>研</sub>、[[乳香]]<sub>研</sub>、[[麝香]]<sub>研</sub>、[[雄黄]]<sub>研,各半两</sub>|制法=上药除四味研外,余药捣罗为细末,后入研药一处,研令极细。|用法=每服一字匕,温酒调下。如要丸时,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急风]],[[豆淋酒]]化三丸;一切风,头目昏暗,肢体疼痛,温酒化下一丸,小儿化半丸服。|主治=[[脾风]],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举,色黄面热,腹满短气。|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六:一字散|组成=[[乌头]]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六:一字散|组成=[[乌头]]<sub>生用</sub>、[[清矾]]<sub>各半两</sub>|制法=上为细散。|用法=每用一字,搐入鼻内。取出涕,吐涎。|主治=贼风吹着,口眼歪斜。|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十一:一字散|组成=[[芎䓖]]、[[乌头]]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十一:一字散|组成=[[芎䓖]]、[[乌头]]<sub>生用,去皮脐</sub>、[[麻黄]]<sub>去根节</sub>、[[地龙]]<sub>炒</sub>、[[防风]]<sub>去叉</sub>、[[羌活]]<sub>去芦头</sub>、[[白附子]]<sub>炮</sub>、[[天麻]]<sub>各半两</sub>,[[草乌头]]<sub>去皮尖,半钱</sub>|制法=上为细散。|用法=每服一字,食后[[葱白]]、[[薄荷]]茶调下;温酒亦得。|主治=风不仁,手足[[𤸷麻]];及妇人[[血风]],头面虚肿,遍身[[风疥]]。|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十五:一字散|组成=[[藿香叶]]、[[乌头]]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十五:一字散|组成=[[藿香叶]]、[[乌头]]<sub>去皮脐,各二两</sub>,[[甘松]]、[[零陵香]]<sub>各一两</sub>,[[白附子]]、[[天南星]]<sub>各半两</sub>|制法=上药生用为散。|用法=每服一字,温酒调下;中风口噤,斡开口,微微灌服半钱,未愈再服。|主治=沐头中风,头面多汗,为[[首风]]头痛。|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二十四:一字散|组成=[[芎䓖]]一两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二十四:一字散|组成=[[芎䓖]]<sub>一两</sub>,[[草乌头]]<sub>炮裂,去皮尖,一两半</sub>,[[石膏]]<sub>研,一两</sub>,[[雄黄]]<sub>二钱,醋浸一宿,焙,研</sub>|制法=上药捣罗三味为散,入[[雄黄]]末研匀。|用法=每服一字,入[[腊茶]]半钱匕,葱白一寸,煎汤点服。|主治=[[伤寒]]头疼鼻塞。|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三十五:一字散|组成=[[鬼箭羽]]、[[鲮鲤甲]] |
{{方剂|方名=《圣济总录》卷三十五:一字散|组成=[[鬼箭羽]]、[[鲮鲤甲]]<sub>烧存性,各一分</sub>|制法=上为细散。|用法=每服一字,搐在鼻中,临发时用。|主治=[[鬼疟]]。|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
||
{{方剂|方名=《幼幼新书》卷九引《吉氏家传》:一字散|组成=[[雄黄]] |
{{方剂|方名=《幼幼新书》卷九引《吉氏家传》:一字散|组成=[[雄黄]]<sub>研</sub>、[[朱砂]]<sub>研,各一钱</sub>,[[川乌]]<sub>生</sub>、[[藜芦]]<sub>各半钱</sub>|制法=上为末,后入[[朱砂]]。|用法=急慢惊风,磨刀水下一字。|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摘录=《[[幼幼新书]]》卷九引《[[吉氏家传]]》}} |
||
{{方剂|方名=《卫生总微》卷五:一字散|组成=大[[天南星]]半两 |
{{方剂|方名=《卫生总微》卷五:一字散|组成=大[[天南星]]<sub>半两,微炮裂</sub>,[[蝉壳]]<sub>去土,一分,微炒</sub>,[[干蝎]]<sub>一分</sub>,[[僵蚕]]<sub>去丝嘴,一分</sub>|制法=上为细末,次入[[荞麦面]]一分。用[[酸石榴]]一个,去瓤、子,留壳,将诸药入在内,盐泥封裹,于灶内慢火烧至泥干燥为度,取出,再研极细。|用法=每服一字,温酒调下,不拘时候。|功用=退风爽神。|主治=①《[[卫生总微]]》:小儿[[天钓]]眼上。<br>②《[[永乐大典]]》引《[[仁存方]]》:小儿[[惊风]],神困不醒。|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论》:一字散|组成=[[核桃]]一个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论》:一字散|组成=[[核桃]]<sub>一个,钻孔如钱眼大</sub>,[[朱砂]]<sub>一钱</sub>,[[脑子]]一个,[[水银]]<sub>二钱,入[[核桃]]内,醋煮,研,垒涂纸三重裹,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留三分性,去泥用</sub>|制法=上为末。|用法=三岁半钱,新生半字,[[薄荷]]汁调下。|主治=婴儿百日内外咳嗽,及诸咳嗽众药不效者。|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论]]》}} |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二:一字散|组成=[[乳香]]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二:一字散|组成=[[乳香]]别研、[[延胡索]]、[[盆消]]<sub>别研,各一钱</sub>,[[川芎]]<sub>二钱</sub>,[[雄黄]]<sub>三钱,别研</sub>|制法=上为细末。|用法=每用少许,左疼搐左鼻,右疼搐右鼻。|主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十一:一字散|异名=如圣散 |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十一:一字散|异名=[[如圣散]]《[[仙传外科集验方]]》。|组成=[[雄黄]]<sub>一分,别研</sub>,[[蝎梢]]<sub>七枚</sub>,[[猪牙皂角]]<sub>七挺</sub>,[[白矾]]<sub>生,研,一钱</sub>,[[藜芦]]<sub>一钱</sub>|制法=上为细末。|用法=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即时吐出顽涎。|主治=①《杨氏家藏方》:[[喉痹]],气塞不通欲死者。<br>②《普济方》:咽喉作痛,[[乳蛾]]等。|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卫生家宝》:一字散|异名=[[蜈蚣蝎梢散]]。|组成=[[全蝎]]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卫生家宝》:一字散|异名=[[蜈蚣蝎梢散]]。|组成=[[全蝎]]<sub>褐色者,一个</sub>,[[赤脚蜈蚣]]<sub>一条,并新瓦焙</sub>,[[朱砂]]<sub>半钱</sub>,[[脑]]<sub>少许,一方无[[脑]]</sub>,[[麝]]<sub>少许</sub>|制法=上为末。|用法=每服一字,[[薄荷]]汤调下。先以些少,用管子吹入鼻中。自然通窍。|功用=截风定搐。|主治=婴孩[[惊风]]。|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卫生家宝]]》}} |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易简方》:一字散|组成=[[白矾]]一两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易简方》:一字散|组成=[[白矾]]<sub>一两,火上熔开,入[[巴豆肉]]十个,以矾沸定为度,去[[巴豆]]</sub>|制法=研矾为末。|用法=每用一字,新汲水调下。觉喉痛甚,服之未效者,更服。吐泻即愈。如牙噤,用指甲挑入喉中,或以竹管吹。|主治=[[喉闭]]。|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易简方]]》}} |
||
{{方剂|方名=《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三:一字散|组成=[[五灵脂]] |
{{方剂|方名=《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三:一字散|组成=[[五灵脂]]<sub>别研</sub>、[[川乌头]]<sub>去皮脐,生用</sub>、[[没药]]<sub>别研</sub>、[[草乌头]]<sub>去皮脐、生用各四两</sub>,[[地龙]]、[[乳香]]<sub>各半两,别研</sub>,[[麝香]]<sub>半钱,别研</sub>,[[朱砂]]<sub>三分,别研</sub>,[[白胶香]]<sub>一两,后四味加减些不妨</sub>|制法=上为细末。|用法=每服一字,温酒调下;或丸如[[梧桐子]]大,自少至多服之亦可。若腰以上损,食后服;腰以下损,食前服。觉麻为验,未麻加药,麻甚即减。|主治=一切打扑伤损,筋伤骨折。|临证举例=骨折 宗子赵叔恭名公夤,以善锤铁著名,其父宰嵊县,日因与族人聚饮超化寺,醉酒坠悬崖之下。亟视之,昏不醒人,手臂已折,舁归,得此二药治之,遂愈,其后运锤如故。叔恭尝知大宁监云,韩希道知府传。|摘录=《[[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三}} |
||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九:一字散|组成=[[全蝎]]八个 |
{{方剂|方名=《朱氏集验方》卷九:一字散|组成=[[全蝎]]<sub>八个</sub>,[[防风]]<sub>一分</sub>,[[僵蚕]]<sub>半两</sub>,[[天麻]]<sub>一两</sub>,[[川乌]]<sub>一个,炮</sub>,[[南星]]<sub>一个,重半两以上者,研为末,[[生姜]]自然汁和成一块,入[[朱砂]]一粒豆大,[[乳香]]一粒豆大,和[[南星]],用文武火爆令香熟,切作薄片,焙干</sub>|制法=上为末,入[[麝香]]、[[朱砂]]各半两,拌匀。|用法=每服一字,食后葱、酒、茶调下。|主治=偏正头疼。|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八十一引《济生续方》:一字散|组成=[[雄黄]]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八十一引《济生续方》:一字散|组成=[[雄黄]]<sub>研令极细,半两</sub>、[[细辛]]<sub>洗去土叶,半两</sub>,[[川乌尖]]<sub>去皮,五个,生用</sub>|制法=上为细末。|用法=每服一字,入[[姜汁]]少许,食后茶芽汤调服。|主治=[[头风]]。|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一引《[[济生续方]]》}} |
||
{{方剂|方名=《御药院方》卷九:一字散|组成=[[蝎梢]]、[[细辛]]、[[荜茇]]、[[胡椒]]、[[高良姜]]、[[露蜂房]] |
{{方剂|方名=《御药院方》卷九:一字散|组成=[[蝎梢]]、[[细辛]]、[[荜茇]]、[[胡椒]]、[[高良姜]]、[[露蜂房]]炒黄各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用法=每用半字,噙温水,随痛左右鼻内搐。更用半钱,搽牙痛处,有津即吐,误咽不妨,不拘时候。|主治=牙齿疼痛。|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吴氏集验方》:一字散|组成=[[天南星]]一个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吴氏集验方》:一字散|组成=[[天南星]]<sub>一个</sub>,[[全蝎]]<sub>一对</sub>,[[辰砂]]<sub>半钱</sub>|制法=上将[[南星]]开一穴,以[[全蝎]]、[[辰砂]]安[[南星]]内,入火炮令熟,取出研为末。|用法=每服半钱,用[[薄荷]]、[[川芎]]茶下。|主治=[[头风]]。|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吴氏集验方]]》}} |
||
{{方剂|方名=《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施圆端效方》:一字散|组成=[[麻黄]]、[[白芷]]、[[天南星]] |
{{方剂|方名=《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施圆端效方》:一字散|组成=[[麻黄]]、[[白芷]]、[[天南星]]<sub>炮熟</sub>、[[白附子]]|制法=上为末。|用法=[[荆芥]]汤下。|主治=[[小儿惊风]][[感风]]。|摘录=《[[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施圆端效方]]》}} |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一字散|组成=[[信石]]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一字散|组成=[[信石]]<sub>明者,一钱</sub>,[[雄黄]]<sub>二钱</sub>,[[绿豆粉]]<sub>五钱</sub>|制法=上为末。|用法=每服[[一字]]许,临卧顺去长流水调下。|主治=老人、小儿[[喘嗽]][[齁䶎]]等疾,昼夜不得眠。|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六十一:一字散|组成=[[白僵蚕]]一两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六十一:一字散|组成=[[白僵蚕]]<sub>一两</sub>,[[荆芥]]<sub>半两</sub>,[[紫河车]]<sub>三钱</sub>,[[五灵脂]]<sub>一分</sub>,[[甘草]]<sub>半两</sub>,[[干柏叶]]<sub>二钱</sub>,[[薄荷]]三钱|制法=上为细末。|用法=每服一字,吹入喉中。|主治=[[喉风]]。|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一}}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九七:一字散|组成=[[贯众]]一两半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一九七:一字散|组成=[[贯众]]<sub>一两半</sub>,[[黑豆]]<sub>一两半</sub>,[[甘草]]<sub>半两</sub>,[[绿豆]]<sub>一两半</sub>,[[信]]<sub>七钱</sub>|制法=上为细末。|用法=每服一字,先净手,任何安药在手心内,用新汲水三点调药,舌头舐,吃了便睡。隔日发,于未发日临夜服;朝日发,于未发时临卧服。大人做一服,小儿做二服。|主治=男子、妇人、小儿日近[[疟疾]]寒热。|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二一八:一字散|组成=[[大附子]]一个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二一八:一字散|组成=[[大附子]]<sub>一个</sub>,[[全蝎]]<sub>一个</sub>,[[钟乳粉]]<sub>一分</sub>|制法=先将[[大附子]]剜去心,全蝎入在内,再以[[附子沫]]同[[钟乳粉]]及面少许,水和裹,炮熟,以黄色为度,都碾为末。|用法=每服一钱,葱、茶下。|主治=[[气虚]][[头痛]]。|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八}}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〇九:一字散|组成=[[蚵蚾虫]]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〇九:一字散|组成=[[蚵蚾虫]]<sub>一名[[土鳖子]],一名[[异生]]不拘多少</sub>|制法=用纸裹,放锅上焙干,为末。|用法=每服一字,好酒调下,热服。不可太多。|主治=接骨。|摘录=《[[普济方]]》卷三〇九}} |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二五:一字散|组成=[[麝香]]半钱 |
{{方剂|方名=《普济方》卷三二五:一字散|组成=[[麝香]]<sub>半钱</sub>,[[螃蟹壳]]<sub>不拘多少</sub>|用法=上以[[螃蟹壳]]为灰,入[[麝香]]调下。|主治=妇人乳结,痛不可忍者。|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五}} |
||
{{方剂|方名=《袖珍方》卷一:一字散|组成=[[金头蜈蚣]]一枚 |
{{方剂|方名=《袖珍方》卷一:一字散|组成=[[金头蜈蚣]]<sub>一枚,去头足,炙</sub>、[[草乌头]]<sub>去芦头,半两</sub>,[[天麻]]<sub>半两</sub>,[[全蝎]]<sub>十个</sub>,[[香白芷]]<sub>少许</sub>|制法=上为末。|用法=每服一字,发热,茶清调下;发寒,温酒或[[半夏]][[茯苓]]煎汤调下。|主治=[[破伤风]]。|摘录=《[[袖珍方]]》卷一}} |
||
{{方剂|方名=《袖珍方》卷四:一字散|组成=[[接骨铜]]二两 |
{{方剂|方名=《袖珍方》卷四:一字散|组成=[[接骨铜]]<sub>二两,系石炭内铜,火煅、醋淬七次,为末</sub>,[[土鳖]]<sub>六钱,一名[[蚵蚾虫]],隔纸于砂锅内焙干,为末</sub>|制法=上为细末。|用法=每服一字,系二分半用温酒调下,病在上者,食后服;病在下者,食前服。|功用=接骨。|主治=[[折伤]]。|摘录=《[[袖珍方]]》卷四}} |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二一七引《仙传济阴方》:一字散|组成=[[南星]] |
{{方剂|方名=《医方类聚》卷二一七引《仙传济阴方》:一字散|组成=[[南星]]<sub>生</sub>,[[全蝎]]<sub>末</sub>,[[川芎]]<sub>二钱</sub>,[[白芷]]<sub>二钱</sub>,[[荆芥穗]]<sub>二钱</sub>|制法=上为末。|用法=茶调下。|功用=[[疏风]]。|主治=[[太阳头痛]]。|备注=方中[[南星]]、[[全蝎]]用量原缺。|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七引《[[仙传济阴方]]》}} |
||
{{方剂|方名=《永乐大典》卷九七八:一字散|备注=即《[[幼幼新书]]》卷九引[[郑愈]]方“[[救生一字散]]”。见该条。|摘录=《[[永乐大典]]》卷九七八}} |
{{方剂|方名=《永乐大典》卷九七八:一字散|备注=即《[[幼幼新书]]》卷九引[[郑愈]]方“[[救生一字散]]”。见该条。|摘录=《[[永乐大典]]》卷九七八}} |
||
{{方剂|方名=《婴童百问》卷四:一字散|组成=[[朱砂]]、[[冰片]]各少许 |
{{方剂|方名=《婴童百问》卷四:一字散|组成=[[朱砂]]、[[冰片]]<sub>各少许</sub>|制法=蜜调。|用法=鹅翎刷口内。咽下无妨。|主治=婴孩[[重舌]]、[[木舌]]、[[弄舌]]。|摘录=《[[婴童百问]]》卷四}} |
||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字散|组成=朱砂、硼砂各五分,冰片少许。|制法=上为细末。|用法=先以针用绵缠裹,惟留针锋如粟米许,刺泡出黄赤血汁,用盐汤洗,后刷药,以蜜调药少许,鹅翎刷入口内。咽下无妨。一刺不消,次日再刺,不过数次,自消尽。|主治=小儿初生[[悬痈]]。|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 |
{{方剂|方名=《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字散|组成=[[朱砂]]、[[硼砂]]<sub>各五分</sub>,[[冰片]]<sub>少许</sub>。|制法=上为细末。|用法=先以针用绵缠裹,惟留针锋如粟米许,刺泡出黄赤血汁,用盐汤洗,后刷药,以蜜调药少许,鹅翎刷入口内。咽下无妨。一刺不消,次日再刺,不过数次,自消尽。|主治=小儿初生[[悬痈]]。|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 |
||
{{方剂|方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一:一字散|异名=[[玉钥匙]]。|组成=[[明矾]]一两 |
{{方剂|方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一:一字散|异名=[[玉钥匙]]。|组成=[[明矾]]<sub>一两</sub>,[[巴豆仁]]<sub>二十一粒</sub>|制法=将[[明矾]]火上熬滚,随下[[巴豆仁]],即取出待冷,研末。|用法=干吹。|主治=[[弄舌]],[[喉风]],哑不能言。|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
||
{{方剂|方名=《赤水玄珠》卷三十:一字散|组成=[[半两钱]]五枚 |
{{方剂|方名=《赤水玄珠》卷三十:一字散|组成=[[半两钱]]<sub>五枚,火煅醋淬四十九次</sub>,[[甜瓜子仁]]<sub>五钱</sub>、[[珍珠]]<sub>二钱</sub>|制法=上为末。|用法=每服一字,好酒调下。|功用=理伤续断。|主治=跌扑伤损,骨折、骨碎、筋断,疼痛不可忍者。|摘录=《[[赤水玄珠]]》卷三十}} |
||
{{方剂|方名=《古今医鉴》卷十六:一字散|组成=[[蜈蚣]] |
{{方剂|方名=《古今医鉴》卷十六:一字散|组成=[[蜈蚣]]<sub>去毒,炒一条</sub>,[[全蝎]]<sub>一对,炒、去毒并头足</sub>|制法=上为细末。|用法=发时用一字擦牙缝内;或吹鼻中。|主治=[[破伤风]]抽搐,[[角弓反张]]。|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
||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幼科》卷一:一字散|组成=朱砂、硼砂各半钱,龙脑、朴硝各一字 |
{{方剂|方名=《证治准绳·幼科》卷一:一字散|组成=[[朱砂]]、[[硼砂]]<sub>各半钱</sub>,[[龙脑]]、[[朴硝]]<sub>各一字</sub>|制法=上为极细末。|用法=先以针刺去青黄血汁,用盐汤洗拭。再用蜜调药少许,鹅翎蘸刷口内。咽下无妨。|主治=[[重舌]],[[重腭]],[[重龈]]。|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一}} |
||
{{方剂|方名=《奇效良方》:一字散|组成=[[乌头]](生用,半两) [[青矾]](半两)|用法=上为细末,每用一字,搐入鼻内,取出涕吐涎。|主治=治[[贼风]]吹着,口眼歪斜。|摘录=《[[奇效良方]]》}} |
|||
[[分类:方剂]] |
2023年8月19日 (六) 22:02的最新版本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一字散
组 成 |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蝉壳微炒、干蝎微炒、白僵蚕微炒、半夏末用生姜汁拌炒令熟、天南星炮裂,各一分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每用一字,以荆芥、薄荷汤调下,每日三四次。 |
主 治 | 小儿中风,手足筋脉挛急。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一字散
组 成 | 天南星一分,炮裂,壁鱼儿十枚,荞面一分,研入,半夏七枚,生用,酸石榴壳一颗 |
制 法 | 上为末,入在石榴壳内,以盐泥封裹,于灶下慢火烧,以泥干燥为度,取出去壳,焙干,捣细罗为散。 |
用 法 | 如孩儿小,即用钱上一字,以乳汁调灌之。一岁以上,即用酒调一字服之。当得汗出为效矣。 |
主 治 | 小儿天钓,四肢拘急,时复搐搦,喉内多涎,夜卧惊厥。 |
摘 录 |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
《圣济总录》卷五:一字散
组 成 | 天南星醋浸三日,焙干、白附子炮、天麻、干蝎全者,炒,各一两,沉香锉、牛黄研、乳香研、麝香研、雄黄研,各半两 |
制 法 | 上药除四味研外,余药捣罗为细末,后入研药一处,研令极细。 |
用 法 | 每服一字匕,温酒调下。如要丸时,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急风,豆淋酒化三丸;一切风,头目昏暗,肢体疼痛,温酒化下一丸,小儿化半丸服。 |
主 治 | 脾风,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举,色黄面热,腹满短气。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五 |
《圣济总录》卷六:一字散
组 成 | 乌头生用、清矾各半两 |
制 法 | 上为细散。 |
用 法 | 每用一字,搐入鼻内。取出涕,吐涎。 |
主 治 | 贼风吹着,口眼歪斜。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六 |
《圣济总录》卷十一:一字散
组 成 | 芎䓖、乌头生用,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地龙炒、防风去叉、羌活去芦头、白附子炮、天麻各半两,草乌头去皮尖,半钱 |
制 法 | 上为细散。 |
用 法 | 每服一字,食后葱白、薄荷茶调下;温酒亦得。 |
主 治 | 风不仁,手足𤸷麻;及妇人血风,头面虚肿,遍身风疥。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六 |
《圣济总录》卷十五:一字散
组 成 | 藿香叶、乌头去皮脐,各二两,甘松、零陵香各一两,白附子、天南星各半两 |
制 法 | 上药生用为散。 |
用 法 | 每服一字,温酒调下;中风口噤,斡开口,微微灌服半钱,未愈再服。 |
主 治 | 沐头中风,头面多汗,为首风头痛。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十五 |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一字散
组 成 | 芎䓖一两,草乌头炮裂,去皮尖,一两半,石膏研,一两,雄黄二钱,醋浸一宿,焙,研 |
制 法 | 上药捣罗三味为散,入雄黄末研匀。 |
用 法 | 每服一字,入腊茶半钱匕,葱白一寸,煎汤点服。 |
主 治 | 伤寒头疼鼻塞。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一字散
组 成 | 鬼箭羽、鲮鲤甲烧存性,各一分 |
制 法 | 上为细散。 |
用 法 | 每服一字,搐在鼻中,临发时用。 |
主 治 | 鬼疟。 |
摘 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
《幼幼新书》卷九引《吉氏家传》:一字散
组 成 | 雄黄研、朱砂研,各一钱,川乌生、藜芦各半钱 |
制 法 | 上为末,后入朱砂。 |
用 法 | 急慢惊风,磨刀水下一字。 |
主 治 | 小儿急慢惊风。 |
摘 录 | 《幼幼新书》卷九引《吉氏家传》 |
《卫生总微》卷五:一字散
组 成 | 大天南星半两,微炮裂,蝉壳去土,一分,微炒,干蝎一分,僵蚕去丝嘴,一分 |
制 法 | 上为细末,次入荞麦面一分。用酸石榴一个,去瓤、子,留壳,将诸药入在内,盐泥封裹,于灶内慢火烧至泥干燥为度,取出,再研极细。 |
用 法 | 每服一字,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
功 用 | 退风爽神。 |
主 治 | ①《卫生总微》:小儿天钓眼上。 ②《永乐大典》引《仁存方》:小儿惊风,神困不醒。 |
摘 录 | 《卫生总微》卷五 |
《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论》:一字散
组 成 | 核桃一个,钻孔如钱眼大,朱砂一钱,脑子一个,水银二钱,入核桃内,醋煮,研,垒涂纸三重裹,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留三分性,去泥用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三岁半钱,新生半字,薄荷汁调下。 |
主 治 | 婴儿百日内外咳嗽,及诸咳嗽众药不效者。 |
摘 录 | 《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论》 |
《杨氏家藏方》卷二:一字散
组 成 | 乳香别研、延胡索、盆消别研,各一钱,川芎二钱,雄黄三钱,别研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用少许,左疼搐左鼻,右疼搐右鼻。 |
主 治 | 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 |
摘 录 | 《杨氏家藏方》卷二 |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一字散
异 名 | 如圣散《仙传外科集验方》。 |
组 成 | 雄黄一分,别研,蝎梢七枚,猪牙皂角七挺,白矾生,研,一钱,藜芦一钱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即时吐出顽涎。 |
主 治 | ①《杨氏家藏方》:喉痹,气塞不通欲死者。 ②《普济方》:咽喉作痛,乳蛾等。 |
摘 录 |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
《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卫生家宝》:一字散
异 名 | 蜈蚣蝎梢散。 |
组 成 | 全蝎褐色者,一个,赤脚蜈蚣一条,并新瓦焙,朱砂半钱,脑少许,一方无脑,麝少许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薄荷汤调下。先以些少,用管子吹入鼻中。自然通窍。 |
功 用 | 截风定搐。 |
主 治 | 婴孩惊风。 |
摘 录 | 《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卫生家宝》 |
《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易简方》:一字散
组 成 | 白矾一两,火上熔开,入巴豆肉十个,以矾沸定为度,去巴豆 |
制 法 | 研矾为末。 |
用 法 | 每用一字,新汲水调下。觉喉痛甚,服之未效者,更服。吐泻即愈。如牙噤,用指甲挑入喉中,或以竹管吹。 |
主 治 | 喉闭。 |
摘 录 | 《医方类聚》卷七十四引《易简方》 |
《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三:一字散
组 成 | 五灵脂别研、川乌头去皮脐,生用、没药别研、草乌头去皮脐、生用各四两,地龙、乳香各半两,别研,麝香半钱,别研,朱砂三分,别研,白胶香一两,后四味加减些不妨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温酒调下;或丸如梧桐子大,自少至多服之亦可。若腰以上损,食后服;腰以下损,食前服。觉麻为验,未麻加药,麻甚即减。 |
主 治 | 一切打扑伤损,筋伤骨折。 |
临证举例 | 骨折 宗子赵叔恭名公夤,以善锤铁著名,其父宰嵊县,日因与族人聚饮超化寺,醉酒坠悬崖之下。亟视之,昏不醒人,手臂已折,舁归,得此二药治之,遂愈,其后运锤如故。叔恭尝知大宁监云,韩希道知府传。 |
摘 录 | 《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三 |
《朱氏集验方》卷九:一字散
组 成 | 全蝎八个,防风一分,僵蚕半两,天麻一两,川乌一个,炮,南星一个,重半两以上者,研为末,生姜自然汁和成一块,入朱砂一粒豆大,乳香一粒豆大,和南星,用文武火爆令香熟,切作薄片,焙干 |
制 法 | 上为末,入麝香、朱砂各半两,拌匀。 |
用 法 | 每服一字,食后葱、酒、茶调下。 |
主 治 | 偏正头疼。 |
摘 录 | 《朱氏集验方》卷九 |
《医方类聚》卷八十一引《济生续方》:一字散
组 成 | 雄黄研令极细,半两、细辛洗去土叶,半两,川乌尖去皮,五个,生用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入姜汁少许,食后茶芽汤调服。 |
主 治 | 头风。 |
摘 录 | 《医方类聚》卷八十一引《济生续方》 |
《御药院方》卷九:一字散
组 成 | 蝎梢、细辛、荜茇、胡椒、高良姜、露蜂房炒黄各半两。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用半字,噙温水,随痛左右鼻内搐。更用半钱,搽牙痛处,有津即吐,误咽不妨,不拘时候。 |
主 治 | 牙齿疼痛。 |
摘 录 | 《御药院方》卷九 |
《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吴氏集验方》:一字散
组 成 | 天南星一个,全蝎一对,辰砂半钱 |
制 法 | 上将南星开一穴,以全蝎、辰砂安南星内,入火炮令熟,取出研为末。 |
用 法 | 每服半钱,用薄荷、川芎茶下。 |
主 治 | 头风。 |
摘 录 | 《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吴氏集验方》 |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施圆端效方》:一字散
组 成 | 麻黄、白芷、天南星炮熟、白附子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荆芥汤下。 |
主 治 | 小儿惊风感风。 |
摘 录 |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施圆端效方》 |
《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一字散
组 成 | 信石明者,一钱,雄黄二钱,绿豆粉五钱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许,临卧顺去长流水调下。 |
主 治 | 老人、小儿喘嗽齁䶎等疾,昼夜不得眠。 |
摘 录 | 《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 |
《普济方》卷六十一:一字散
组 成 | 白僵蚕一两,荆芥半两,紫河车三钱,五灵脂一分,甘草半两,干柏叶二钱,薄荷三钱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吹入喉中。 |
主 治 | 喉风。 |
摘 录 | 《普济方》卷六十一 |
《普济方》卷一九七:一字散
组 成 | 贯众一两半,黑豆一两半,甘草半两,绿豆一两半,信七钱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先净手,任何安药在手心内,用新汲水三点调药,舌头舐,吃了便睡。隔日发,于未发日临夜服;朝日发,于未发时临卧服。大人做一服,小儿做二服。 |
主 治 | 男子、妇人、小儿日近疟疾寒热。 |
摘 录 | 《普济方》卷一九七 |
《普济方》卷二一八:一字散
组 成 | 大附子一个,全蝎一个,钟乳粉一分 |
制 法 | 先将大附子剜去心,全蝎入在内,再以附子沫同钟乳粉及面少许,水和裹,炮熟,以黄色为度,都碾为末。 |
用 法 | 每服一钱,葱、茶下。 |
主 治 | 气虚头痛。 |
摘 录 | 《普济方》卷二一八 |
《普济方》卷三〇九:一字散
组 成 | 蚵蚾虫一名土鳖子,一名异生不拘多少 |
制 法 | 用纸裹,放锅上焙干,为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好酒调下,热服。不可太多。 |
主 治 | 接骨。 |
摘 录 | 《普济方》卷三〇九 |
《普济方》卷三二五:一字散
组 成 | 麝香半钱,螃蟹壳不拘多少 |
用 法 | 上以螃蟹壳为灰,入麝香调下。 |
主 治 | 妇人乳结,痛不可忍者。 |
摘 录 | 《普济方》卷三二五 |
《袖珍方》卷一:一字散
组 成 | 金头蜈蚣一枚,去头足,炙、草乌头去芦头,半两,天麻半两,全蝎十个,香白芷少许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发热,茶清调下;发寒,温酒或半夏茯苓煎汤调下。 |
主 治 | 破伤风。 |
摘 录 | 《袖珍方》卷一 |
《袖珍方》卷四:一字散
组 成 | 接骨铜二两,系石炭内铜,火煅、醋淬七次,为末,土鳖六钱,一名蚵蚾虫,隔纸于砂锅内焙干,为末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系二分半用温酒调下,病在上者,食后服;病在下者,食前服。 |
功 用 | 接骨。 |
主 治 | 折伤。 |
摘 录 | 《袖珍方》卷四 |
《医方类聚》卷二一七引《仙传济阴方》:一字散
组 成 | 南星生,全蝎末,川芎二钱,白芷二钱,荆芥穗二钱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茶调下。 |
功 用 | 疏风。 |
主 治 | 太阳头痛。 |
备 注 | 方中南星、全蝎用量原缺。 |
摘 录 | 《医方类聚》卷二一七引《仙传济阴方》 |
《永乐大典》卷九七八:一字散
备 注 | 即《幼幼新书》卷九引郑愈方“救生一字散”。见该条。 |
摘 录 | 《永乐大典》卷九七八 |
《婴童百问》卷四:一字散
组 成 | 朱砂、冰片各少许 |
制 法 | 蜜调。 |
用 法 | 鹅翎刷口内。咽下无妨。 |
主 治 | 婴孩重舌、木舌、弄舌。 |
摘 录 | 《婴童百问》卷四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字散
组 成 | 朱砂、硼砂各五分,冰片少许。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先以针用绵缠裹,惟留针锋如粟米许,刺泡出黄赤血汁,用盐汤洗,后刷药,以蜜调药少许,鹅翎刷入口内。咽下无妨。一刺不消,次日再刺,不过数次,自消尽。 |
主 治 | 小儿初生悬痈。 |
摘 录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 |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一字散
异 名 | 玉钥匙。 |
组 成 | 明矾一两,巴豆仁二十一粒 |
制 法 | 将明矾火上熬滚,随下巴豆仁,即取出待冷,研末。 |
用 法 | 干吹。 |
主 治 | 弄舌,喉风,哑不能言。 |
摘 录 |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
《赤水玄珠》卷三十:一字散
组 成 | 半两钱五枚,火煅醋淬四十九次,甜瓜子仁五钱、珍珠二钱 |
制 法 | 上为末。 |
用 法 | 每服一字,好酒调下。 |
功 用 | 理伤续断。 |
主 治 | 跌扑伤损,骨折、骨碎、筋断,疼痛不可忍者。 |
摘 录 | 《赤水玄珠》卷三十 |
《古今医鉴》卷十六:一字散
组 成 | 蜈蚣去毒,炒一条,全蝎一对,炒、去毒并头足 |
制 法 | 上为细末。 |
用 法 | 发时用一字擦牙缝内;或吹鼻中。 |
主 治 | 破伤风抽搐,角弓反张。 |
摘 录 | 《古今医鉴》卷十六 |
《证治准绳·幼科》卷一:一字散
组 成 | 朱砂、硼砂各半钱,龙脑、朴硝各一字 |
制 法 | 上为极细末。 |
用 法 | 先以针刺去青黄血汁,用盐汤洗拭。再用蜜调药少许,鹅翎蘸刷口内。咽下无妨。 |
主 治 | 重舌,重腭,重龈。 |
摘 录 | 《证治准绳·幼科》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