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小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 |||
第2行: | 第2行: | ||
|前缀尊称='''医圣''' |
|前缀尊称='''医圣''' |
||
|后缀尊称=医学家 |
|后缀尊称=医学家 |
||
|图片=张仲景.jpeg |
|||
|图像说明=张仲景概念图 |
|||
|姓名 =张仲景 |
|姓名 =张仲景 |
||
|拼音=Zhāng Zhòngjǐng |
|拼音=Zhāng Zhòngjǐng |
||
|姓=张 |
|||
|名=机 |
|||
|表字 =仲景 |
|表字 =仲景 |
||
|别号 = |
|别号 = |
||
第14行: | 第18行: | ||
|出身 = |
|出身 = |
||
|出生日期 =约150年 |
|出生日期 =约150年 |
||
|逝世日期 =约 |
|逝世日期 =约219年 |
||
|师从 = |
|师从 = [[张伯祖]] |
||
|学生 = |
|学生 = [[卫汛]] |
||
|流派 = |
|流派 = [[伤寒学派]] |
||
|成就 = |
|成就 = [[六经辨证]] |
||
|著作 =《[[伤寒杂病论]]》 |
|著作 =《[[伤寒杂病论]]》 |
||
}} |
}} |
||
'''张仲景''' |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以字行,一说尝任长沙太守,故又称“张长沙”,南阳郡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著名医学家,古代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撰有《[[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临床治疗学巨著,[[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宋代以后被奉为“'''医圣'''<ref>[http://www.cntcm.com.cn/xueshu/2015-08/07/content_4781.htm “医圣”考源-张效霞].中国中医药报.[2015-08-07].</ref>”。 |
||
==生平== |
==生平== |
||
[[张仲景]],《后汉书》无传,其事迹始见于《[[伤寒论·序]]》引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
|||
东汉末年,动乱频繁,疫病流行,人民病死者很多,[[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引发了他发愤学习医学的决心,“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问世以后,由于兵荒马乱,原著不久即散佚,经后人整理其书佚文,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 |
|||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但在此外,我们对他所知不多。在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了[[张仲景]]为王粲看病的逸事:“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而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虽然事近传奇,但也可以显示当时人对[[张仲景]]医术的敬服。今河南南阳有“医圣祠”。 |
|||
==争议== |
==争议== |
||
''' |
'''“机”与“羡”''' |
||
张机,字仲景。“机”之名,始见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清《南阳府志》改“机”作“玑”,误。清·[[孙鼎宜]]从训诂角度认为张机之“机”当作“羡”,此张羡即主掌长沙太守张羡,见孙氏《仲景传略》一文,[[章太炎]]先生亦有此说。考证此事较详者为二十世纪郭象声《张仲景姓名事迹考》一文。 |
|||
'''姓名之争''' |
|||
'''出生地 |
'''出生地''' |
||
仲景,东汉南阳郡南阳人,较早见《何颙别传》、唐·[[甘伯宗]]《[[名医录]]》,后又见于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张杲]]《[[医说·张仲景方叙伦]]》、元·马端麟《文献通考》、明·[[徐春圃]]《[[古今医统]]》等书。郡辖县,确切县份难详,盖有四说: |
|||
⚫ | |||
*涅阳说。《邓州志》、《南阳府志》、清·[[孙鼎宜]]《仲景传略》、[[陆九芝]]《张仲景传》、《辞海》等皆持此说。 |
|||
*棘阳说。《襄阳府志》、《湖广通志方技门》等皆持此说。 |
|||
*枣阳说。[[黄竹斋]]《医圣张仲景传》持此说。 |
|||
*南阳说。《何题别传》、唐·[[甘伯宗]]《[[名医录]]》、[[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章太炎]]《张仲景事状考》、《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等持此说。 |
|||
今多从南阳说。南阳为南阳郡所辖,而非为南郡所辖。清·[[陆九芝]]《张仲景传》称“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也”,大误。东汉南郡在南阳郡之南,涅阳为南阳郡所辖,非属于南郡。至今仍有袭用陆九芝误说者,当正。今南阳市建有医圣祠,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 |||
[[张仲景]]是否任长沙太守,医史学家颇有歧议。谓仲景为长沙太守者始见唐·[[甘伯宗]]《[[名医录]]》:“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金刻本《[[注解伤寒论]]》于每卷前仅云“仲景述,王叔和撰次”,无“长沙太守”之称。明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刊刻《[[仲景全书 (赵开美)|仲景全书]]》于宋本《[[伤寒论]]》每卷前皆云“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乃承宋本旧貌也,亦无“长沙太守”字样。而《[[仲景全书 (赵开美)|仲景全书]]》所收[[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于每卷前题云:“汉长沙太守张仲景述,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金刻本《[[注解伤寒论]]》早于明刻本,尚无“汉长沙太守“五字,疑此五字系[[赵开美]]据[[甘伯宗]]《[[名医录]]》所增也。后世多据此称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清·[[孙鼎宜]]考证当时长沙太守为张羡,“羡”与“景”同训,谓张羨即张机,张机即张羡。可备一说也。 |
|||
唐甘伯宗称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必有所据,由于《后汉书》、《三国志》中仲景无传,仲景事迹当以甘伯宗说为准。 |
|||
⚫ | |||
建安”与“建宁”之争。《[[伤寒论·序]]》:“余宗族素多,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有谓“建安”当作“建宁”者,始倡其说者为日本[[山田正珍]]。[[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云:建宁,后汉灵帝年号。《医史》云:张机,字仲景,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由是观之,旧本作“建安”者,盖传写之误也。若夫“建安”,献帝年号,与下文“感往昔之沦丧”之文不合也。考《后汉书·五行志》,自建宁四年(171)至光和二年(179),相去仅九年, 大疫三流行,与“未十稔”之文若合符契,可见其称伤寒者,果是天行疫疾无疑矣。否则未十稔间,何以至于病且死者若斯之甚乎?故《[[千金方]]》引《[[小品]]》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外台·天行病]]》门引[[许仁则]]云:此病方家呼为伤寒是也。 |
|||
考灵帝之时,大疫连发,情况如次: |
|||
*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三月大疫; |
|||
*熹平二年(公元174年)春大疫; |
|||
*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春大疫; |
|||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大疫; |
|||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春正月大疫。 |
|||
据史料观之,灵帝建宁年间,大疫相连,死亡甚众,则《[[伤寒论·序]]》之“建安”作“建宁”于史有徵。 |
|||
⚫ | |||
==医学成就== |
==医学成就== |
||
张仲景与谯郡华佗、侯官董奉齐名,并称“建安三医 |
[[张仲景]]与谯郡[[华佗]]、侯官[[董奉]]齐名,并称“建安三医”。 |
||
《汉书艺文志》中,将汉之前的医学典籍总结为为重视经络针灸的医经派,与重视本草汤液的经方派二者;这两大传统的发展,形构了汉之前的中医体系。医经派的主要代表著作,《黄帝内经》,传统上认为,是伤寒论成书的主要依据,后世医者也多援引内经以发明伤寒论微旨。如清朝《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序〉:“《伤寒论》,后汉张机所著,发明内经奥旨者也,并不引古经一语,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盖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 |
《汉书艺文志》中,将汉之前的医学典籍总结为为重视经络针灸的[[医经派]],与重视本草汤液的[[经方派]]二者;这两大传统的发展,形构了汉之前的中医体系。[[医经派]]的主要代表著作,《[[黄帝内经]]》,传统上认为,是伤寒论成书的主要依据,后世医者也多援引内经以发明伤寒论微旨。如清朝《[[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序〉:“《[[伤寒论]]》,后汉[[张机]]所著,发明内经奥旨者也,并不引古经一语,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盖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 |
||
但根据晋皇甫谧序《针灸甲乙经》:“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以及近代从敦煌出土的梁陶 |
但根据晋·[[皇甫谧]]序《[[针灸甲乙经]]》:“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以及近代从敦煌出土的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湣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伤寒论]]》一部 ,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汤液经法]]》一书,在汉书艺文志的分类中,属于[[经方]]一派。这证明传统上认为《伤寒论》“不引古经一语”的看法是错误的,伤寒论中所使用的方剂,主要援引自已失传的《[[汤液经法]]》,这也是[[张仲景]]著作的主要依据。 |
||
因此,张仲景可说是两汉医经、经方二派的集大成者,他使用的方剂很多是来自经方派;而六经辨证的手法,则是来自《黄帝内经》;此外,更加上他个人的心得与经验。将伤寒与杂病共论, 汤液与针灸并用,打破了《素问热论》中六经只辨伤寒的局限性,因此, |
因此,[[张仲景]]可说是两汉医经、经方二派的集大成者,他使用的方剂很多是来自[[经方派]];而[[六经辨证]]的手法,则是来自《[[黄帝内经]]》;此外,更加上他个人的心得与经验。将伤寒与杂病共论, 汤液与针灸并用,打破了《[[素问·热论]]》中六经只辨伤寒的局限性,因此,无论伤寒、杂病和它们互相挟杂的复杂问题, 都能用[[六经辨证]]方法概括而无遗。称仲景为医中之圣,《[[伤寒论]]》为中医之魂,实不为过。 |
||
张仲景的著作在中医领域内影响深远,远自晋朝王叔和,唐朝孙思邈,下至金元四大家,清朝叶天士、吴鞠通,无不是由钻研仲景学之后,才能卓然成家。历代注解伤寒论者,不下数十家,各有见解,这也推动了中医思想的不断进步。至明清时,伤寒论中的方剂,被尊为“经方”,影响远至朝鲜、日本。 |
[[张仲景]]的著作在中医领域内影响深远,远自晋朝[[王叔和],唐朝[[孙思邈]],下至[[金元四大家]],清朝[[叶天士]]、[[吴鞠通]],无不是由钻研仲景学之后,才能卓然成家。历代注解伤寒论者,不下数十家,各有见解,这也推动了中医思想的不断进步。至明清时,伤寒论中的方剂,被尊为“[[经方]]”,影响远至朝鲜、日本。 |
||
==著作== |
==著作== |
||
根据《[[伤寒论·序]]》,[[张仲景]]撰有《[[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但《后汉书》和《三国志》都没有仲景著作的记载。最早记录张仲景著作的史书是《隋书经籍志》,不过《隋书经籍志》载录的书名不是《[[伤寒杂病论]]》。 |
|||
撰《[[伤寒杂病论]]》。该书问世不久即散佚,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 |
|||
*《隋书经籍志》载:[[张仲景]]著作有《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合计二十八卷。 |
|||
*《旧唐书·经籍志》载录《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 |
|||
*《新唐书·艺文志》载录[[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伤寒卒病论》十卷。 |
|||
*《宋史·艺文志》载录[[张仲景]]《[[脉经]]》一卷、《五脏荣卫论》一卷、《五脏论》一卷、《[[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疗黄经》一卷、《口齿论》一卷。 |
|||
从这些文献看来,在《[[伤寒杂病论]]》以外,仲景似乎还有其他多种著作。但是学者们一般认为,[[张仲景]]著作只有《[[伤寒杂病论]]》一种。《隋书经籍志》等所载录的《张仲景方》、《张仲景药方》、《张仲景辨伤寒》、《张仲景评病要方》、《张仲景疗妇人方》等,或与《[[伤寒杂病论]]》同书异名,或者是仲景以后的医家从《[[伤寒杂病论]]》中节录部分内容,另予命名,传播于世。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书是托仲景之名。 |
|||
==参看== |
==参看== |
||
第57行: | 第100行: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分类:150年出生]] |
[[分类:150年出生]] |
||
[[分类: |
[[分类:219年逝世]] |
||
[[分类:汉代人物]] |
[[分类:汉代人物]] |
||
[[分类:南阳人]] |
[[分类:南阳人]] |
2022年11月17日 (四) 08:44的最新版本
医圣 Zhāng Zhòngjǐng 张仲景 医学家 | |
---|---|
张仲景概念图 | |
基本信息 | |
姓 | 张 |
名 | 机 |
字 | 仲景 |
性别 | 男 |
时代 | 汉代 |
民族 | 汉 |
籍贯 | 南阳郡南阳县 |
出生 | 约150年 |
逝世 | 约219年 |
职业 | 医家、官员 |
最高职务 | 长沙太守 |
学术信息 | |
学派 | 伤寒学派 |
师承 | 张伯祖 |
学生 | 卫汛 |
成就 | 六经辨证 |
著作 | 《伤寒杂病论》 |
张仲景,约(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以字行,一说尝任长沙太守,故又称“张长沙”,南阳郡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著名医学家,古代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撰有《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临床治疗学巨著,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宋代以后被奉为“医圣[1]”。
生平
张仲景,《后汉书》无传,其事迹始见于《伤寒论·序》引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东汉末年,动乱频繁,疫病流行,人民病死者很多,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引发了他发愤学习医学的决心,“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问世以后,由于兵荒马乱,原著不久即散佚,经后人整理其书佚文,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但在此外,我们对他所知不多。在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了张仲景为王粲看病的逸事:“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而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虽然事近传奇,但也可以显示当时人对张仲景医术的敬服。今河南南阳有“医圣祠”。
争议
“机”与“羡”
张机,字仲景。“机”之名,始见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清《南阳府志》改“机”作“玑”,误。清·孙鼎宜从训诂角度认为张机之“机”当作“羡”,此张羡即主掌长沙太守张羡,见孙氏《仲景传略》一文,章太炎先生亦有此说。考证此事较详者为二十世纪郭象声《张仲景姓名事迹考》一文。
出生地
仲景,东汉南阳郡南阳人,较早见《何颙别传》、唐·甘伯宗《名医录》,后又见于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张杲《医说·张仲景方叙伦》、元·马端麟《文献通考》、明·徐春圃《古今医统》等书。郡辖县,确切县份难详,盖有四说:
- 棘阳说。《襄阳府志》、《湖广通志方技门》等皆持此说。
- 枣阳说。黄竹斋《医圣张仲景传》持此说。
今多从南阳说。南阳为南阳郡所辖,而非为南郡所辖。清·陆九芝《张仲景传》称“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也”,大误。东汉南郡在南阳郡之南,涅阳为南阳郡所辖,非属于南郡。至今仍有袭用陆九芝误说者,当正。今南阳市建有医圣祠,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沙太守
张仲景是否任长沙太守,医史学家颇有歧议。谓仲景为长沙太守者始见唐·甘伯宗《名医录》:“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金刻本《注解伤寒论》于每卷前仅云“仲景述,王叔和撰次”,无“长沙太守”之称。明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刊刻《仲景全书》于宋本《伤寒论》每卷前皆云“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乃承宋本旧貌也,亦无“长沙太守”字样。而《仲景全书》所收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于每卷前题云:“汉长沙太守张仲景述,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金刻本《注解伤寒论》早于明刻本,尚无“汉长沙太守“五字,疑此五字系赵开美据甘伯宗《名医录》所增也。后世多据此称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清·孙鼎宜考证当时长沙太守为张羡,“羡”与“景”同训,谓张羨即张机,张机即张羡。可备一说也。
唐甘伯宗称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必有所据,由于《后汉书》、《三国志》中仲景无传,仲景事迹当以甘伯宗说为准。
建安与建宁
建安”与“建宁”之争。《伤寒论·序》:“余宗族素多,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有谓“建安”当作“建宁”者,始倡其说者为日本山田正珍。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云:建宁,后汉灵帝年号。《医史》云:张机,字仲景,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由是观之,旧本作“建安”者,盖传写之误也。若夫“建安”,献帝年号,与下文“感往昔之沦丧”之文不合也。考《后汉书·五行志》,自建宁四年(171)至光和二年(179),相去仅九年, 大疫三流行,与“未十稔”之文若合符契,可见其称伤寒者,果是天行疫疾无疑矣。否则未十稔间,何以至于病且死者若斯之甚乎?故《千金方》引《小品》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外台·天行病》门引许仁则云:此病方家呼为伤寒是也。
考灵帝之时,大疫连发,情况如次:
- 建宁四年(公元171年)三月大疫;
- 熹平二年(公元174年)春大疫;
- 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春大疫;
-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大疫;
-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春正月大疫。
据史料观之,灵帝建宁年间,大疫相连,死亡甚众,则《伤寒论·序》之“建安”作“建宁”于史有徵。
医学成就
《汉书艺文志》中,将汉之前的医学典籍总结为为重视经络针灸的医经派,与重视本草汤液的经方派二者;这两大传统的发展,形构了汉之前的中医体系。医经派的主要代表著作,《黄帝内经》,传统上认为,是伤寒论成书的主要依据,后世医者也多援引内经以发明伤寒论微旨。如清朝《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序〉:“《伤寒论》,后汉张机所著,发明内经奥旨者也,并不引古经一语,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盖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
但根据晋·皇甫谧序《针灸甲乙经》:“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以及近代从敦煌出土的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湣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伤寒论》一部 ,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汤液经法》一书,在汉书艺文志的分类中,属于经方一派。这证明传统上认为《伤寒论》“不引古经一语”的看法是错误的,伤寒论中所使用的方剂,主要援引自已失传的《汤液经法》,这也是张仲景著作的主要依据。
因此,张仲景可说是两汉医经、经方二派的集大成者,他使用的方剂很多是来自经方派;而六经辨证的手法,则是来自《黄帝内经》;此外,更加上他个人的心得与经验。将伤寒与杂病共论, 汤液与针灸并用,打破了《素问·热论》中六经只辨伤寒的局限性,因此,无论伤寒、杂病和它们互相挟杂的复杂问题, 都能用六经辨证方法概括而无遗。称仲景为医中之圣,《伤寒论》为中医之魂,实不为过。
张仲景的著作在中医领域内影响深远,远自晋朝[[王叔和],唐朝孙思邈,下至金元四大家,清朝叶天士、吴鞠通,无不是由钻研仲景学之后,才能卓然成家。历代注解伤寒论者,不下数十家,各有见解,这也推动了中医思想的不断进步。至明清时,伤寒论中的方剂,被尊为“经方”,影响远至朝鲜、日本。
著作
根据《伤寒论·序》,张仲景撰有《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但《后汉书》和《三国志》都没有仲景著作的记载。最早记录张仲景著作的史书是《隋书经籍志》,不过《隋书经籍志》载录的书名不是《伤寒杂病论》。
- 《隋书经籍志》载:张仲景著作有《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合计二十八卷。
- 《旧唐书·经籍志》载录《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
- 《新唐书·艺文志》载录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伤寒卒病论》十卷。
- 《宋史·艺文志》载录张仲景《脉经》一卷、《五脏荣卫论》一卷、《五脏论》一卷、《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疗黄经》一卷、《口齿论》一卷。
从这些文献看来,在《伤寒杂病论》以外,仲景似乎还有其他多种著作。但是学者们一般认为,张仲景著作只有《伤寒杂病论》一种。《隋书经籍志》等所载录的《张仲景方》、《张仲景药方》、《张仲景辨伤寒》、《张仲景评病要方》、《张仲景疗妇人方》等,或与《伤寒杂病论》同书异名,或者是仲景以后的医家从《伤寒杂病论》中节录部分内容,另予命名,传播于世。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书是托仲景之名。
参看
参考资料
- ↑ “医圣”考源-张效霞.中国中医药报.[201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