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最近更改
随便看看
灵兰秘典
沙盒
捐助本站
帮助
帮助
方针指引
联系我们
关于本站
MediaWiki帮助
中医百科
搜索
搜索
登录
个人工具
登录
查看“艾附丸”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清除缓存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页面值
短URL
←
艾附丸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请通过
参数设置
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方剂|方名=《证治要诀类方》卷四:艾附丸|组成=艾叶(同香附、醋煮)1斤,香附1斤,当归2两,白芍2两,川芎2两,熟地2两,干姜1两,吴茱萸1两,木香1两,白芷1两,琥珀5钱。|制法=上为末,酒煮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70丸,空心酒送下。[br]寒,加附子。|功用=|主治=妇人血疼。|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四}} {{方剂|方名=《张氏医通》卷十六:艾附丸|组成=当归2两,熟地2两,白芍2两,川芎1两,人参1两,石菖蒲(炒)1两,吴茱萸(开口者,醋炒)1两,蕲艾4两,肉桂1两,熟附子1两,香附4两。|制法=上为末,蕲艾酒煎浓汁,入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100丸,醇酒送下。|功用=|主治=妇人崩伤淋沥,带下赤白,小腹 (疒丂)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 {{方剂|方名=《医略六书》卷二十七:艾附丸|组成=熟地5两,当归3两,白芍1两半(酒炒),艾叶1两半(醋炒),丁香1两,香附2两(酒炒),木香1两,藿香1两半。|制法=上为末,醋为丸。|性状=|用法=每服3钱,温酒送下。|功用=|主治=血虚宫冷不孕,脉弦缓涩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血亏气乱,子宫寒冷,故天癸来迟,不能孕子焉。熟地补血以滋血室,当归养血以荣经脉,白芍收敛营血,艾叶温暖子宫,香附温中散滞气,藿香开胃醒脾,丁香温中散滞,醋丸以收之,酒下以行之。使子宫温暖,则经血充盈而经气调和,天癸无来迟之患,岂犹有不能孕子之忧哉!|备注=|来源=|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七}} {{方剂|方名=《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组成=白艾叶 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 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沙锅内煮,令枳壳烂,同艾细研为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5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空腹时服。|功用=|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月水不行,脐腹疼痛,筋脉拘挛,及积年坚瘕积聚。|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方剂|方名=《摄生众妙方》卷十:艾附丸|组成=好香附子1斤,陈艾4两,陈醋1大碗。|制法=同煮,待香附子煮透,去艾,将香附子炒干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性状=|用法=每服100丸,白汤任下。|功用=|主治=妇人无子;男女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方剂|方名=《济阴纲目》卷六:艾附丸|组成=当归1两,芍药1两,熟地黄1两,生地黄1两,香附子1两,蕲艾1两,陈皮5钱,藿香5钱,白芷牡5钱,牡丹皮5钱,藁本5钱,丁皮3钱,木香3钱。|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性状=|用法=每服3钱,子宫冷,热酒送下;白浊,盐汤送下;产后积血,艾醋煎汤送下。|功用=|主治=暖子宫。主宫冷不孕,白浊,产后积血。|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济阴纲目》卷六}} {{方剂|方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艾附丸|组成=熟艾(揉极细作饼,焙)4两,香附(醋酒同煎,捣)6两。|制法=姜汁和神曲为丸。|性状=|用法=砂仁汤送下。|功用=|主治=妇人气血两虚、经行后腹痛。|加减=|宜忌=|规格=|贮藏=|方解=|方论选录=|备注=|来源=|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Template:TOCright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TOCright/styles.css
(
查看源代码
)
Template:方剂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艾附丸
。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